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因为张苍、毛亨和浮丘确实与父亲同属于荀子一门,李由听李斯骂过这几个儒人。
  张苍和浮丘没什么本事,但毛亨却深受荀子喜爱。李斯很遗憾毛亨跑太快,没能把毛亨和他藏的《诗》一同焚了。
  李斯厌恶毛亨等人,那么毛亨等人教导的弟子在李斯死后,对李由冷嘲热讽,实属正常。
  李由手指轻轻敲着桌案。
  如果真的是张苍、浮丘、毛亨的弟子,那就不太可能说谎。
  即使父亲厌恶儒生的迂腐,但这三人也有儒生的优点,那就是正直。
  啊,不对,张苍除外。
  李由好像想起了什么脏东西,忙把脑海里的脏东西删除。
  “你亲自去给章将军送信,问他是否知道我已经被夷三族。”李由对下属道,“再派人关注西边,看是否有使者前来。”
  虽然很荒谬,自己和父亲被诬告谋反,父亲被夷三族,自己居然继续在外为将,可李由被一顿冷嘲热讽了,对信中之事信了几分。
  帛书中除了仔仔细细地嘲讽他之外,剩下的内容就是说大秦不值得,让李由赶紧另投明主,免得李斯死后都吃不到冷猪肉。
  “你们法家本来就是墙头草,见势不对拔腿就跑。不会吧不会吧,你都被夷三族了还要为大秦效死?你其实不是师承你父亲,而是师承我的老师们,是愚忠的儒生吧?但愚忠在儒生中,也是被嫌弃的啊?你是哪一支贱儒?”
  李由看完了帛书,抽剑把帛书砍成了碎片。
  他再次疑惑,写信的人真的是想劝降他,而不是激怒他?
  刘盈在军中炫耀自己给李由写的信,彭越也很茫然:“盈儿,你真的不是激他出城决一死战?”
  刘盈笑道:“那不是更好吗?对吧,阿兄?”
  韩信点头。
  荥阳城已经人心惶惶,士气低落。他们又隐于暗处。
  如果李由贸然出城寻找他们,韩信有信心诱敌入山林,打一个漂亮的歼灭战。
  彭越想了想,也觉得是这么一回事。
  只要李由敢跟着他入山,他就能绕死李由。
  两位青涩的未来名将达成了一致意见。
  彭越的思维偏了,忘记刘盈那封劝降书有多离谱。
  刘盈没觉得自己离谱。
  对从小生长在富贵窝里的李由,任何利益诱惑对他都没用。
  他已经详细地阐述了李由不逃就死的事实,还搬出了张苍、毛亨和浮丘来证明自己书信的真实性。
  李由只要有点智商,就知道自家夷三族的消息是真的;李由只要有一点自尊,在以荀子门人的身份拆穿李由自欺欺人的心态后,李由就不能不睁开眼。
  如果李由既没有智商,也没有自尊,那他也无可奈何,只能再等一等,等咸阳来人取李由的狗头了。
  反正损失的是李由,又不是自己。
  彭越有丰富的山林求生经验,韩信也有丰富的筹粮经验。刘盈还重新联系上了萧何,虽然他把萧伯父气得半死,萧伯父也不可能让他饿肚子吧?
  萧何看着刘盈厚颜无耻的信,气得眼前一黑。
  现在刘盈军中没有后顾之忧,只是苦了萧何。
  撑到咸阳来人,荥阳一乱,他们就能去荥阳城里的秦国大粮仓吃撑。
  刘盈相信,等他们拿下荥阳的粮仓,萧伯父一定会大度地原谅他们。
  若李由提前投降,只不过是萧何少操点心,刘盈觉得李由不提前投降也没关系。
  他又想了许多能让李由生气的话。
  刘盈从李斯被老鼠欺负说起,把李斯的生平和李由叨叨了一遍,把李斯生平细细挑刺嘲讽。
  可惜,李由明明阻拦了陈胜入关,又被汉高祖和西楚霸王手牵手打败,居然没有给刘盈贡献经验值。
  刘盈可不相信,看到他的帛书,李由不会生气。
  那个系统的所谓“历史名人”,究竟是何等意思?刘盈搞不明白了。
  搞不明白系统的标准,刘盈只能广撒网,见人就创,创到一个算一个。
  李由终于有了反应。
  他在城外粘贴了告示,问刘盈敢不敢入城一叙。
  刘盈对韩信等人说自己不蠢,才不会去。
  然后,他连夜留书,驾着驴车偷偷入城。
  “别来寻我,继续隐藏。你们出现,我才会有危险(笑脸符号)。”
  看到刘盈留下的书信,韩信等人纷纷给刘盈打赏经验值,以赞赏刘盈的勇气。
  韩信发誓:“我再也不会带刘盈出门!”
  刘肥腿一软,跌坐在地上大哭。
  亲卫二代们面面相觑,满头冷汗。
  刘盈如果出事,他们就算依靠父辈的庇佑不会有生命危险,这一辈子也不可能再被沛公重用了吧?
  彭越傻了:“他怎么敢的?!”
  韩信骂完后冷静下来:“既然盈儿敢单独离开,就说明他有信心全身而退。盈儿只是一个孩童,李由肯定会轻视他。李由的轻视就是盈儿最好的挡箭牌。”
  骂刘盈也没用,韩信点兵点将,扮作秦兵绕到荥阳西边,竖起了李由的旗帜,假装李由离开荥阳,正准备西进。
  刘盈驾着驴车连夜来到城门下,一封帛书又射到了城墙内。
  “我来啦,郡守还不快开门!”
  李由已经吩咐了巡夜的秦卒。
  刘盈一送信,秦卒便打开了城门。
  他东张西望。人呢?
  刘盈站在驴车上招手:“这里这里!”
  秦卒疑惑,以为来人只是派稚童送信。不过郡守有令,他还是把刘盈送到了郡守府。
  李由点起羊脂烛,端坐堂中,等候刘盈到来。
  他等来了刘盈,却不是他想象中的刘盈。
  刘盈不肯下驴车,要坐在驴车上和李由说话:“郡守请我来,我不敢不来。但我胆子小,不坐在驴车上,不敢和郡守说话。”
  他看了一眼自己已经开启的友好光环和膝盖中箭光环,又低头看了一眼自己的腿甲。
  没问题,准备非常妥当!
  李由迷茫:“你、你说你是刘盈?”
  刘盈点头。
  李由不敢相信:“帛书是你写的?”
  刘盈再次点头。
  来者竟然是一个稚童,李由本来该有被愚弄感。
  但不知为何,他对刘盈的感观却相当不错,生不出敌意。
  对一个稚童,不生出敌意似乎才正常。李由走出了屋门,纵容刘盈坐在驴车上与他说话。
  “你是张苍、浮丘和毛亨的弟子?”李由问道。
  刘盈点头:“他们教导我启蒙。”
  李由疑惑:“你究竟有何本事,居然能让他们三人同时与你启蒙。”
  刘盈乖巧道:“我没有本事。只是老师凑巧在沛县避难,与我父亲有一点交情。”
  李由又向刘盈打听了一些情况。
  刘盈一一回答,口齿清楚,礼仪周全,完全是一个尊重师长的儒家弟子做派。
  李由不相信,帛书居然是这人所写。
  “是你写的帛书?”李由问道,“你在帛书中侮辱我的父亲。”
  刘盈委屈:“不是我写的,是张伯写的。我不知道张伯写了什么,但张伯说要用我的名字,才能救郡守于荥阳。小子佩服李丞相,不想让李郡守步李丞相后尘。”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