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老爷,老爷别睡了,绣衣司的李少使来了!就在县衙大堂等着您。”
  苟维立即坐了起来,把脏话活活咽了下去。
  不过一刻钟,他就穿戴整齐地踏出了卧房大门。
  来叫他的人是他的管事。
  “老爷,李少使说是抓到了杀杨家人的凶手!”
  苟维眼珠子转了转。
  “是谁?”
  “是杨家的那个莲姨娘和一个男……”
  管事话未说完,苟维就大步踏了出去。
  等他到大堂的时候,李希言脸上已经有了几分不耐烦。
  “县衙是何时点卯?”
  还没来得及行礼的苟维像是被冻住了一样,僵在原地。
  “点卯”“点卯”,自然是卯时就要上值。
  “现在是什么时辰?”
  天光大亮,辰时正。
  苟维只能扯谎。
  “下官刚刚……刚刚在整理积压的旧务。”
  李希言点了点惊堂木。
  “苟县令当真勤勉,早起连衣裳都没有整理好就忙着去做事。”
  苟维理了理衣裳的褶皱:“是下官失仪了!下官见过王爷,见过李少使。”
  还有更重要的事情,李希言不再揪着他的问题不放,抬手指向下面的二人。
  一个躺着,一个站着。
  “昨晚,此人潜入杨府与莲姨娘私会。经本官查证,此人的脚印和凶案现场留下的脚印重合。”
  男子躺在担架上,盖着被子,头发凌乱,看不清面容。
  苟维上前查看,不过一眼,他就跳了起来。
  “这不是于大吗!”
  “你认识此人?”
  “怎么不认识!”苟维指着于大,情绪激动,“此人就是那个被杨利贞打死的于氏的亲哥哥!原来和他们村里的人一起来闹过事!”
  话说到这里还有什么不明白。
  “难道就是此人为了替死了的于氏报仇才杀了薛夫人他们?”
  李希言一脸镇定:“先去查一查,八月十五那日给杨府送月饼的人是不是他……”
  “还有什么好查的。”一直沉默的莲姨娘笑声低哑,“就是他。”
  “你有何证据?”
  “事已至此,我也没什么好隐瞒的。于大是和月斋的伙计,几个月前,我和他偶然相识有了来往。之后我们约定好,每次我要见他,就订和月斋的点心,而他就会在点心里下迷药迷倒我的仆人好和我私会……”莲姨娘面无表情,仿佛是已经看透了一切。
  苟维指着于大。
  “恶毒恶毒!薛夫人何其无辜,孩子何其无辜,就算是要报仇你也不该牵连无辜之人。”
  李希言走下主位,拍了拍苟维的肩膀。
  “这事儿就算了结了,等人醒了,你好生问一问,过几日本官来拿口供。”
  苟维见她一副要走的架势,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是是是,下官明白,下官明白……”
  一出县衙,李希言支走了其他人,自己独身一人朝着北边走去。
  县衙门口的衙役深深望了一眼她的背影,转身回了县衙……
  李希言停住脚步,侧过头,勾起嘴角。
  容朗从旁边的小巷穿出。
  “如你所料。”
  “走吧。”
  “我们接下来去哪里?”
  “去取经。”
  “取经?”容朗明了,“去找陆御史?我去合适吗?”
  “你最合适。”
  李希言在前面带路。
  巷道纵横交错,她的脚步却一直很坚定,拐了几个弯就到了陆宅门外。
  “陆宅如此偏僻,李少使却把位置记得很清楚。”
  李希言仰起头:“我居心不良,自然记得清楚。”
  她敲了敲门。
  门很快被打开。
  开门的还是上次所见的小厮。
  “李少使?是您?”
  李希言一脸凝重:“有急事要找陆御史,劳烦通报一声。”
  小厮歪了歪脑袋,打量了站在一旁的容朗两眼,面露迟疑。
  “好,您稍等。”
  他把二人留在门外,小跑着回了宅子内。
  陆方明正坐在院内喝茶。
  香茗秋景,好不怡人。
  小厮跑上前,语气轻快:“阿郎。李少使又来了,她还带了个长得好好看的郎君。”
  “好看的郎君?怎么个好看法?”
  “看上去很贵气,壮壮的,高高的。”
  陆方明喃喃道:“不是卫川……”
  “阿郎?”小厮出言提醒,“您要见吗?”
  陆方明笑意加深:“见,怎么不见?”
  小厮这才放心带着二人进来。
  陆方明还是那一身家常衣裳,一脸微笑站在桌边。
  可是在看清来者的时候,他脸上的笑还是僵硬了一分。
  “王爷?”
  容朗脸上的笑意极浅,但是又说不出他是在冷脸。
  “陆御史,好久不见。”
  陆方明瞬间恢复了往日的从容,上前施礼。
  “下官见过王爷。”
  “不必客气。”容朗自顾自坐了下来,“今日我不过是跟着李少使一起来的罢了。”
  两个客人稳坐,陆方明也只好入座。
  他给二人亲手倒上茶。
  “不知王爷此番前来所为何事?”
  容朗刮着茶,垂眸不说话。
  陆方明恍然大悟,转向李希言。
  “李少使此番前来是为了何事啊?可是肖郎中的事情有了结果?”
  “肖郎中的尸体我已经检验过,确实是自杀。”李希言无奈摇头,将苟维编造的理由告知给他。
  “还有这样的事……”陆方明叹气,“肖郎中怎么这样想不开啊。”
  “此事我已经嘱咐苟县令让他三缄其口,到底涉及朝廷颜面,不能闹大。”
  “李少使说得有理。”
  “这次来找您,主要是为了另外一件事情。”
  “什么事?”
  “陆御史可查过吴县近五年来的茶税?”
  陆方明坦然道:“去年和今年的还没有看过。怎么?有问题?”
  “杨长史家中出事,您应该知道吧?”
  “坊间传得沸沸扬扬……怎会不知?”
  “今日,我已经抓到凶手,凶手是因为私仇报复杨长史。只是,现场却有一点很是奇怪。”
  “哪里奇怪?”
  “杨长史的书房内少了一本吴县今年的茶税账册。”
  陆方明何等机敏,立即反问:“你是指此案和苟县令有关?”
  “凶手若为私仇杀人即可,何必偷走账册?更何况,他一个平头百姓,偷一本账册有什么用?”
  “你说的有理,只是这账册……”
  “下官听说,宋刺史那里还有一本……”
  陆方明轻笑一声:“李少使是想问我能不能拿得到账册?”
  “下官实在没有别的法子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