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他在家或者在外行医,从来没有落下读书的进程。
反而因为到处行医,对大昭的国情了解得更多。
李耀光总算上了二甲,虽然是二甲的最后一名。
殿试上则更简单了,李耀明和李耀光两人和赵晏相处那么久。
思想上,还是很相同的。
写的策论很和赵晏的胃口,加上李耀明确实写得不错,当堂就点了李耀明为状元。
李家两个儿子,都是状元及第,若是下面的孩子也争气。
他们家将会成为读书世家,彻底将脚上的泥土洗干净。
第162章 两年过后
李耀明进了翰林院,但又得到了赵晏的首肯,可以去太医院看看。
虽说是看看,但大多是在交流工作。
李耀明后来还提出,希望赵晏允许他统计大昭全部大夫,以便以后大昭出现疫情,调度大夫。
李耀安听后,提出还需要细细做个计划。
不能让大夫以后直接被征召,应该培养和鼓励民间大夫尝试新的治病方法。
李耀安提出,若是征召大夫,需要询问大夫们的意愿。
若是他们愿意,他们将获得进入太医院学习的资格和赏金。
并且给他们记功,若是功劳足够,则可选择留在太医院任职。
下朝后,李耀明问李耀安:“为什么不提开办直接学习医术的私塾呢?”
这开办私塾,曾是他们在云清书院的宿舍里谈论过的。
当时,李耀安可很是赞成。
李耀安回:“大昭目前的国情还不允许,皇上和我们的根基还不允许。”
“民间,想要学手艺,大多是要给人束脩或者免费干活。”
“若创办学医的私塾,依照大哥的性子,应该不会收钱。”
“但大昭百姓众多,各项需要传承进步的工艺也有很多。”
“到时候,我们会打翻多少人的饭碗?”
李耀明仔细一琢磨,也认为李耀安说得对。
有些事,是需要慢慢来的。
当初李耀安也单纯的认为,开办私塾让百姓们拥有一技之长。
可后来外出游历,就知道这事儿急不来。
就在这时,李耀光推门进来了。
他累得像个死狗一样,他被赵晏塞进了工部。
身为工部的最底层,每天就像个跑腿的。
确认木料、确认铜料之类的工作,都是他的。
一天下来,一口水都要挤出时间才喝得上。
“你们翰林院真清闲,我可太累了。”李耀光瘫坐在椅子上,李耀安给他倒了杯茶水。
谁知他提起茶壶就喝,直到一壶茶水都进了他的肚子,他才像活了过来一样。
翰林院还真就是个清贵的地方,想要入阁拜相,你不是翰林院出身的就很困难。
除非你有什么大功劳,还有皇帝的信任,否则你根本就争不过翰林院出身的。
李耀明安慰了李耀光几句,几人说说笑笑,按部就班吃饭睡觉上值。
两年时间匆匆而过,大昭在赵晏的治理下更加繁荣昌盛了。
这两年,赵晏不变先帝的旨意规划,只是提出了与民修养生息。
所以这两年几乎没有徭役,更没有征兵入伍。
二月初八,宜嫁娶。
这日正好是休沐日,李耀安成亲,京城里的达官贵人都来祝贺。
幸好长嫂崔念念早有准备,否则这么多人来,可不好安排。
王氏不止一次觉得崔念念是个好儿媳,这样的场面让她操持,简直不用她操心。
按崔念念的话来说,她可以安心做个老夫人了。
王氏和崔念念带着李氏族中的女眷招呼来的女客。
李耀明和李梁还有李耀光则带着李氏族中的男子,招呼着来的男客。
满院挂彩,喧闹不绝。
自先帝去后,赵晏继位。
赵晏只让百姓禁止嫁娶一年,为先帝服丧。
李耀安成亲,对京城来说,那也是一大盛事了。
百姓们站在道路两边,有人有钱的,还包了茶楼的二楼包间。
李耀安一身红衣,骑在马上。
后面一顶花轿,再后面就是杨西宁的十里红妆。
众人朝李耀安扔花,曾经那个一朝成名的少年郎,如今也到了婚配的年龄。
茶楼包间,一个女子正看着自己的好友扒在窗台疯狂扔花。
这女子不是别人,正是当初给了李耀光和赵晏十个铜板的姑娘。
“江婉吟你对李大人一点兴趣都没有?”扔花的女子转头询问。
“你又不可能给人做妾,况且李大人家虽出自农户,规矩却很是严格。”
“我可没听见过,两个李大人去过什么不三不四的地方,也没听过他们有什么风流韵事。”
扔花女子周颖箬叹了一口气才走回桌子边坐下。
“听说皇上要选妃了,你家是不是将你的名字报上去了?”
江婉吟蹙眉道:“皇上拖了两年,身边也没个人,膝下没有皇子公主。”
“我家的情况你也知道,虽然是国公府,到底已经没有底子了。”
“我爹早就把我的名字报上去了,一点余地都没有。”
“什么一生一世一双人,我只能看看两位李大人的妻子,能否实现了。”
周颖箬叹了一口气,拍了拍江婉吟的肩膀。
女子婚嫁,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她们根本挣扎不得。
第163章 李耀安娶妻
对于李莲华来说,今天的日子是以前想都没有想过的。
她以前体弱多病的弟弟,今天娶妻了。
她将怀里的儿子抱给身后跟着的松糖,随着门外传来的鞭炮声,快速跑到门口。
她的弟弟刚从马上下来,身上抖落了几朵鲜花。
王子言走到她身边,跟李莲华一起看着新人入门。
李耀安违背了踢轿门的习俗,踢轿门的意思是为了表示以后不惧内,为了显示新郎的威严,也是希望自己的媳妇能够温顺。
李耀安觉得这样不好,直接伸手将杨西宁从花轿中接了出来。
后面的仪式李耀安就没有变动了,只是在入洞房后,媒人提醒他把自己的衣裳压在杨西宁的衣裳上时,将杨西宁的衣裳压在了自己的衣裳上。
媒人想上手重新摆弄李耀安和杨西宁的衣裳,结果被李耀安制止了。
“女子嫁人入了别家,本就不易,我不愿再行打压之事。”李耀安看向媒人,媒人也不好再说了,只得由着李耀安。
但这句话也传了出去,致使有些人被家里的夫人挑刺,横竖看不过眼。
在李耀安出去敬酒的时候,赵晏来了。
他是偷摸出来的,身边跟着暗卫,李耀安带着众人给他行了礼。
“哎呀,我好兄弟娶妻,怎能不来?”
“走,一起去喝一杯!”赵晏乐呵呵的,其实眼睛已经盯向了饭桌。
他很是想念清江府的菜色,听说这次的宴席是崔念念特意用清江府的菜色招待。
本就想跑出来的心就更强烈了,于是不顾众人阻拦,换了身一点都不显眼的衣服跑出了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