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我可能真是颜控,就像裕美所说的那样。
  一边心下如此发散思维,一边跟着理查德走入店铺。
  我们所坐的位置刚好紧挨着一排室内盆栽,粉紫色的花朵成片开放,着实显得花团锦簇,倒也是给这家甜品店增添一抹亮色。
  “这是杜鹃,某些文化认为其象征爱情。”理查德在等待期间随口解释道。
  “咦,真不错,颜色看上去有些类似樱花,绽放的花朵却是完全不同樱花的精致和脆弱。”一边仔细打量不远处的杜鹃盆栽,一边出声发表内心的看法。
  “你要是喜欢,我改天送你一盆,只要你能够养活。”
  头也不回地摆手拒绝道:“算了吧,我能养活自己就不错了,照顾盆栽什么的,真的顾不来。”
  理查德闻言也不再多说,眼角余光看到他也同样转头,开始欣赏起眼前的杜鹃花海。
  我的心思却已不在花朵上,准确地说,注意已经转移到这副美人和鲜花共同描绘的画作,这可真是绝世的美景。
  这一瞬,真希望能够凝固成为永恒。
  “那个,理查德,我能跟你额外提一个请求吗?可能有些过分,你可以拒绝。”
  理查德忽然一激灵,似乎被我的话给吓到,抱歉啊,打扰到你欣赏花朵的专注。
  “...我在听。”理查德转头看向对面的我,双手交握放到桌上,身子前倾,一副洗耳恭听的样子。
  是错觉吗?感觉这位忽然变得有些僵硬,果然还是因为被打断了放松的体验,真是不好意思。
  “我想要给你拍张照,你现在坐在这里的样子,我知道你很不喜欢被照相,我保证不会流传给别人。”
  “...呼。”又是一阵莫名其妙的叹息,今天理查德怎么总是叹气?估摸着是有烦心事,等会儿找机会关心一下。
  “那个,让你为难了吗?”
  “这种程度还不至于。”摇头否认,随即又道:“以后别在这种场面说那些话,很容易被人误会。”
  误会什么?算了,不重要,重要的是,神明理查德大人真的实现了我的愿望,好激动!
  趁着某人还没反悔,赶紧起身拿出手机,并且示意理查德做个微笑。
  手机画面中,皮肤白皙的金发美人,相当配合地露出温和的笑容,旁边艳丽的花朵又给画面平添几分热情,整体呈现一种对比强烈的视觉冲击;似乎出于角度的原因,画面中的理查德看着就像正在与我对视。
  咔嚓,日本手机常见的拍照提示音。
  “好棒!”兴奋地高声感慨道,同时也还记得递给理查德,让他自己也看看此番绝景。
  理查德接过手机打量几眼,表情平淡地递还给我。
  “...那个,你不觉得实在太漂亮了吗?”
  “你在说我还是在说花?”理查德板着脸问道,语气波澜不惊地抛出一个炸弹。
  被这问题噎住,你关注的角度为什么如此清奇?意思是你和杜鹃哪个更漂亮吗?
  ...感觉这是一道送命题,救命啊!这题我不会!?
  “噗。”理查德忽然轻笑出声,低笑了好一阵,这才继续道:“开玩笑的,你的表情好有趣。”
  低头,沮丧,为什么你和晶子都喜欢拿我当表情包?逗我真的很有趣吗?
  此时,服务员小姐端上我们的订单,小尺寸的柠檬蛋糕和两杯卡布奇诺。
  甜品大王很开心地继续补充甜品,明明刚才还在智惠子小姐家里享受过茶点,这会儿依然不改往昔风采。
  我看着居然也有点馋,也从完整的圆形蛋糕上切下一小块,本来是没打算抢某大王的甜品。
  “味道怎么样?”理查德放下叉子,看着我问道。
  细细咀嚼,咽下以后发表一番感想:“挺好,柠檬的清香以及酸甜,搭配少许奶油的厚重口感,相当不错的组合。”
  “喜欢就多吃点。”理查德礼貌地招呼一句,然后继续未完的事业。
  我这边却是放下叉子,拿起瓷杯小茗一口咖啡,视线刚好撇到桌旁的杜鹃。
  杜鹃确实很美...不过,果然,更美的还是人。
  第106章照片与往事
  周五,大学教室
  “中田同学,今晚有空吗?”毛利同学在下课后走到我的位置,如此询问道。
  “啊,今晚倒没什么事,怎么了?”随意地答复道,其实心里差不多已经猜到是什么。
  果不其然,毛利同学闻言立刻提出邀请:“今晚是这学期的最后一次联谊会,马上就要期末考,考试之前,大家想要最后一起聚一次,希望中田同学也能到场。”
  没有思考太久,轻轻点头表示应下,跟毛利同学确认一番时间和地点,然后便跟他摆手道别,率先离开教室。
  走在大学校园,四下打量已经身处两年的学院,虽然不是新的风景,四季和天气倒也能给这一切带来不同的韵味。
  比如现在处于冬季,经过一个秋季的洗礼,许多树木已经没有了绿意,要么只剩棕红的枯叶,稀疏地分布于各个树枝,要么干脆就已经变得光秃秃,只剩树干和枝条。
  看着可真是十分萧索的场景,也许日本的大学选择冬天放假,部分理由也是不想待在校区面对这副场面。
  这个冬天,感觉会是格外难熬。
  “中田先生。”熟悉的英语自不远处传来。
  转头,果不其然看到那位剑桥来的布伦南教授,依旧是一副衬衫西裤的半正式打扮,看着像是一个商务人士多过教授。
  但是,我知道,他并不需要昂贵西服或者不知所谓的头衔证明自己,读过他的研究,上过他的课堂,自然而然就会知道老师的水平;学生心里也是有一杆秤,或多或少地可以衡量许多东西。
  一连串的名誉头衔,多到超出一张名片可以容纳的范畴,盛名之下有无虚士?这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
  同样用英语跟对方寒暄一阵,教授忽然提醒道:“对了,班级的照片已经通过邮件发出去。”
  “啊,我收到了,我会认真保存。”
  顿了顿,我又接着问道:“教授,请问你为什么坚持留影自己教过的每个班级?”
  “首先,摄像必然是因为有想要记录下来的画面,最后,对于我个人,当然是因为,这些照片是一种证明。”
  “证明什么?”
  “证明我曾经来过,证明我和学生曾经共渡一段时光,哪怕毕业以后不再见面,过去发生过的事依然在那,以此为证。”
  ...原来如此,教授的观点当真犀利,一下子就令我想明白了一切。
  昨天最后又到半夜散场,又是理查德开车送我回家。
  睡前,我拿出手机翻开相册,找到那张被我命名为“美人与杜鹃”的照片。
  我当时已经回想不起来,到底是出于什么心理提出拍照,一方面确实是应该想要留住眼前的美景,另一方面,多半也是想要留下一份证明,证明我和理查德曾经来过这里,或者说,我的人生之中,曾经出现过这样一个如同太阳般耀眼的人物。
  只是这样吗?心底如此自问。
  感觉有点空虚...好想现在见到理查德,确认世界上真的存在这样一个人。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