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几人走走停停,李耀安就像是在打听人文情怀一样,不管老少男女,他都能和人聊上几句。
  时不时他还要下田地里看看,遇到特别贫困又口碑好的人家,他还会告诉别人可以弄什么东西去卖。
  一圈走下来,除了受灾的地方,大多百姓都受过酷吏的苦。
  好在李耀安起先处理贪银案就除去了一些,后来梳理各县衙的案件和事务又处理一些酷吏。
  百姓们听了,高兴得不行,恨不得亲手送那些贪官污吏一程。
  也就是他们走访完大河府所有村落之后,朝廷派来的官员们都来了。
  李耀安带着的文官们跟来的官员们交接,等交接完毕后,李耀安将他们聚在了一起。
  李耀安还叫来了工部的周大人,周大人最近忙着黄河堤坝的修建,也瘦了一大圈,身上的官服都空荡了不少。
  见人都到齐了,李耀安坐在首位,声音沉了一些,才说道:“叫大家过来,一是为了黄河治水之事,二则是和大家聊聊大河府日后的发展情况。”
  众人立马起身,向李耀安行礼,李耀安让他们都坐下,接着说:“黄河治水,非一日能成。”
  “本官估计,堤坝的修建以及冲沙实验等完工,至少需要两年以上。”
  “目前修建堤坝的人,只有乱民,人数定然不够。”
  “但黄河才历大灾,应轻徭薄赋。”
  这就是不让他们征收徭役去做这件事,毕竟当初已故大皇子修建大运河死了多少良户。
  有人反驳道:“那人少了,怕是两年也修不起来啊。”
  李耀安看了反驳的人一眼道:“所以,本官想了一个法子。”
  “那就是大河府所有犯罪之徒,只要不是砍头大罪的,都拉来做苦力!”
  “到时候,根据所犯罪刑判决修建黄河堤坝的时间。”
  “大河府的罪犯不够,就调其他府城的罪犯。”
  “罪犯若是不听话,就再加刑罚。”
  “当然,我们不能把人逼太狠了,不能为了进度难为人,和随便处罚人。”说到这里,李耀安看了看周大人。
  毕竟是他督造黄河,他李耀安只是给个大方向罢了。
  周大人见李耀安看他,连忙起身应是。
  关于大河府日后发展情况,李耀安也根据自己的见闻提了一些。
  比如卖黄河鱼,提供旅游业之类的。
  等他们谈完,天都黑了,李耀安再过两日也要启程回京了。
  第172章 屠村
  交接完的两日后,李耀安换上官服跟黄河受灾百姓们再见了一面。
  说了一些鼓励的话,也说了朝廷轻徭薄赋的政策。
  顿时百姓们都笑开了,纷纷说:“这样就好。”
  他们本来就是在担心今年的税收问题,今年受灾,房舍良田都没了,那更加是没有一点点收入的。
  现在钦差大人说了,朝廷要轻徭薄赋,这说明他们的税收不用担心了。
  对于李耀安,灾民们都是很熟悉的。
  李耀安在赈灾期间,经常和他们一起交谈干活。
  还惩办了当地的贪官污吏,还了大河府一片青天。
  现在黄河堤坝还在修建,日后定然会惠及很多百姓,这样的一个好官值得他们称赞。
  李耀安将负责他安全的士兵指挥权交给了杨西宁,这些士兵刚开始是由秦参领统领。
  后来,秦参领带着犯官上京了,这些人就没有了领头人。
  今天李耀安将号令他们的令牌当着他们的面交给了杨西宁。
  由于杨西宁在龚庆一事上的功绩,士兵们也很是佩服她,所以也没什么抱怨声。
  处理完毕,在中午最后和百姓们一起吃了黄河鱼之后,李耀安带队回京了。
  一路上他们倒不是很着急了,只要在规定时间赶回京城就行。
  这时李耀安就提出了绕个远路,走另一个方向,进山去摘一些草药。
  李耀明在京,有些草药得不到补充。
  这次李耀安想起来,有些草药这里是有的。
  加上众人也想进山打猎,改善一下伙食,李耀安就没了顾虑,带着人偏离了主干道。
  一路上,因为山林泉水,吃喝上就没有少过。
  丹青在伙房,忙碌地脚不沾地。
  伙房的人,现在各个是采摘能手,一手野菜恨不得弄出好几个花样。
  突然,伙房在外采摘的人,看到一个山村起火了,急急忙忙背上自己的背篓就回来禀告。
  李耀安带人赶忙往山村的方向走,结果还未走近就闻到了很浓的血腥味儿。
  杨西宁快走一步,站到了李耀安身边,拔出了靴子里藏着的匕首,警惕地看向四周。
  其他士兵也纷纷拔出自己的刀,看向村子的方向。
  杨西宁朝身后打了一个手势,两个士兵就拿着刀去了村子里打探。
  过了大概一刻钟的时间,他们就回来了。
  脸上的表情有些一言难尽:“回大人、杨统领,整个村子的人只剩了十几个女子,其余人都中毒而亡。”
  这应该就不是匪徒做的,而是熟人作案。
  李耀安点点头,杨西宁让他们归队。
  李耀安带人进村,村子里似乎在举行什么宴会,村子的大坝里摆放了很多酒席。
  村民们脸色铁青,口吐白沫倒在地上桌子上。
  有几个女子,正拿菜刀砍人,像是在发泄。
  看这些砍人女子的穿着看不出什么,但有几个女子皮肤白皙,虽然举止有些疯狂,但怎么看怎么和山村不搭。
  李耀安上前轻声说:“他已经死了。”
  那女子抬头,脸上无悲无喜,但在看清李耀安的脸和官服时,才不可置信地喊了声:“李……耀安?”
  李耀安点头,砍人的女子这才放下了手中的菜刀,嚎啕大哭起来。
  李耀安有些无措,只好看向杨西宁。
  杨西宁上前将女子扶起来,又将其他在打尸体的女子,还有藏起来的女子找出来聚在一起。
  过了好一会儿,女子们才平静下来。
  这时李耀安才知道,这个村子的人,都是靠拐卖人口挣钱的。
  整个村子的女子,几乎都是他们拐来的。
  专门给他们生孩子,传宗接代。
  而这里面最先冷静下来,喊出李耀安名字的那个姑娘,正是京城传闻被掳走的汪四姑娘,也是她策划了屠村计划。
  她被抓来山村之后,就被村长的儿子强行霸占了。
  因为她会念书懂音律,他们将她强掳回来后,想有个优秀的后代,就没有再把她卖给其他人。
  汪四姑娘一个庶女,在嫡母手底下讨生活,自然懂得讨好人收敛自己的脾气。
  她先是假意屈服,后来又主动教山村里的孩子们念书。
  从孩子们嘴里打听到村子将举行宴会,她就开始制作毒药。
  整个村子里,只有她们这些拐来的人没法上桌吃饭,这倒是方便了汪四姑娘下毒。
  她联合几个也想逃出去的女子,将毒给下了。
  后面的事,李耀安也知道了。
  全村不管老少青壮都没有抵挡住毒药的威力,在村长喊干杯的时候,一起去见了阎王。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