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娘娘,咱们到地儿了,您看我们什么时候开始?”村长抹了一把额头的汗水,小心翼翼地看向项晓芽。
项晓芽也不拖沓,她事宜村民将自己放下,随后拿着那张地图,对着扫描结果比较了一番后,就确定了面前土地的灌溉策略。
她看了一眼村民们带来的水桶,大概估算了一下容量后,便对着村长说道:“先让人准备六桶水,竹水仓都带着了吧?”
“回娘娘,都带好了。”
“行,村长你来看看,需要灌溉的位置是这儿。”项晓芽指着地图上的一个位置,比划了一下大概的范围,笑道:“待会儿水来了,就让人站在这个位置用竹水仓对准了这个方向喷洒。一定要从这个位置喷,懂吗?”
村长连忙应是。
六桶水浇灌下去,能够稀释一部分土地里过多地肥料,使用竹水仓则是因为那个位置在麦田较为靠中间的地方,没有直接进去的田埂,不依靠竹水仓的话很难将水分泼洒到位。
而且小麦不是水稻,过度浇灌反而会达成反效果。
项晓芽的目的是‘洗地’,利用水流将土地里过多地养分冲刷到其余相对比较贫瘠的位置。所以方向和范围十分重要,她估算过竹水仓喷出水雾的大致数据,标出的位置和方向是周围最稳定的。
哪怕是灌溉过程中遇到了过山风,造成的损失也可以降到最低。
村民们不太懂这其中的道理,但是他们知道,只要是神农娘娘的吩咐那照做就成。
很快,六桶水就抬了过来,竹水仓也准备就绪。身强力壮的村民两人一组,走到了娘娘指定的位置后,便开始推动竹水仓的拉杆,将一管子河水一股脑的喷了出去,化为水雾洒在了农田较为靠中间的位置上。
等差不多打完一桶水之后,项晓芽就看到自己的手机屏幕上跳动的数值。
土地里过高的肥力开始跟随水流缓慢的流走,而它们前进的方向正是这片土地上肥力最贫瘠的位置。这个过程虽然缓慢,但是并没有波及到周围其余的地方,而且这个水流能够带走的肥力十分有限,并不会将过渡的将肥力全部冲刷走。
项晓芽根据经验估算了一下后,开口说道:“今天浇灌五桶水就够了,剩下的一桶水明天下午再用同样的方式浇灌。”
村民应了一声。
“村长,我们去下一处地方吧。”项晓芽看了一眼天色,便主动坐回了滑竿里。
村长连忙说好,留下还在浇灌的几个村民,便喊着一群人去了下一个位置。
之前杀虫的时候因为天黑的关系,这附近的土地肥力分布是最糟糕的,村里一共就八台竹水仓,好在需要灌溉的水量都不算太多,所以使用的时候勉强跟得上项晓芽的节奏。
项晓芽也没有打算今天一天就把这些麦田全部整理好,能把最严重的的部位给冲刷一边,防止那些斑秃似的麦子两天就成熟便已经足够了。
就这样,全村的人忙活了一个下午,跑完了杨树村的大部分田地,不管是男女老少,一个个都累得够呛,这才在天黑前听到了娘娘说可以了。
这浇水和杀虫不一样,杀虫那是肉眼可见的效率和成果,这浇水却是让人满头问号。
就连村里种地最厉害的老把式,也看不懂娘娘今天的这些动作到底图个啥?
杨泰安几个今天被不停地使唤,早就累得连话都说不出来,不然现在早就去问一问那位神农娘娘到底要做什么了。
毕竟,今天浇水的方式古里古怪的,他们还从没有见过给麦田浇水的时候,有些地方往死里泼,有些地方连碰都不碰一下的,这怎么想都不合理啊。
虽然村民们都很信任项晓芽的技术,但无法理解她这么做的理由外加不能尽快看到这么做的变化和成果,还是让大家有些惴惴不安起来。
其中还有几个的土地,今天都没有被神农娘娘‘关顾’,此刻就愈发不安起来。
“珠儿娘,你家的地娘娘今儿去看了吗?”一个大婶拉过一个妇女的胳膊,轻声问道。
那位珠儿娘脸色不是很好,小心翼翼地看了眼人群最前头的滑竿,确认位置够远后,这才压低了声音回道:“没呢,娘娘从我家那边路过了两次,一次都没有停下来过。”
她有些担忧地皱紧了眉:“该不会是我家小子得罪了娘娘,所以……”
“别瞎说,娘娘不是这种人。”一边路过的族老媳妇听了,立刻低声呵斥道:“二大爷家的地今天也没浇水呢。”
二大爷家可没有叛逆的小子。
珠儿娘和那位大婶便不说话了,但脸色还是难看得紧,周围也有其余的村民面色有些担忧。
项晓芽今天也累得够呛,整个人所在滑竿上闭目养神不说话,而妲袂五感灵敏,将那些村民带着不安的质疑话语听了个遍,忍不住皱起眉来。
不患寡而患不均的道理,娘娘不会不知道,今日这般灌溉定是有她的道理,但村民们大多不知其所以然,浇水也无法立刻看到效果,不安是正常的。
只是娘娘现在确实累得狠了,让她再费心费力地解释其中缘由,妲袂并不愿意。
“娘娘,我看到那边还有好些地没有浇水呢,这样行吗?”
就在此时,花小妹不知道从哪儿钻了出来,睁着一双充满了好奇的大眼睛,大咧咧的开口问道。
周围安静了一瞬,就连抬着滑竿的两位村民的呼吸都停滞了几息。
项晓芽缓缓睁开眼,轻笑道:“今日上午,你们不是已经浇过水了吗?”
“但是,下午其余地没有浇呀。”花小妹挠挠头:“不是有句话叫做‘不能厚此薄彼’吗?”
项晓芽看她小脸上真情实感的困惑,想了想,伸出了自己的手掌。
“你看,人有五指,各有所长。土地和庄稼于我们人类一样,别看是一整块地,各种也有贫贱富贵之分。太富有了的麦子便会提早成熟,而贫穷的麦子这拖拖拉拉数十天才勉强能收割。”
“原来如此,难怪有的麦子它沉甸甸的,有的麦子干瘪不成型。”花小妹眼睛一亮。
“是啊。”项晓芽语气轻柔的哄道:“毕竟富有的麦子家里不缺吃喝,所以它能膘肥体壮。但是穷麦子家里吃不饱穿不暖,自然就瘦巴巴咯。”
花小妹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随后又摇摇头,问道:“可是娘娘呀,麦子提前成熟不是好事嘛?村里的大家都想早点有收获呀。”
他们杨树村本就因为虫灾一事让麦子灌浆比别的村要推迟好多时日,如今能够早点成熟,这可是天大的好事呀。
听到花小妹的话,项晓芽轻笑了起来。
“娘娘?”花小妹不知道她在笑什么,可怜兮兮地望着她。
“小妹,你希望所有的麦子在五天后一起成熟,还是希望小部分麦子两天后立刻成熟,然后剩余麦子在之后的二十天内陆陆续续的成熟呢?”项晓芽又补充道:“而且,你无法预计那些麦子明日会成熟,只能一株株的看过去。”
“那当然是五天后一起成熟呀,每天都去找那些麦子熟了的话,那得多费事啊。”花小妹露出了恍然大悟的神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