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章

  刘盈道:“这天底下令我不快之人和不快之事太多,懒得说。”
  刘邦问道:“你冲着贵族门客去的?”
  刘盈冷哼:“他们哪配啊。只知道为贵族门客,没信心自己求官者,我不屑一顾。嗯,好像阿父以前给人当过门客?”
  刘邦再次动手,被刘盈挡住。
  当我还是以前任你敲打的小孩吗?住手吧,老东西!
  张良把刘邦拦住:“陛下,继续说正事。”
  刘邦和刘盈一个被张良拉着,一个被陈平拖着,终于安静地继续说正事。
  刘盈把早就准备好的文书递给刘邦。
  刘盈上书,先借此次擂台赛树立大汉有官真的给的威信,让那群脑子还在春秋战国,以为要投奔某个贵族才能当官的门客们知道,还有可以直接当官的途径。
  但这只是第一层。
  第二层,刘盈建议刘邦趁着自己“胡闹”招揽人才的热闹,下一个正儿八经招揽人才的诏书,令地方上推举人才,并成为定例。
  同时,大汉将在地方上设置学府,教授文武经算律令之学,有爵者皆有子弟名额,可免费入学。
  刘盈道:“现在阿父已经将天下近三成土地分给有功兵卒,这群兵卒,将会取代曾经的六国和大秦旧士人,成为大汉的新士人。他们现在不缺钱、不缺地位,缺的是学识。”
  现在纸张还没有改良好,印刷术不能用,竹简木牍只能靠抄书。
  不过在关中推广太学,咬咬牙还是能做到的。
  大秦曾经最大的难题就是官吏太少,当天下皆为郡县时,没有足够多的基层官吏来执行大秦的律令。
  现在刘邦将天下分封,便可以堂堂正正地区别对待天下人,先给关中人好处。
  无论是中央选官推举,还是太学推举入学,当然是大汉直属的地盘上先试点。
  诸侯国那里,刘邦也会下诏。而如何推举,如何建立太学,都是诸侯王自己说了算,当然也是诸侯王自己出钱出力。
  诸侯国那里效果如何,大汉皇帝就不越俎代庖了。反正推举来中央的人,刘邦一视同仁地考核就是。
  民间很穷,还没有椅子。
  刘邦和刘盈相对席地而坐,一会儿商讨,一会儿沉思,断断续续聊着。
  宋昌已经抱了竹简和笔墨来,吕泽和萧何一边听,一边奋笔疾书。
  彭越得知陛下来了,兴冲冲前来拜见。
  他探头看到屋内景象,赶紧拉着蒯彻小碎步离开,脑门上冒出了许多虚汗。
  蒯彻不明所以地被彭越拉走。
  你拉我做什么啊?!
  第134章 彭越遣散众门客
  彭越想要溜走, 路上遇到抓逃班义父、弟弟,甚至相国的大汉丞相韩信。
  大汉另一位丞相王陵被困官邸,没有韩信年轻,跑得快, 独自承担所有工作。
  韩信疑惑:“武城侯, 你在干什么?”
  他这一嗓子, 刘邦和刘盈同时抬头望来, 彭越便跑不掉了。
  “来了就进来, 躲什么?”刘邦没好气道, “你这个武城侯, 能不能有点大秦武城侯的样子?”
  彭越支支吾吾:“还是别了吧?我不想死不瞑目。”
  刘邦被彭越的话噎了一下, 道:“你这话别当着章邯的面说。”
  彭越忙道:“陛下,我不傻。”他怎么会戳好友肺管子?
  刘邦知道彭越平日还是会做人, 不会故意戳人肺管子。若不是这样,他就不能成为当地豪强头子。
  故意戳人肺管子, 是只有他家逆子刘盈才会干的事。
  不过刘邦还是需要提醒彭越一下。彭越当了大汉的开国彻侯之后, 可能是生活太安稳,他越来越不爱动脑子, 章邯在密信中抱怨了很多次。
  彭越又十分敬重刘盈。刘邦很担心彭越和刘盈越来越像。
  说来“敬重”是什么鬼啊!刘邦能理解老兄弟们对刘盈的溺爱, 但刘盈怎么当得起一个“敬”字?!
  刘邦将彭越封为武城侯,既是因为彭越的老家昌邑原属于武城, 也是希望彭越这一位自他离开沛丰后所收复的第一员将帅之才,能与王翦一家和大秦一样, 休戚与共。
  再者, 章邯和彭越是挚友,刘邦想着,把彭越封为武城侯, 可能能慰藉章邯的心。
  刘皇帝如今有点后悔。他担心自己好心做了坏事,反而让章邯伤心了。
  彭越见刘邦看他的颜色非常不满,以为刘邦是在生气他没有行礼便想偷偷逃走,忙解释自己不是不知礼,只是不想被逼着看文书。
  蒯彻本来看着彭越的笑话,听到彭越的辩解后,心里深深叹了口气。
  傻人有傻福,他希望彭越因傻而死,但看来彭越反倒是可能因为那根直肠子,活得长长久久了。
  “好了,赶紧过来。此事和你也息息相关。”刘邦起身把还想跑的彭越拖进屋,按在地上坐着。
  彭越嘀咕:“和我有什么关系。”
  我可是彻侯!一家子永远富贵的彻侯!
  大汉最高的爵位就是彻侯,彻侯是有自己独立的“侯国”的。
  什么?你说彻侯之上还有个诸侯王?
  彭越又不姓刘。当他傻啊,不知道异姓王就是待宰的羔羊?
  大汉功臣中萧何功劳第一,曹参战功第一,他们都是彻侯,还不能看出皇帝的心思吗?若真的傻的看不出来,就看看韩信。韩信军功仅次于曹参,还是皇帝义子,不也只是个彻侯。
  我彭越也是彻侯,还用思考什么子孙未来?
  “如今勋贵的官务多由门客来做。彭越,你相信那些满腹诗书的门客,真的看得起大字不识的泥腿子主家?”刘盈拍了拍坐麻的腿,换了个坐姿,“赵王张敖没想过谋反,他把赵国交给门客,门客帮他谋反了;阿兄还在北疆与匈奴殊死搏斗,淮阴侯府的门客却要杀了他的新婚妻子。”
  韩信的眉头狠狠跳了一下。
  刘盈装作没看见阿兄不满的神情,继续道:“当官如带兵,彭越,你带兵时不会轻易将兵权假手旁人,做官时又怎能偏信他人不会坑害于你?再者,难道我等好不容易有了荣华富贵,儿孙还要做那大字不识的人吗?”
  彭越皱起眉头,跪地俯首:“太子教训的是,我是太惫懒了。”
  刘邦深吸一口气,不仅没有因为彭越幡然悔悟而欣慰,还很生气。
  他在彭越耳边念叨了多少次,彭越总是装傻。怎么刘盈就念了一次,彭越便听了?!
  刘盈瞥了阿父一眼,心里好笑。
  为什么?当然是因为肚子不是最后一张饼吃饱的啊。
  阿父念了彭越许多次,彭越心中本就有醒悟,不然也不会参与他“胡闹”的事。
  在原本时空中,彭越能在秦末成为左右局势的一方诸侯,本身智商是不差的,是有一定远见的人。
  阿父点了彭越那么多次,彭越还有章邯这个被迫成为他挚友的挚友劝说,心态改变是理所当然的。
  而今皇帝和太子都说了同样的话,彭越再不听,那他就不是汉初英杰,而是扶不上墙的烂泥了。
  刘盈心里明白,嘴上不可能说。看见阿父郁闷,他就高兴!
  “大汉朝堂与你同样情况的人很多,可以说,现在至少五成高官识字都不多。”刘盈提起此事,心头刚刚让阿父不高兴的喜悦散去。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