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刘邦冷静下来, 骂了几句不知道逆子在咸阳鼓弄什么,居然一点消息都没有, 肯定在干坏事后, 就不再提攻打项羽的事。
  见刘邦冷静下来,张良继续按照之前既定的策略行事。
  刘邦和一众谋士之前便已猜测, 如果项羽毁约,恐怕是要把刘邦赶入巴蜀。
  当初楚怀王承诺将三秦旧地封给刘邦, 项羽虽想毁约, 又好脸面,一定会找借口。
  巴蜀正好是秦国旧地,又地形闭塞。如果项羽足够无耻, 刘邦大概会被封为蜀王了。
  如果这样,他们必须把出蜀的门扉——汉中拿下。
  张良拿着重金贿赂项伯等项氏族人。郦食其也拿着重金在其他诸侯那里引发舆论。
  项将军肯定会赶走楚怀王,自立为楚王。他已经羞辱了刘邦一次,刘邦已经对他表现得足够恭顺。如果分封时项羽对刘邦太过苛刻,他又要赶走楚怀王,两件事都失了大义,恐怕诸侯心里会有怨词。
  项羽听后,想到刘邦是个胆小的人,便同意了将汉中给刘邦。
  虽然刘邦狗急跳墙也只会被他轻易击败,项羽并不惧刘邦恼羞成怒,但现在杀了楚怀王才是正事,他便大度安抚刘邦了。
  刘邦果然一点骨气都没有。原本他听说自己只有巴蜀的时候,常常独自抹眼泪。听闻他还能拥有关中,又喜极而泣,给项羽和其身边重臣赠送了重礼。
  项羽对身边人道:“刘邦果然贪财。他现在能拿出这么多财物,想来是在咸阳宫搜刮了不少好东西。”
  身边人点头称是。
  只有范增不肯收刘邦的礼物。
  不过范增没有劝项羽别把汉中封给刘邦。汉中那一小块地也在大山环绕之中。给刘邦一块小小的地,免除名声上的损失,范增也以为很划算。
  搞定刘邦后,项羽对其他诸侯就可以随意乱封了。
  项羽是一个很公平的将军。他封诸侯,全按照跟随自己作战时的战功来行赏。
  此时自立为王的诸侯有两种,一种是英布等揭竿而起的庶民,一种是被拥立的六国旧宗室。
  项羽召集诸侯的时候,诸侯都派来了军队协同项羽作战。
  如英布等自己起兵的诸侯,都是自己领兵;被拥立的六国旧宗室,则大多是派将领来参与会战。
  项羽只按照战功分封,可不管将领原本代表的是谁的势力。
  领兵打仗的将领统统封王封侯;没有亲自领兵的诸侯大多被剥夺了诸侯王的称号,其领地分割给手下将领。
  那些没有领兵的诸侯王依据项羽的喜好,有的得了一小块地,虽换了个封号,也算还是诸侯王,比如赵王歇被迁为代王,燕王韩广被迁为辽东王,齐王田巿被迁为胶东王等。
  有些诸侯王直接被项羽剥夺了诸侯的称号,如倒霉蛋韩王成。
  韩王成纳闷。自己哪里没有军功了?自己不是和刘邦一起攻打秦军,拿回了韩国故地吗?
  项羽以韩国故地本就是韩国的为由,坚称韩王成没有军功。
  韩王成还想据理力争,被相国韩王孙信阻止:“项羽忌惮沛公,又嫉妒沛公平定三秦之功,是以迁怒大王。大王越有道理,项羽就会越恼怒,将来恐怕会对大王不利。”
  韩王成这才委屈地忍耐下来。
  好歹他现在也是个侯。将来项羽放他回封地时,他再去投奔沛公,把韩国故地再打下来一次得了。
  把自己认为没有战功的诸侯王全部拆分,项羽仍旧不太满意。
  有战功的诸侯王如果按照他们打下的地来分封,就显得势力过于庞大,不好管理。
  于是项羽以那些自己带兵的诸侯王的将领也有功劳,也需要封赏为由,统统封王。已经拆封的诸侯国,也多选了几个有战功的将领,或者其位高权重的高官,多多封王。
  比如赵国的相国张耳被封常山王,赵将司马卬也被封殷王,连没有战功的赵国成安君陈馀也得到三个县的封地。
  于是分封现场很快气氛就变得异常尴尬。
  君臣地位颠倒,同僚身份迥异,原本和乐融融的营地四处都有火星子迸发。
  项羽和麾下重臣都对这种气氛很满意。
  他们要的就是这种剑拔弩张的气氛。如果诸侯地位稳固了,就不会理睬项羽这个霸主。
  分封了诸侯,项羽就要给自己揽地盘了。
  衣锦一定还乡,不能锦衣夜行。
  项羽便以彭城为都城,将楚国以西,中原最繁荣的九个郡定为自己的领土。
  刘邦看见项羽划的地盘就心梗,因为他原本的地盘砀郡、泗水郡,就在项羽领土的九个郡中。
  想着刘盈从荥阳带回沛丰的几万人,想着自己带着将士在沛丰开垦的田地,想着沛丰积攒的那么多粮食,刘邦心在滴血。
  他和下属的家人都还在沛丰呢!
  刘邦不敢请求项羽,把自己的家属迁徙到汉地。他担心自己一开口,项羽反而会挟持自己的家属入彭城。
  他便假装不在意家属,领兵回汉地。
  张良没有跟随刘邦离开,留在了韩王成的身边。
  张良劝刘邦烧掉入汉中的栈道,刘邦也劝张良道:“若想保住韩成,就让韩成多骂我几句,或许项羽能放韩成回封地。”
  刘邦让韩成骂他,张良想笑,嘴角却难以上弯。
  他垂眸道:“我知晓。汉王保重。”
  刘邦道:“如果你没能保住韩成,就赶紧来寻我。盈儿很想念你。”
  张良这才笑出来。他微笑道:“他如何想念我?想着怎么惹我生气?”
  刘邦大笑:“他就是喜欢四处惹人生气。盈儿向我抱怨,就你生气次数最少,十分不服气。”
  见张良心情轻松不少,刘邦才松了口气,放心离去。
  张良身体不好。他担心张良郁结于心,下一次就见不到面了。
  目送刘邦远去,张良神情很是不舍。
  他发现,自己心中冒出的一个又一个关于未来的计谋,竟然都是帮助汉王出汉中。
  明明韩王成的处境比刘邦危险多了,他竟然少有想到韩王成。
  张良扬鞭策马转身。
  他收起不舍,回到韩王成身边。
  汉王一定会很快回到中原,到时他再为汉王出谋划策吧。
  不知盈儿那时会长到多高。
  这个年龄的孩童,真是一天一个样啊。
  太阳西斜,张良向东而去。阳光从他的背后照来,他笼罩在光中,脸上却是一片阴影。
  戏水之滨在函谷关内。
  诸侯在戏水之滨各自离去时,离他们离开咸阳还没过多少日。
  咸阳宫内的火星子都还没有完全冷却,楚怀王就已经得到项羽分封诸侯的消息。
  看着急急骑马赶回来的使臣,楚怀王叹了口气,将这件事告知了众臣。
  他看着众臣的神情,知道了自己的末路。
  有楚国老臣劝楚怀王趁着项羽没回来,赶紧逃走。
  楚怀王想了想,摇头:“秦国打来的时候,先祖都没有逃走。楚国没有弃国的王,只有灭国的王。”
  曾经的放羊人眼神坚定。
  楚怀王熊心并非无知少年。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