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人人喊打,都视他为妖魔鬼怪?
  无所谓,九野尊者生平最爱别人看不惯他,又干不掉他的样子。
  这些人也是一样的,看不惯他,又干不掉他,只敢在背后蛐蛐。
  背后蛐蛐无伤大雅,老祖宗有反弹大法的哇。
  这么一路审判下去,老祖宗很快就来到了申屠家这个源头发源处。
  申屠家还在沾沾自喜,得知旁支那边更早一步地,先把女眷逼死……呸,是女眷主动为守节而死。
  家中女眷为申屠家守节,申屠家恨不得全天下都知道他们申屠家的女眷的高义。
  可惜,古代交通不便,消息传递这方面,颇为艰难。
  好在,他们的清汤大老爷来了。
  清汤大老爷大为感动,按头把这帮老爷们关在了家里,要他们学男训四诫。
  女训怎么来的,男训就是怎么来的。
  老爷们大骂有辱斯文,伤风败俗。
  然后被戳几个洞,立刻就老实了。
  让干嘛干嘛,半个不字都不敢说。
  江野专心致志折腾自己亲爱的子孙后代们。
  逐鹿天下的势力,也开始明朗了起来。
  最后,只有两只人马有望逐鹿成功。
  一方是晋王,一方是淮城王。
  人家称王,都讲究从古制中找尊贵的字号。
  淮城王就不一样了,他直接取自己所在的城池当封王的前缀。
  于是,淮城王新鲜出炉。
  澹台家当然坚决不同意,但他们家能够提供的帮助已经开始有限了起来。
  装备精良是没错,可惜,公叔家的投诚,让澹台家的重要性瞬间下滑。
  空有铁这种利器却不能更好地利用的澹台家,宣告下台。
  关于盐铁,高赟再是对世家女充满滤镜,也不可能会放手放这个东西,继续掌握在世家手中。
  而澹台丽嬅,她对父亲对她的教导充耳不闻,只剩下了情爱。
  但她又很容易受到澹台家的影响。
  澹台家让她如何,她就如何,她甚至以自己主母的名义,要处死杨严。
  只因为杨严下令严惩了来到淮城后,为非作歹,当街纵马,放火烧田,以淮城百姓为猎物的几个澹台家族的世家子弟。
  先不说杨严和高赟是在彼此落难时候相识,互相扶持走到如今的。
  单单就说,以澹台家族那几个纨绔子的行事作风来看,难道他们不该死吗?
  高赟第一次和他心中充满滤镜的世家女妻子发生争执。
  澹台丽嬅寸步不让,非要杨严死,高赟不肯,二者不欢而散。
  面对高赟难道澹台家的那几个畜生犯下的罪行不该死的质问,澹台丽嬅的回应却是,不过是射杀了几个贱奴,高赟竟然要为几个贱奴的命,要她娘家人的命?
  一口一个的贱奴,成功气笑高赟,高赟拂袖而去,澹台丽嬅也气怒难消。
  处死澹台家的人后,澹台家开始对高赟不满,不满的结果就是,他们阳奉阴违,害死了高赟的结拜兄弟。
  高赟的结拜兄弟出城迎战,本应大胜,可身后的城门,却在澹台世家子的命令下,轰然关上,任凭对方弹尽粮绝,最终战死在城门口。
  得知此事的高赟勃然大怒,悲痛欲绝,提着剑就要亲自去砍了下令关城门的澹台世家子。
  但他被杨严拦住。
  杨严已经开始淡出高赟的决策圈子,虽然那只是表面,实际上,杨严转到了暗地里。
  澹台家的指手画脚,开始强烈引发了高赟的不满。
  尤其他们不把普通人当人看的态度,更是越发让高赟不满。
  高赟一家,原本也只是普通军户子弟。
  后来靠着立功,被封为将军,在淮安城扎根下来,往上三代,高家也是不被世家当人看的普通人。
  高赟前期穷得毫无节操,全是为了养活自己治下的百姓和军卒。
  他把脸皮放地上,也要养活,也要他们安居乐业的百姓,在世家这里,却成了杂草,轻描淡写就要把杂草尽数割掉。
  且还理所当然地认为,杂草生命力很强的,割完了,一个不注意,就又长出来了。
  他新打下的地盘,还没来得及开始治理民生,世家就迫不及待地开始圈地了。
  他们不单单自己圈地,还要带着高赟身边的武将们一起圈地。
  美其名曰,不吃独食。
  一桩桩,一件件,让高赟对世家的不满越来越甚,杀意也越来越盛。
  他对妻子还是有感情的,试图让澹台丽嬅明白世家对于天下的危害。
  澹台丽嬅对家人有感情,那就尽可能地去说服约束族人。
  高赟又不是什么颠佬魔鬼,非要把世家连根拔起,为了达成这个目标,会不管不顾。
  澹台丽嬅只要约束好族人,澹台家就不会有事。
  但澹台丽嬅听不进去,她只听到族人告知她的,狡兔得而猎犬烹,高鸟尽而强弩藏。
  意思是,高赟靠着澹台家起事,眼看即将夺得天下,高赟就开始卸磨杀驴。
  高赟很忙,忙到自己孩子都没空多看几眼。
  他试图让澹台丽嬅明白,她如今不单单只是澹台家的女郎。
  如果他能逐鹿成功,她将会是一国之母,而一国之母,目光决不能只放眼于自家的一亩三分地中。
  但他太忙,难得的空闲时间,全用来陪伴孩子,以及孩子母亲。
  这点儿陪伴的功夫,显然不敌澹台家天天凑在澹台丽嬅耳边吹的风。
  第42章 簪缨世家篇12
  于是,高赟在外面打仗,后方的后勤天天拉胯。
  最拉胯的一次,高赟险些弹尽粮绝死在外面。
  他带着一腔怒气归来,澹台丽嬅却站在他的对面,以有什么都冲她去的话术,当了背后搞事的澹台纨绔子弟的保护伞。
  一次如此,两次如此,三次还是如此。
  在一次次争执之中,澹台丽嬅一点点把二者的情分一点点的耗光。
  但她对此却浑然不觉。
  等到高赟因为澹台家拖的后腿,不得不开始通过联姻的方式,为自己拉拢更多盟友,以此同晋王的势力相对抗时,
  澹台丽嬅才惊觉,对她一心一意的少年郎变了。
  年少时雀屏中选的佳话,年少时一见钟情的深情,年少时许下的不负诺言,似乎都成了过眼云烟。
  淮城王的地盘越来越大,后院的女子也越来越多。
  各方势力复杂曲折,都有着各自的诉求,唯有澹台丽嬅眼里只有爱情。
  她开始忧思成疾,成日念叨少年郎,仿佛少年郎是她永恒的白月光。
  她对自己的孩子不管不顾,因为她的疏忽差点害死自己的孩子后,高赟将那个孩子抱到身边亲自养着。
  澹台丽嬅因为这件事对高赟充斥着愤恨,认定高赟夺走了自己的孩子。
  她越恨高赟负心薄情,就越靠拢身后的澹台世家。
  越靠拢身后的澹台世家,高赟和她之间就越剑拔弩张。
  天下最后只剩了晋王和高赟在相互争夺。
  其余人要么尽数出局,要么干脆投降,只图能保住个侯爵之位就满足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