第64章
到了郊外又要找地方观景、布置,又是花时间的事。
“——因此不花个一天功夫是弄不完的。”楼满凤说着,眉毛一扬,“对了,我还带了家里新做的青团!”
“虽然现在还不是吃青团的时候,但春天了嘛,早点吃也无妨。”
他又很得意地看了乔裴一眼,压低声音,让沈荔凑了过来:“沈姐姐,我家的青团口味可相当特别,你要是吃了,一定喜欢!”
沈荔微笑:“那我就拭目以待了。”
这马车三面都有软座,中间是一方小茶炉,但因为马车正行驶着,所以没有点燃。
楼满凤是主人,当然坐在主位,沈荔和乔裴便相对而坐。
她刚和楼满凤说完话,余光里边便落入乔裴随风轻摆的袍角。
沈荔抬眼看了过去,得到了一个无辜且茫然的回望。
也不知道这人有没有准备什么吃的,沈荔不免想着,也没见带什么包裹。
她自己当然是备的有,毕竟做了这么多年餐饮,大到米其林二星,小到街头包子肠粉小吃摊,准备一点便携式食物当然不在话下。
无论是自制三明治、饭团这样可以即食的,还是小炒便当这样需要加热的,沈荔都带着。
想到这儿,她不由得摸了摸身边用锦缎包起来的四层包裹。
还好她带的多,否则冰清玉洁的乔美人,可不是要饿肚子了?
*
庆朝有两座山最为出名,一座是南边的鱼鼓山,另一座就是沈荔几人今天的目的地——位于京城南郊的漳山。
漳山坐落在京城以南,以山中十景闻名天下。
与其说是山,倒不如说是一片连绵的山丘,与之相伴的还有一条横贯东西的江。
京城连带周边地势都相当平缓,因而草坪树林之类也面积广大。楼家的马车出了城,速度便快了起来,熟门熟路地来到一处地势较高的观景点。
要不怎么说是纨绔子弟才有的享受,楼家马车到时,这一处观景点已被人圈了,只有几家权贵能够出入。
其余人都是在江边观景,远没有这么好的视野。
但楼满凤年年都来,并不在乎这什么视野不视野、景色不景色的。一到了地方,铺开油布,就闹着要看沈荔带了什么吃的。
油布铺在梨花树丛前。梨花还没到盛开的季节,只有几朵零星的雪色,点缀在浅青的草坪上。
再远些,有细细一条玉带般的江水流淌而过。
两畔的色彩更丰富些,深浅不一的粉山茶、嫩黄的迎春、小而密集的粉嫩樱桃花,错落有致地点缀着江岸。
楼满凤与乔裴则坐在如雪梨花树下,一边一个,各不相扰。
楼小世子穿着淡粉绸衫,衬得他面若桃花,头冠用金银雕出薄片的花苞,华贵无双;
乔美人则是一身素色青衫,只在腰间一条碧色绸带将腰细细束起,上头又加一圈白玉,更显得腰肢劲瘦,身姿笔挺。
两人一艳一清,风姿各不相同,但在这幅春景里又是别样的交相辉映。
沈荔大饱眼福,笑眯眯地将食盒提出来,在手边放下。
“里头都有什么?”楼满凤好奇发问。
乔裴仪态端方,目不斜视,却也等着听她的答案。
楼满凤就更不用说了,上身微微前倾,手撑在油布上仰着头。
若非那一头黑发被金冠束得漂漂亮亮,沈荔都想揉揉他的脑袋。
手里包裹外层的锦缎拆开,便是四层装的食盒。
越往下越重,沈荔一一拆开。
“这一盒是蛋糕卷,是甜口的糕点。”
“这一盒是三明治......呃,饼夹菜?还有些饭团,里头馅料味道不同。”
“最下面的是小炒,一会儿用炉子热了再吃......”
楼满凤看得目不暇接,没听过的词一个一个往耳朵里钻。
他先打开第一个盒子:“蛋糕卷是何物?”
“蛋糕......就是用鸡蛋面粉和牛乳做的一种点心。”
沈荔简单介绍了一番,“只是把鸡蛋额外打得蓬松,让整个点心的口感也不那么紧实了。”
要想做蛋糕,原材料倒是很好找,只是要额外注意烤炉的温度和时间。
除了沈荔,整个沈记里也只有宁宁能帮忙做上几块。
她今天准备的蛋糕也不是什么难度很高的,就是最普通的瑞士卷和几个杯子蛋糕,尽管如此,对楼、乔二人来说也已经足够新奇了。
他们俩一人分了一块绿茶口味的瑞士卷,一入口便觉得不凡。
蛋糕和那些粉质又或油酥质地的点心不同,其口感轻盈绵软,糕体之间含有充足的空气,因而咬下去也相当轻盈,毫不费力。
与内里的奶油馅儿搭配起来,口感顺滑至极,仿佛入口即化的云朵一般。
甜度也恰到好处,沈荔调和时加了些盐粒,让甜味更有层次。
奶油虽然甜蜜,但若是量太多吃着难免腻味,好在绿茶调味的清新将其冲抵。
一口接着一口,半个巴掌大的瑞士卷便很快吃完了。
楼满凤意犹未尽,还想再吃。沈荔轻轻一下拍在他的手背:“还有三盒,别太着急。”
被拍了,小世子也不气恼,反而摸着那块儿皮肤傻笑起来:“好、好。”
沈荔把那盒子往乔裴的方向拨了拨:“刚刚在车上乔大人没吃点心,要是饿了的话也可以先用。”
乔裴手指微微一动,在楼满凤的瞪视之下,半点不客气地将那盒子勾到自己面前来:“那就多谢沈掌柜好意了。”
第二盒的饼夹菜也是楼满凤从未见过之物。里头的菜还好说,外层那叫作‘面包’的饼状东西却很新鲜。
“吃起来的口感很熟悉。”他忍不住说:“和面饼有一些相像,只是没那么结实。”
沈荔点头:“没错,所以我就叫它饼夹菜。”
楼满凤粲然一笑,如桃花盛开一般:“沈掌柜倒不像一般酒楼,很少给菜肴取那些风雅之名。有什么说什么,很合我意。”
“不是我不想,只是文学造诣不够啊。”
楼满凤听不得她自贬,立刻道:“话不能这么说,像冬天那道玉腌鱼,这名字音律和谐又带雅韵,把白萝卜比作玉,又很有情调。”
他全然忘了刚才还在说人家取名平实,不佶屈聱牙,一看沈荔自谦,立刻又反向吹捧起来。
“哦,这个呀。”沈荔摆手,不以为意,“这是乔大人帮忙想的。”
楼满凤:......
怎么又有他的事?
他脸一垮,表情立刻不好看起来:“他什么时候都能参与沈记新菜的命名了?”
沈荔便笑了:“楼世子想取名也行啊,这又不是什么大事。”
楼满凤那股无名火还没烧起来,只冒了一撮火苗,就立刻被沈荔的笑颜浇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