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我只是想要过来应个急,我不是坏人!”李耀光连忙解释,但是被差役扭住的手,却一直没被放开。
“哪有人说自己不是坏人就不是坏人的,若你不是坏人,刚刚干什么想跑。”差役狠狠说着,看他家大人出来,还给李耀光一脚,让他跪下。
借着火光,李耀光看向那位大人。
他穿着破旧,一脸严肃,眉心皱成了川字。
等李耀安想去找李耀光的时候,他被押着回来了。
他看向李耀安,刚想说话,就被押着他的差役捂了嘴巴。
虎头拿着斧头,将李耀安护在身后。
李耀安看向后面跟着的人,拍了拍虎头,自己走向前,行礼道:“不知我这兄弟做了什么,惹到了二位?”
后面难民打扮的大人,挥手让差役放了李耀光道:“他听了些不该听的,本是应该将他关至赈灾结束。”
“但我看了他的举人文书,发现他是清江府李家村的。”
“我记得清江府李家村,有一个神童,和他的名字只相差一字。”
李耀安听此便再行了一礼道:“李耀安,见过钦差大人!”
“钦差?”李耀光揉着自己的手膀子,看向难民打扮的人。
只见那人抚着胡须,笑道:“没想到啊,这次居然能看到你李耀安的本人。”
“你如何判定我是此次钦差的?”钦差大人,走近了一些。
丹青有眼色的,去马车里端了茶水点心出来。
在丹青想要点灯笼的时候,李耀安制止了他。
这才转头回钦差的话:“您的身边有差役跟随,气势也很是不凡。”
“您还说耀光听到了关于赈灾的谈话,那您大抵就是钦差了。”
钦差大人接过丹青递来的茶杯,喝了一口道:“那你知道,现在我们在烦忧什么吗?”
李耀安收敛了笑容,轻轻道:“自是赈灾米粮的事吧。”
钦差大人放下了茶杯,问李耀安:“现在我手上的米粮,还能撑上十天。”
“我这里只有朝廷拨的银子,因为赶来地急切,米粮便准备不足。”
这是变相的问李耀安,有没有办法。
李耀安回想了一下道:“我们来的方向,往回走五天左右的地方,有个村子。”
“那个村子喜欢屯粮,每年的粮食都没有卖过。”
“大人可带人,前去收购。”
“但还请大人只收购他们存粮的一半,毕竟他们村子一向都是有粮心不慌的。”
“他们存粮的一半,大抵能撑个两月,大人再派一拨人去往江南买粮,相信不会耽误赈灾。”
钦差大人连说三声好,并挽留李耀安在赈灾期间跟在他身边。
这对李耀安来说,可是一个好机会,立马就答应了。
当天晚上,他们一行人就住在了当地县衙的后宅。
丹青被李耀安派去跟着差役去村子买粮,李耀安和李耀光则被钦差派了任务。
原本钦差大人装扮成难民的样子,就是为了看粥棚这边有没有阳奉阴违。
施粥的粥,要能立得住筷子,要保证来的难民都有粥喝。
前不久还真让他给逮住了偷奸耍滑的,所以粥棚这里很是重要。
但他一个钦差要忙的事情太多了,李耀安和李耀光的到来,简直就是解脱了他。
他把监控粥棚的事情,交给了李耀安两人,带着差役就去了下面的村子,查看房屋田地的情况。
这下换成了李耀安两人穿成了难民的衣服,李耀光还把李耀安的脸给抹脏了。
白天,他们两个当难民。
晚上,他们两个当文书。
钦差大人让他们两个帮着自己看那些衙门里的陈年旧案,账册就自己看。
李耀安两人的黑眼圈都冒出来了,只得白天的时候换班补觉。
十天后,丹青跟着买粮的队伍回来了。
那个村里的人听说是买来赈灾的,就低价卖了大半的粮食给他们。
差役们去收粮的时候,也尽量保持了礼貌,所以这次收粮任务,十分顺利。
丹青回来看到自家少爷短短十天就瘦了一圈,心疼地拿出此次一路采摘的野菜,还有在村子里买的米粮、鸡蛋等。
决心好好给李耀安补一补,等吃饭的时候,钦差大人自觉地捧着碗过来了。
还对着打饭的丹青,笑了一下。
第113章 统计户籍人口
李耀安和李耀光被钦差大人安排得明明白白,陈年旧案看了,整理了。
又让他们两个去受灾较轻的村里统计人口,整理户口。
为了安全,虎头跟在了李耀安身边,他们带了几个差役。
李耀光那里也是上次抓住他的那个差役带头。
丹青就负责后勤的事,偶尔去施粥棚子看看,确认没人中饱私囊。
“请问,你们村长在吗?”李耀安上前询问村口大树下的老大爷。
老大爷见李耀安身后跟着差役,不敢得罪。
立马站起身来说:“在……在的。”
“麻烦老丈带我们去寻一下村长。”李耀安朝老大爷行了一礼。
那老大爷做了个请的姿势,并诚惶诚恐地回道:“好……好的。”
李耀安见老大爷有些惧怕他们,便笑着说了,他们来只是统计户口,查看受灾情况的。
听到这话,老大爷才稍微安心了一点。
走到一座小院子外,老大爷上前敲门。
开门的是个小童,小童很有礼貌,跟老大爷打了招呼。
听了老大爷的话,就快步去里屋喊了他爷爷。
老大爷功成身退,溜回了家,李耀安等人也被请进了小院子。
小院子里,村长请李耀安坐下,喊小童拿了几个木头做的凳子出来,让差役们坐。
李耀安简单说明了来意,村长立马苦着一张脸说:“上个月,突发大水,淹好些人家。”
“我们这里地势高些,也就因为暴雨几天出不了门。”
“幸好,秋收过了,家家都还有些粮食。”
“可,前不久,雨刚停。距离我们这里不远的地方,有个马地主,他带了人强行将我们大半的粮食都收走了。”
这村长是变相的说他们没粮,还有告状呢。
“我代您写个状纸,今儿回去的时候,我给您递给钦差大人吧。”李耀安也不喜欢废话,有这么个事,就办。
“好!好!好!”村长高兴不已,连忙起身去了屋里,不一会儿就拿了笔墨纸砚出来。
在他看来,只要钦差大人愿意管,那么强行收走他们粮食,还不给钱的马地主,一定吃不了兜着走。
写好了状纸,村长就带着李耀安一行人,挨家挨户统计人口。
李耀安还顺便四处观察,询问村长他们的种植习惯等,方便回去继续写游记。
统计完成,已经是傍晚了。
饥肠辘辘地回到县衙后宅,丹青立马端上饭菜。
吃了饭,还享受了一把丹青贴心准备的热水浴。
洗完了澡,躺在床上,李耀安才觉得自己又活过来了。
这种被指使得团团转的日子,除了在杨知府那里,还真没再这么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