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章

  赵云有些受宠若惊了。
  他想,黑山军首领所言确实无错,张盈虽年轻,也是当世英雄,任人不疑,心胸十分豁达。
  没几日,赵云就发现,张盈确实豁达,但是不是豁达得过分了?
  赵云为难道:“使君,我并非使君的下属,为使君领兵是不是不太好?”
  刘盈伸长手拍着赵云的肩膀道:“有什么不好?非常好!我相信你。另一位领兵的人也不是我的下属。对吧,策儿?”
  孙策用枪杆子去捅刘盈:“你嘴上干净点!”
  刘盈刚和他结识的时候亲亲切切叫他伯符,现在居然叫他“策儿”,还敢自称他阿父了!
  面对这么嚣张的朋友,孙策与刘盈打架的次数与日俱增。
  让孙策更生气的是,刘盈的成长也太快了,他们的胜率快到五五分了。
  难道以后自己在刘盈耍贱的时候,竟不能按着刘盈揍了?
  赵云更加震惊。
  什么?孙将军居然不是张使君的下属?可张使君几乎把军权全部交给孙将军了啊!
  孙策安抚吓坏的赵云:“他就是这样的人,你要习惯,不辜负他的信任便好。”
  赵云头皮发麻地接下领军的事,与张翼一同成为孙策的副将。
  周瑜终于能从领兵中解放出来,和法正、庞统、诸葛亮一同在后方偷懒。
  进入关中后,刘盈不再乱逛,以免引起西凉军的猜忌,空闲时间又多了不少。
  他便抽出一卷兵书,教导赵云兵法军略。
  赵云天赋很好,虽学识稍差,但很有远见,有抚民之能。
  会抚民的将军,定能独当一面。赵云缺少的部分,自己有的是书本为赵云补全。
  刘盈心里嘀咕,还是阿父和曹伯父的兵书更适合赵云和张翼。可惜这两人都是懒蛋,曹伯父的兵书还是没几页纸,阿父的兵书更是就写了个名字。
  阿父甚至想让自己替他总结兵书,人怎么能懒成这样!
  还好有章邯,蒙恬也从北疆回来参加自己的登基典礼,不然他还真的只能绞尽脑汁自己总结兵法经验。
  他也很懒好吗?抄书不费脑,总结兵法太费脑,费脑比费体力更难受!
  “这都是传家之学,我可以学?”赵云再次震惊。
  刘盈大方道:“这些都是传国之学,不是一家一户之学。我不仅会教给你,也会教给天下人。等回益州,我就建官学,天下人皆可学!”
  孙策道:“你不怕天下人学了你的本事,成为你的劲敌?”
  刘盈自傲道:“儒家经典就那么多字,记忆力稍好的人通读几遍便能背诵,但能成为大儒的能有几人?学我者,也不可能超过我。若能超过我,那是我自己没本事,认输便是。啊,我忘记了,要帮老师推广他们的儒经注释。”
  刘盈一拍脑袋,又放下了手:“算了,还是等回益州再说,免得一群儒生恼羞成怒,提剑砍我。”
  孙策还想说什么,被周瑜挤开:“新的儒经注释?”
  刘盈点头:“你想看?等等,我回去翻翻。”
  因现在用不上,刘盈就没把儒经拿出来。
  啧啧,老师们骂人真狠。
  刘盈把老师们逼他抄写的儒经注释和骂人文章拿出来,赵云见书本都是刘盈的字迹,还在那继续惊讶,小伙伴们已经争相阅读。
  诸葛亮抱怨:“你怎么不早拿出来?”
  刘盈道:“现在用不上,之前懒得抄。这次回去和老师说了说董仲舒和放任黄河决堤的事,老师气病了,才逼我抄写……喂,你自己问的,怎么又来捂我的嘴!”
  诸葛亮跳到刘盈身上挂着,不准刘盈再说话:“闭嘴,闭嘴,闭嘴!你是想把底子都透露光吗!”
  “透露了也没什么,我相信伯符、公瑾和子龙。”刘盈接住诸葛亮,把将来会长得很高,但现在不如他的小诸葛亮放地上。
  自家这位诸葛武侯,是不是活泼过头了?简直像个初中生……呃,好像诸葛亮现在确实是初中生,还是初二生。
  传说中的“沙雕中二男生”。
  诸葛亮双脚落地后,又活泼地扑向其他友人,叽叽喳喳说个不停,眉眼间全是快乐。
  刘盈恍惚间仿佛看到了年轻的兄长们。
  他的亲卫队刚成立的时候,气氛便是如此快乐。一转眼,兄长们都到了叔伯当初的年龄。
  时间过得真快啊。
  “你的表情怎么突然变老气了?像个老伯。”被挤出去的孙策终于回到了刘盈身边。
  刘盈回过神:“老个屁,乃公还不到而立。”
  孙策骂道:“乃公个屁!你能不能改一改你的口癖?你一开口,形象就从贤士变成草莽了!你不是还未到弱冠吗?离而立还早呢。”
  刘盈瞥了孙策一眼:“我说的是精神年龄。你在这干什么?赶紧过去一同学习啊。”
  孙策露出头疼的神色。
  刘盈推着孙策的背,把孙策强硬地拍进了儒学讨论小组。
  “你也别愣着,多学些有好处。我相信你听得懂。”刘盈又去推赵云。
  赵云很不好意思,但有机会瞻仰大儒的经书注释,他还是硬着头皮厚着脸皮加入进去。
  “张盈你在一旁晃悠什么?过来!”
  刘盈磨蹭:“我都抄了一遍了,不想再看见它。”
  “过来!”
  小伙伴们冲上来架住了刘盈。
  刘盈垂头丧气,感觉自己砸了自己的脚。
  赵云看着刘盈一脸不耐,却又竭力忍耐的神情,不由眼神柔和。
  ……
  刘盈径直朝着长安奔去,路上提前给占据长安的西凉军阀打了声招呼,问他们能不能见一面,交换一下各自藏书。
  西凉军阀面面相觑。
  藏书,我们有什么藏书?
  “还是有的。”西凉军阀中的凉州豪强和关中豪强,嘴角抽搐。
  虽然领兵的兵头子如匪徒一般无知,但西凉军中还有许多文士策士,他们虽说没有家传经书,普通书籍可不少。
  李傕嘀咕:“他还想用书籍来讨好我们?不能吃穿的东西,有什么用?怎么不拿金银来?真是不懂事的小辈。”
  郭汜虽与李傕有隙,但也十分赞同李傕的话。
  若不是刘盈有一支强兵,他们不想削弱自己的力量,让其他同僚捡了便宜,刘盈军中粮草比书籍诱人多了。
  西凉军阀头子中,唯有一人提出异议。
  张济曾为董卓校尉,在董卓死后,因作战勇猛收拢了较多部曲,成为西凉军阀头领之一。
  因他势力最为弱小,所以居于李傕郭汜之下,名义上受李傕统领。
  张济想劝说李傕,被身旁的贾诩轻轻拉了一下衣袖,闭上了嘴。
  一阵无聊且无意义的争论后,西凉军阀头子各自回家。
  张济邀请贾诩与自己同乘,贾诩欣然接受。
  张济问道:“文和,邀请张盈来长安有利无弊,为何阻止我?”
  贾诩语重心长道:“我怎会不知张盈分享的藏书有多重要?你我知道,可李傕、郭汜不知道。若你劝他们,他们误将藏书价值等同金银价值,前去掠夺张盈,这会令天下士人厌恶。哀帝已崩,我等与中原士族已无太大矛盾。”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