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都市言情>醉卧关山> 醉卧关山 第154节

醉卧关山 第154节

  顶着中军主帅杀气隐约的视线,萧挽风镇定低头和谢明裳道:
  “昨日不是说好了?中秋夜里,回来吃饭。”
  第101章 殿下,给个交代。……
  谢崇山端坐中军大帐前。
  站在面前的,不是他下令请进的“贵客一人”,却有三人之多。
  逢春公公作为传旨内监,手执天子密旨,前来城东郊大营传令;
  虎背熊腰的裕国公,手持锦木盒,奉天子口谕,协同传旨。
  谢崇山目光如炬,挨个审视过去,落在三人当中唯一空着手来的河间王:萧挽风身上。
  “本王为何来?”萧挽风淡淡道:“本王和两位贵使一同出宫,顺道过来——接人回家,过中秋。”
  在场所有人的目光,顺着萧挽风的眼神,纷纷落在他身侧醉眼朦胧的小娘子身上。
  自打谢明裳在辕门边下马,两边打个照面,她便被萧挽风握住手腕,至今没松开过。
  谢崇山面沉如水,半晌不接话。
  逢春公公是个机灵人,眼看情形不对,急忙打圆场:
  “河间王太过谦了。哪是顺道过来呢。分明奉了今上口谕,和裕国公、咱家一起,协同传达天子密令啊。是不是这个道理,裕国公?”
  裕国公手捧锦木盒,站在旁边,含糊应一声。
  谢崇山起身整理衣袍,冷冷道:“那还等什么?天子密旨,劳动三位大驾前来。大营简陋,并无迎旨香案,老夫已准备好,三位,传旨罢!”
  逢春公公往前两步,高举起黄绢圣旨,正欲打开宣旨,萧挽风在旁边出声阻止:
  “慢些宣旨。”
  他抬头望向浓黑天幕。时辰还早,明月尚未越过中天。
  “难得中秋。”他对逢春道:“等满营将士吃完饭,再宣旨。”
  逢春和裕国公都无异议。
  两人把传旨信物各自收起,被亲兵领去空帐子里上酒肉,吃喝款待。
  只剩宣称来“顺道接人”的河间王萧挽风不走,挽着谢明裳的手走出四五步,走去篝火对面,不远不近地坐下。
  篝火两边面对面坐着。面朝南坐着谢家父子,面朝北坐着谢明裳跟萧挽风。
  火光熊熊,映进中军主帅的眼里。谢崇山面色带沉思。
  “吃完饭再宣旨”
  这句话背后的意味深长。
  ……刚才谢琅脱口而出的那句“主上”,什么意思?
  这小子喝酒误事!
  “阿琅,你回去!”谢崇山沉声把儿子喝走。
  正欲从萧挽风手里夺回女儿时,对面的谢明裳倒先站起身,摇摇晃晃地甩了下手。力气看着不怎么大,然而,出乎谢崇山意料之外,人轻易挣脱开了。
  萧挽风并未如谢崇山所想的,紧扣住女儿手腕,把女儿拖回身边。
  谢明裳只轻轻一挣,他便松开了手,任她轻轻松松地离开身侧,走向篝火对面,抱膝坐回父亲身边。
  谢明裳跑马去辕门相迎,谢崇山是看在眼里的。萧挽风却又当面摆出不冷不热态度。心头疑窦翻滚,他沉声问女儿:“你和他之间,到底……”
  谢明裳捡起一块小石头,在篝火边的沙地上飞快地写:【外人面前做戏】
  写完抬脚更快地抹去字迹。
  显然这些日子,以手书代言语,早已做得熟练之极。
  她手里那石头是随手捡的,短而粗粝,写字不怎么好用。萧挽风起身走出几步,从角落里检出一根趁手的树枝,递去对面。
  谢明裳并不跟他客气,扔开石头,接过树枝,继续写字给老父亲。
  谢崇山:“……”
  谢明裳飞快地写:【爹爹不在京时,阿兄出面,两家合作——】
  不等她写完,谢崇山便把字迹抹去了。
  “眼下不必说。”他沉声阻止。目光抬起,以极度审视的视线,上上下下打量篝火对面的年轻宗室郡王。
  这次开口问:“十五中秋夜,风尘仆仆跑一趟老夫这处,劳烦了。殿下坐近些说话。”
  谢崇山一个字都不提儿子谢琅,当面只说女儿明裳。
  “谢家武人门第,三代往上都是泥腿子。我们夫妻粗野惯了,不怎么会养女儿。明珠儿在我谢家,养得不算好。”
  谢崇山这回出人意料,居然先开口致歉。
  谢明裳大为震惊,飞快地瞄了眼老父亲。
  但谢崇山这句致歉只是个引子。话锋一转,他接下去道:“但殿下不同。宗室贵胄,天家门第。我女儿在河间王府,理应过得比谢家好十倍,百倍。”
  萧挽风纹丝不动地听着。眉峰都未动一下。
  谢崇山说着说着激动起来,一把抓起女儿的手,指着谢明裳手里的树枝,喝问:“她四月才入你河间王府,至今不到半年,为何话都不说了?!”
  “殿下,给个交代!”
  举着树枝的谢明裳:“……”
  谢明裳啼笑皆非,换左手接过树枝,在沙地上写:【爹爹误会了——】
  不等写完,谢崇山斥道:“你写什么?让他说!”
  萧挽风便直截了当地道:“心病非病,药石难医。她想开口时,自会开口。她不说话,因为心里有未知物,阻碍她说话。”
  谢崇山大为不满:“她想开口时,自会开口??河间王,一句话轻描淡写就想搪塞过去,你当老夫好骗的?!”
  喝问声中已霍然起身,喝道:“来人,拿老夫的陌刀来!河间王今日不给个交代,老夫只能请河间王下场赐教了!”
  两名亲兵扛来长陌刀,第三名亲兵飞奔去牵马。附近喝酒庆功的七八名将领闻声惊起,纷纷跑近相劝。
  谢明裳吃惊不小,腾得站起身,伸手拦截。但谢崇山脾气上来,谁能拦得住?
  再看对面坐着的萧挽风丝毫不避让,居然也站起身来,吩咐牵马。
  中军帐外,篝火熄灭,改用火把照耀,两匹骏马牵来空地。
  这处动静不小,围观看热闹的将士乌泱泱站得四处都是。到处都有人问怎么回事,和大帅动手切磋的贵人是哪个。
  将领里认识河间王的可不少,消息当即哄传出去。
  谢崇山沉声道:“乱七八糟,成何体统!清场。”
  中军帐子外清出一大片跑马空地。
  场地清空,这场动手切磋,更显得正式了。
  谢崇山心里其实存了激女儿开口说话的念头。
  任由谢明裳拉扯,还是提刀上马,坐在马背上道:“明珠儿,你开口说一句缘由,为父即刻下马。你不开口说话,为父就去找他讨个说法。”
  谢明裳停止扯缰绳,原地轻轻吸了口气。小跑奔回去拿树枝。
  谢崇山看在眼里,闭了闭眼。
  心病非病,药石难医。明珠儿到底得的什么心病?摆出提刀对阵的架势,也逼不出原因?
  帐子里喝酒吃席的两位贵客:逢春公公和裕国公两人,都飞奔过来拦阻。顾沛喝酒喝到一半,闻讯也大惊奔来:“怎么了怎么了?好酒好肉的中秋庆功宴,怎么突然要打起来了?”
  萧挽风牵起坐骑乌钩的缰绳,并不急于上马,对横刀策马、来回踱步等候的谢崇山道:
  “莫逼迫她。心病难医,急不得。”
  “心病难医。”谢崇山冷冷道:“她一个二十不到的小丫头,能有多少心病?老夫说句不客气的,她入关来京城这许多年,过得好好的;去贵王府不到半年,身上病痛、心病,全都出来了!”
  “老夫把撂话在这处!所谓心病,为何不愿开口,她今日愿意说出缘由,老夫听她说。她不肯开口,当然算贵府照看不周的过错。”
  萧挽风唇角露出细微嘲意:“实话实说,谢家确实没养好她。”
  她在京城这许多年,过得好好的?
  “她想不起从前关外事,谢帅不觉得古怪?”
  谢家疼爱女儿,说爷娘没有尽力看顾,那倒冤屈了他们。女儿病倒,四处奔走请郎中;一小葫芦二十两高价配的药酒,不要钱似的随身携带服用。
  谢家家风粗犷,谢家老夫妻两个都不是心思细腻之人,只看得到身上的病症,精心照顾身体,看不见心里的病症。头疼医头,脚疼医脚。
  “心病难医。”萧挽风重复这四个字,踩蹬上马。
  “意思是,病根无形无影,却扎在心里。”
  谢明裳入关那年,病根便已扎下。入京这些年,从未拔除。入王府后,病根松动,显露于光下,看得见了。
  “谢帅要比试,萧某奉陪。”
  乌钩健壮,在沙地来回奔跑半圈,马蹄飞溅起的沙尘,溅进逢春公公眼里。
  逢春捂着眼睛哎哎地叫。
  “谢帅,河间王殿下,停一停!莫打了!哎哟,咱家这眼睛迷得睁不开,还如何宣旨啊……”
  搬出宣旨二字,硬生生把一场即将发生的争斗叫停。
  谢崇山火冒三丈,怎么看面前年轻恣睢的河间王怎么不顺眼。
  河间王府先前送来五十桶犒赏酒肉时,老将军心头升起的感动,这个瞬间被他抛去了九霄云外。
  他沉着脸色,把沉重陌刀扔给亲兵,怒冲冲走回清空的沙地中央,准备接旨。
  才撩起袍子准备拜倒,谢明裳扯着袖子把人往后拉。
  一手扯着老爹,一手扯住萧挽风,把两人往同个方向拉扯。萧挽风顺着她的力道走去。
  谢崇山往后连退五步,火把光芒消散,人站在帐子阴影侧边,脚踩在一行字上。
  在场两人的注视下,谢明裳蹲在帐子阴影里,贝齿咬着下唇,几乎咬出血来,树枝在地上一笔一划,艰难地写出七个字: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