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看着又在书桌前画图的妻主,陈熹接过侍女手中的热汤轻轻走了过去,然后将木质托盘搁置在案桌上。
  “妻主,先用些热汤吧!”
  林清皱了皱眉,将毛笔放在青玉笔搁上,然后吹了吹碗沿上的热气,试了试温度后直接一饮而尽。
  经过几次的实验后,府里的木匠发现还是用铁环装在打稻箱的卷轴上效果最好,一方面脱粒最干净,另一方面又耐磨不易损耗。此外,拉动杠杆的转轴也用了铁制品代替,这样才能保证打稻箱几年都不坏。
  只是这样一来,其制作成本就会大大增加。
  恐怕不是普通农户能承受得起。
  最近一直跟在她身后的陈熹自是知道妻主在烦些什么,他抿了抿唇,看向林清的目光里满是倾慕与敬意,这就是他的妻主,学识渊博,尊重夫郎,心怀天下,自己衣食无忧却会为乡间的农户担忧,明明那些人与她并没有什么关系。
  甚至,想起之前在乡间听到的闲言碎语,陈熹垂下的眼眸中闪过一丝深沉,自家妻主真是太心善了,就如阿父所说,自己得努力强大起来保护她才是。
  这些日子里,陈熹每天早晨起床先去正院给林主夫请安,跟在他后学习如何掌管中馈。等到半上午林清醒了,他又要回房遵着医嘱照顾她,顺便培养夫妻感情。
  用过午膳后,他会小憩一会,然后练几篇大字交给女师,接着上半个时辰的课程。
  课程结束后,他一般会回房安排院子里一些下人的事宜,然后陪着妻主一起查资料,做器具模型,最重要的是盯着某人不能因为太过投入而过度劳累。
  等到傍晚,夫妻俩个会一起沿着府外的小径散散步,吹一吹温柔的晚风,听一听风在林间的絮语。
  偶有农户遇见相携的小两口往往都会恭敬的行大礼,然后择些地里新鲜的瓜果塞给他们身后的奴仆,这些庄稼人虽不会说些动听的言语,但会用最纯朴的行动表达自己的喜爱。
  已经把附近转遍,正觉得有些无聊的林瑢远远的见着这一幕,她忍不住好奇地向府里的下人打听。
  被问到的小郎立刻挺直腰板,一脸骄傲的向这位府城里来的女君讲述自家少君的功绩,先是不忍心农户受苦造出了打稻箱,然后不慕名利把图纸公开任由附近的匠人取用,大大缩短了今年打谷子的时间。
  “您出门打听打听,附近这一片的村子,哪个农户提起咱家少君不是满口称赞!”
  被秀了一脸的林瑢呵呵一笑,这些日子的经历确实给她狠狠上了一课,尤其是底层农户辛苦半年也只能勉强裹腹而已。
  前辈子她连活鸡活鸭都没见过,她能想象到的最穷的人,也就是那些住在乡下瓦房里的留守儿童了,但无论如何,他们衣食总是无忧的。
  他们这一辈的孩子自出生起几乎就没受过饥饿的滋味。
  但是这趟林府之行,似乎有人将蒙蔽她双眼的遮羞布赤裸裸的撕开了,原来这个世界不仅有府城里的玉食锦衣,还有乡间平民的挣扎求生。
  这让这个本来只是想多谈几个恋爱的小姑娘迷茫了,她找不到自己来这个世界的意义。
  为什么是她呢,自己手不能提,肩不能挑,也就是因为高考,脑子里还塞了些知……知识?!
  林瑢双眼一亮,穿越大神莫不是打算让自己用先进的知识改变这个世界?
  可翻遍了脑海,她绝望的发现自己除了能背几首诗,其余的知识几乎用不到,尤其是仔细打听了林清的事迹后她忍不住怀疑起自己的脑子来。
  古代也是有天才的,原主的这位表姐身体这么弱还能在十六岁高中案首,卧床三年半只脚踏入鬼门关,还能用杠杆原理发明出这么实用的打稻箱。
  自己能用杠杆原理做什么,也就会解解卷子上的题目,她甚至连稻苗和野草都分不清!
  第144章 女尊世界的病弱反派 15
  清池县县城
  陈县令看着手下呈上来的图纸陷入了沉思,她抬眼看向眼前的幕僚:“这新农具真有那么神奇?”
  “确是如此,据农户所言,有了这打稻箱稻谷脱粒这一步骤竟节时省力十之七八,往常七天能打好的稻粒如今一二天就完成了。”
  陈县令倒吸一口气,满心欢喜,有了这新式农具,今年考核她必能得甲等,说不定还能往上动一动。
  “此物利国利民,不知是何人所造,可愿将此物献给官府。”
  “大人有所不知。”那幕僚哈哈一笑,指着图纸道:“此物是是石远村一秀才想出来的,盖因她见民之艰难,故造此物以造福乡里。而且这位秀才不谋钱财,已将此图在乡里公开,任由附近匠人取用,故而农户们又亲切的称此物为‘秀才箱’。”
  “石远村的秀才?”陈县令将图纸折好嘱咐下人收到书房,然后眸光一闪:“那岂不是府君大人的内侄?”
  “确是如此,这位女君三年前以舞象之龄考中案首,后因体弱一直在村子里修养,听闻府君大人还特意寻了被罢免的王医师长驻林府。”幕僚一五一十的说着收集来的消息。
  “既这样,休憩时咱们去拜访拜访这位林氏女君。”陈县令心中不免觉得有些可惜,若是商贾之家亦或是农户所制,这新农具之功便尽归自己所有,可这位么,罢罢罢,以此和府君大人搭上线也算不错。
  另一边,林府
  林清看着身后的小尾巴敲了敲手中的书:“瑢君,翻年就有县试、院试、府试,你的功课温习得如何了,堂姆来信说你不是要来年参考么?”
  听得这话,林瑢像只泄了气的皮球,虽说原主的记忆她零零碎碎的继承了,可这四书五经的之乎者也绝非她的强项。
  只得吭吭哧哧:“阿姐……呃……我在准备着呢。”
  “清娘子,我家女君呀被这乡间野色迷了眼,乐不思蜀尚且来不及,哪还有空聆听圣贤的教诲呢。”如碧毫不犹豫的拆穿了自家女君。
  “碧娘——”林瑢转头瞪着两丸水灵灵的葡萄,拉长的声音里掺杂着撒娇与威胁。
  林清瞥了瞥主仆间的眉眼官司,放下了手中的书撑了撑懒腰,声音慵懒:“这样,府里正好有一位女师,瑢君先跟在后面学着,堂姆说已为你求了名师在来的路上,估摸着这月下旬能到。”
  “阿姊~”声音甜腻的某人试图争得缓刑。
  抓起案上的书敲在面前人的额头上,林清叹了口气:“莫作小郎情态,身为女子自得顶天立地,阿瑢如此聪慧,区区县试想必不在话下。”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阿瑢所作诗句浑然天成,一派天然,可见在读书上有几分灵气,怎能畏难不前呢。”
  闻言林瑢更加心虚,自家人知自家事,她肚子里有多少墨水只有她自己知道,想到亲友对自己寄予的厚望,她恨不得穿回诗会把虚荣争强的自己给摁回去。
  自此,她苦哈哈的过上了闭门苦读的日子。
  打稻箱改好后,林清将图纸附在家书中一齐寄去了渔阳郡。
  然后,成了府里最闲人的她开始围观自家夫郎繁忙的日常。
  在看到陈熹一边打理舍务琐事,一边还要抽空读书识字后,尤其是这个世界识字只能死记硬背每一个字的读音写法,林清根据这个世界的历史发展以及圣贤故事仿造《三字经》编纂出了一篇三字一句的《通文篇》。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