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辛肆抿紧的唇瓣松开,两腮上鼓起的软肉总算平了下去。
  辛肆认真盯着卫辛:“你保证。”
  卫辛笑盈盈的看着他:“我保证。”
  ……
  仲夏五月,淅淅沥沥的雨落了下来。
  这雨像是积攒了整个春季似的,一下起来就没完没了。有时下得还算温和,有时直接泼水似的往下倒。
  乌云盘旋在空中久久不散,轰隆隆的雷声震得地面像也在颤。
  梅雨季节,来了。
  钦天监的人观这雨势,诚惶诚恐的记录了几天天象,最后战战兢兢的进了卫霖的养心殿。
  “禀奏陛下,今年梅雨时节的雨量远超往年,恐降雨太甚,下面州郡会有洪涝之危啊。”钦天监的监正苏湄跪在卫霖桌前。
  卫霖脸色阴沉,询问着:“可有化解之法?”
  “禀奏陛下,如今唯有传令沿河各州郡县官员加固河堤,各州府做好安置灾民的准备,另派都水监官员时刻报汛,方为上策。”
  钦天监不只是占定吉凶的,她们更多的是观察天象推算节气,用以制定历法,对应农时。
  在这样一个看天吃饭的农耕大国,钦天监的存在尤为重要。
  听了苏湄的话,卫霖浑身气压低沉,道:“朕继位至今,已有三年发生旱涝之灾。”
  在百姓心中,皇帝乃是天降之女。
  风调雨顺,是上天对皇帝政绩的肯定。灾荒旱涝,则是上天对皇帝的不满。
  “请陛下宽心,今年的灾祸实是去年李、段二贼瞒上欺下,罪行滔天,触怒上天!陛下应昭告天下这灾祸起因,再亲往太庙祈福,以安民心。”
  能爬到钦天监监正的位置,苏湄多少是有几分眼力劲的。
  “照你说的去办吧,占一个日子,朕亲携皇君皇女与亲王诸臣去太庙祈福。”卫霖脸上露出些疲倦来,朝着下方摆了摆手。
  苏湄立刻起身,躬身退下。
  古嬷嬷见人都走了,上前给卫霖端了杯醒神的茶,低声提醒一句:“陛下,夷王殿下见您近来烦忧,便查阅了好些日子的古籍,整理了不少防汛之法,您要不要瞧瞧?”
  “老二虽聪慧,终究是年纪小些。这防汛之事钦天监和工部都力不能及,她能有什么法子?”
  “是、是,那就不看了,陛下喝杯茶歇一歇也好。”古嬷嬷连忙应着。
  卫霖甩了甩手串,想了会儿,又端起茶杯说了句:“算了,呈上来吧,朕先瞧瞧。”
  “诶,是。”古嬷嬷立刻去翻找卫辛递上的折子。
  找了会儿之后,她把卫辛那厚厚一本的折子递上去,摆在卫霖面前。
  卫霖随手翻看着。
  起初她只是抱着一种随便看看的态度,看在卫辛费心了的份上,她看看卫辛的折子,再赐点东西下去,赏这个女儿的体贴尽心。
  可越往后看,她的神色越发凝重。
  “去!将苏监正再叫回来!”
  “啊?”古嬷嬷一愣,见到卫霖的脸色,立刻应着:“是是!老奴这就下去办!”
  “还有,召夷王和工部尚书进宫!”
  “是!”
  第220章 我不会从了她的(1)
  卫辛冒雨进宫,虽然撑了伞,但到养心殿时还是湿了衣裳。
  好在她身上的伤都好全了,淋点雨也不要紧。
  因为夷王府比工部尚书府离皇宫要远,所以卫辛是最后一个到养心殿的,她来时苏湄和乔徽已经等了她一会儿。
  “下官参见殿下!”苏湄和乔徽一起起身行礼。
  “儿臣参见母皇!”卫辛掀袍,单膝跪下。
  卫霖看了看她衣裳上的水迹,朝她抬了抬手,说着:“起来坐吧,古嬷嬷,上杯姜茶。”
  “是。”古嬷嬷立刻退下。
  “谢母皇。”卫辛起身走到旁边坐下,看向苏湄和乔徽,朝她们二人微微颔首。
  两人又朝她拱手回礼,之后才回去坐下。
  “老二,你的折子朕已经和乔尚书、苏监正看过了,召你进宫也是想和你详细谈谈此事。”卫霖翻开卫辛的折子看了看。
  乔徽率先开口说着:“殿下提及的堵不如疏,自古先辈治水便是崇尚此道。不过殿下所说之法,地势低洼之处通渠引水,不知水道的深浅间距如何计量,又要用何等构造的砖石去挡土才不会坍塌,殿下可否列出细章来容下官算算?”
  卫辛打开系统悬浮屏幕,上面是她列出的所有注释,密密麻麻的文字里面正好就有乔徽提及的这个问题。
  有系统资料作参考,卫辛和乔徽就这个问题谈了许久。
  直到乔徽彻底明白她的意思,觉得确实可行之后,她们才结束了这个问题。
  苏湄又追问着:“那殿下,您所说的蓄水灌溉系统,和如今各州都水监建造的水库有何不同呢?”
  “二者有相通之处,但在蓄水强度和用水方式上有些不同。”
  卫辛就这个问题,又和苏湄讨论了许久。
  卫霖坐在旁边听着,并没有表现出什么异样,依旧是那副喜怒不形于色的样子。
  看卫辛侃侃而谈的样子,不难想象她私底下查阅了多少资料。
  三人在这养心殿里,开口一谈便是两个时辰,卫霖就坐在旁边安静听着。
  等到乔徽和苏湄把该问的问题问完,卫霖才开口询问:“怎么样,可以落下去吗?”
  乔徽和苏湄对视一眼,慎之又慎的答着:“禀奏陛下,殿下所说蓄水灌溉系统之事虽无名典记载,但微臣粗略算过,觉得可行。不过具体事宜,还得去中部州郡看过才知道。”
  在工程上,再多的构想设计在落地之前都是空谈。唯有材料和人工真的能落下去,唯有做工的匠人点头说可以,这工程才能落到实地。
  听到乔徽点头认可,卫霖转了转手里的玉珠手串,又抬头看了眼卫辛。
  不得不说,这个女儿真是愈发的让她满意。
  就是太过聪明了些。
  “若是朕现在派你们去中部州郡治水,可否解这洪涝之灾?”
  身为皇帝,卫霖不需要什么都会,她只需要知道谁会,剩下的大可交给会办的人去办。
  办得好,赏。
  办不好,自求多福。
  听到卫霖的问话,乔徽和苏湄脸上出现了同样的为难。
  苏湄回着:“启奏陛下,梅雨季已到,此刻赶去中部州郡,车马路程便是半月不止。乔尚书她们去后还要勘测地形,选材征工,如此浩大的工程,没有三年五载是完不成的。”
  别说现在去了,就算是去年梅雨季过去,前年梅雨季过去,到今年此刻也不一定能完成。
  这根本就不是几个月能完成的事情。
  卫辛起身,走到苏湄她们身边,开口说着:“启奏母皇,雨季动工也着实危险,这般浩大的工程可等雨季过后再开始,此次雨季还是以疏通河道排水为先。”
  “雨季过后再开始,这次洪涝已经无力挽救了是吗?”卫霖转着手串上的玉珠。
  卫辛想了想,答着:“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蓄水工程虽不可解此次危急之难,但可解后世百代千代之苦。”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