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而韩信已经带着兵前往荥阳了。
萧何在沛县还有许多事做,不能一直被他们溜着跑。
当已经追丢韩信时,最有效率的方式是写信给刘邦,让刘邦赶紧回来找人。
萧何相信,韩信和刘肥就算带着刘盈乱跑,肯定也会给刘邦写信说明去处。这两人这点靠谱还是有的。
因为这件事如此简单,韩信解释的时候心里非常烦躁。
去魏国找奇兵然后去荥阳,这还需要解释?!
刘肥见阿兄已经逐渐不耐烦,忙接过了韩信的话,自己解释给其他人听。
“你们只要听从阿兄的命令即可。”刘肥强调,“战场之上最忌讳意见不统一。阿兄是阿父任命的主将,我等将领只需要听命令。”
在刘肥的帮忙下,韩信终于得以从蠢货朋友中脱身,借口带刘盈去休息,上了另一辆马车。
刘盈的灰兔驴也悄悄跟上马车,正在马车旁撒欢,试图让刘盈骑着它遛弯。
刘盈对灰兔驴道:“你先自己玩,我要休息。”
他压低声音对韩信道:“阿兄,他们不明白你的意图,所以你才是主将啊。”
韩信语气淡漠:“我知道。如果他们只是下属,我会耐心解释。但他们是我友人,我就不耐烦。太蠢了!”
刘盈安慰道:“是这样的。这世上与我们兄弟几人同样聪明的人太少了。阿兄至少比我好,你看看夏侯灶和樊伉,他们还挂着鼻涕呢!”
韩信被刘盈逗笑了。
好吧,比起刘盈的朋友,自己的朋友确实好太多了。
因有了刘盈做对比,韩信重新有了一点耐心。
刘盈在马车上呼呼大睡,他便回到友人中,试图抢救友人不多的智商。
这次他为主将,友人们为裨将,也是要领兵的,可不能给他拖后腿。
刘盈到了梦境中,仔细查看了“瓦剌留学”这个小副本赠送的buff。
“瓦剌留学生”这个大副本中三个小副本都有buff掉落。“瓦剌留学”给的buff是身处敌营,只要他表现得人畜无害,就能极大地减轻对方的敌意,提升对方的好感,简称友好光环。
友好光环时限一个时辰,冷却为十二个时辰。
也就是说,刘盈只要身处敌营,原则上每日都可以开启光环。只是这个十二个时辰嘛,懂的都懂,那肯定是一点一点地延后,最后越来越晚,不可能卡着每日都开启。
系统还是那股子味道呢。刘盈微笑(* ̄︶ ̄)。
除了冷却时间很坑之外,那个“人畜无害”的描述也很坑。刘盈最讨厌模糊不定的技能描写。
求求别学某岛国的角色扮演游戏,技能伤害是小、较大、大、特别大吗?你给我写明数值啊!
你以为是我大华国的人做菜,盐少许、多一点、多、特别多吗?给我上克数啊混蛋!
刘盈十分无力。
系统没描述那个“人畜无害”是个什么状态,他就只能依靠自己在副本中的表现猜。
不会又让自己扮演文弱倔强白莲花吧?呕!
虽然刘盈对“友好光环”很不满,但不可否认,这个“友好光环”很有用处。
至少他去劝降,不用担心被没有道德斩来使的人杀掉。
没有这个光环,他才不会亲自去(划掉)招惹(划掉)劝降李由呢。
他很惜命的好吗?
“完美通关后,光环时长变成两个时辰,冷却变为十个时辰。这才勉强够用嘛。系统真坑。”
刘盈本来不想这么早就进副本重复受虐,但完美通关的奖励太香了。
“瓦剌人,乃公我又来啦!这次我一定要做好准备,多杀几只瓦剌狗!”
刘盈攥紧拳头。
也只有在副本通关结算时爽一爽,刘盈才能咬牙继续刷这个可恶的副本。
一想到还有两个憋屈的副本等着自己刷,刘盈就忍不住拖延症病发。
刘盈抓紧时间肝报废刷完美通关记录时,韩信的急信送到了刘邦手中。
他的信提前一日出发,在他甩掉萧何时,刘邦已经接到了信。
刘邦看着信,眼泪流了下来。
张良哭笑不得:“沛公,你不是早就料到贵子会离开沛县,也给了韩信配合的命令,怎么还、还哭了?”
刘邦眼眶通红,眼角带泪。
这都是被三个逆子气出来的。
“我让韩信带着刘盈随便攻打几个小山村,没让他去攻打荥阳啊!”刘邦双手捧着信,颤抖得和得了病似的,“不行,不行,我得赶紧回去。子房,快帮我想想办法!”
张良安抚道:“好,我想一想……明日我就去劝说项梁。”
翌日,张良便去寻项梁。
魏国告急,各位诸侯不赶紧回去,恐怕领地会全部被章邯攻陷。既然已经拥立楚怀王,薛县的诸侯大可先回去,不用等其余还未到达的诸侯。
其余未讨论好的事,将军可用书信探讨,没必要每日在薛县开会。
项梁认为张良说得有道理,便结束了日复一日的贵族会议,草草封了最支持自己的诸侯为官,让他们离开。
胆小如鼠、归心似箭、最先响应项梁的刘邦得封砀郡长和武安侯,连夜离开了薛县。
项籍不屑:“叔父居然给刘邦封侯?他不配。”
项梁笑道:“正因为他不配,才要给他封侯啊。”
第42章 我阿兄国士无双
刘盈虽然猜到刘邦在沛县到魏国的路上可能藏了一支兵, 却猜不出那支兵是谁为将领。
韩信坏心眼,见“万事通”刘盈居然猜不到,便不肯提前告诉刘盈。
刘盈绕着韩信喊了好几声“阿兄,你最好了”“阿兄, 你最坏了”, 韩信都冷酷拒绝。
刘肥见刘盈像小狗狗一样绕着韩信转, 乐得合不拢嘴。
他有点想去学画画了。弟弟好多画面他都想画下来。
兄弟三人横跨战区, 轻松得仿佛郊游似的。随行二代们提起的心也放了下来, 有闲心观赏周围美景。
观赏之后, 他们的心情还不如没观赏。
战乱呢, 观赏什么?白骨露于野吗?
给刘盈当亲卫的二代, 年龄都在弱冠上下五六岁,正是还没有被世道磨平棱角, 十分感性的年龄。
他们手中有武器,流民不敢来犯。
但战火烧毁了本就因为徭役而荒废大半的农田, 在风调雨顺的年节, 流民也饿得眼睛发绿。
即使他们不敢来抢夺押运着粮食的韩信等人,也不愿意远远离开。他们就躲藏在根本藏不住的草丛里, 鼓着仿佛快突出来的眼珠子, 贪婪地用眼神舔舐放着粮草的马车。
好像多看几眼,他们就能看饱似的。
二代们虽然感性, 但不会蠢到把自己的后勤粮草散发给路边饥民。
如果饥民来抢,他们肯定毫不犹豫地让武器见血。
但这群饥民只是匍匐在路边时, 他们也会廉价地同情一下。
同情快死的人, 感慨这个世道的不易。
刘盈听后却笑话他们:“如果是阿兄同情他们,我相信阿兄是真的在同情,因为阿兄吃过苦, 深知这些人的不容易。你们就算了,从小没饿过肚子的人,装什么呢?对吧,阿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