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穿越重生>凤鸣朝> 第105章

第105章

  倏尔,夜风撩动了谢澜安鬓边的花蕊。
  毁誉非赞,她从不在乎,可他甜美温腻的嗓音,实在动听。
  谢澜安捻着指腹抬眉,“你究竟醉没醉?”
  胤奚一溜烟往东厢去了。
  那生怕有人反悔,一推门就钻进去的样子,让谢澜安笑了一声,心想看他明日醒来羞是不羞。
  她转身往自己屋里走,忽听东厢传出咕咚一声闷响。
  谢澜安无奈地捏捏眉心,进屋后,转过屏风吩咐束梦:“叫两个小厮去照顾一下,再……熬些醒酒汤给他喝。”
  “是。”已经在湢室备好热水与巾帨的束梦应了一声,她看向娘子的脸色,轻声询问:“不用叫护卫吗?”
  谢澜安听后一愣。
  方才胤奚再怎么缠人,她都没有想过,其实可以叫护卫来把他赶回幽篁馆一劳永逸。
  也罢,那醉猫儿一身软绵绵,看着无害,叫人把他四仰八叉地打出去,未免落个苛刻之名。
  至于表兄……他说得也没错,表兄大度能容,想来不会为这点小事计较。
  ·
  耀眼的朝光映上窗棂,胤奚在一片头疼欲裂里醒来。
  他睁开饧黏沉重的眼皮,发现自己睡在一间陌生的屋子里。
  胤奚瞬间绷紧背脊坐起身,他打量着屋宇,屈腿坐在床褥间上回忆了一会,眼里的警惕消散,变成一种不可思议的惊奇。
  真的成了?
  怎么成的……
  脑子里还含混着宿醉的昏沉,他完全记不起发生过什么。
  胤奚心有忐忑,尚不确定此间便是上房的东屋,头重脚轻地下榻。
  他趿上软舄,才推开门扉,便看见身着朱红大料绣鹤朝服的女郎,从隔壁出门,踏阶而下。
  这不是上房还能是哪里?胤奚眸底浮光跃金,在谢澜安看过来时,他抬手理好自己的衣领。
  谢澜安神清气爽地扬扬眉,“醒了?”
  和平时一样的神情,分不出喜怒。
  胤奚只迟疑了瞬息,便沉稳下来,翩翩见礼,宿醉后的妙喉没有丝毫嘶哑:“女郎要去上朝吧,如此……我稍后便去孔子巷,往谢氏五叔公家走一趟。”
  他说完颔了颔首,当得起一句姿清气朗,踅身便要回屋洗漱。
  “站着。”谢澜安淡淡开腔,瞥向故作镇定的人影。
  想当作无事发生?不知她就等着看他今早醒来的模样么?
  谢澜安压平嘴角,凌凌地走过去,“昨夜的事还记得?”
  胤奚呼吸放轻,凝着女郎的脸吞咽了一下,镇定地点点头。
  谢澜安目光挑剔地审视他,不怎么信。“那拿来吧,”她面无表情地摊开一只手,随口诈他,“昨天你答应给我的东西。”
  胤奚抬眼不确定地问:“是……我的心吗?可否容女郎暂借我一世,让衰奴好生为女郎效劳。”
  谢澜安心里不防打了个突,她千想万算,料不到他还有这样一句话。
  “你这张嘴,”她半气半笑地碾牙,“了得。”
  她拂身与他擦肩而过,头也不回往外走着说:“我赶着上朝,莫以为花言巧语蒙混得过,等回来与你算!”
  胤奚站在原地,目送她出门。他松下悬吊的心神,摸摸身上,除去后背和膝盖有些疼,没有其他事。
  胤奚又努力地回想一番,还是对醉后的事毫无头绪,猜想应是他昨夜冒撞,被女郎责打了,又罚了跪?
  但最终女郎还是让他留下了。
  胤奚眼如春水,那么,她大概并不怎么生气吧。
  *
  八月的最后一个大朝会日,百官肃穆,皇帝身边自登基以来第一次撤走了垂帘。
  龙椅居正位。
  谢澜安作为皇殿内唯一的女子,站在文臣队列之中,左右分别是她的兄长与郗氏兄弟。
  她如今明面上还是三品绣衣内史,可谁都知道,经过中秋剿叛一事,谢含灵已是鲤鱼跃龙门,更上一层楼了。
  中常侍彧良在御墀上宣读诏书,饬外党之罪,明克谨之法。而后皇帝大封功臣,会稽王护驾有功,加赐亲王封号“襄”;谢策被擢为殿中侍御史,郗符升为司隶校尉,郗歆为中书舍人,卫泽为尚书仆射,尚书令的位置则虚席以待崔膺。
  其余勤王有功者,皆官以光禄卿或中散大夫。至于六部尚书,曾效命于外戚的都革职查办,三省六部各有调动。
  王翱执笏立在文官之首,一直竖着耳朵,知道陛下将谢澜安这个首功之人的封赏留在最后,一定大有文章。
  果不其然,只听彧良最后道:“陈郡谢氏澜安珪璋颖达,机警有锋,为除后党痼弊有首策之功,任为御史中丞,钦此!”
  太极殿上臣工觑觑。
  女子御史?而且官居御史台之首!
  王翱心中一沉。
  他本以为陛下会将此女安排在两省,却不想竟然将她放到了清要的御史台。御史中丞是兰台长官,掌弹劾谏议,督察百官风行,是个办实事的位置。
  既在其位,便谋其政,她所谋的能是何事?自然就是替皇上收回分散在世家手里的权柄了。
  王翱当即出列:“陛下,老臣以为不妥!”
  “陛下,”他话音刚落,罕见盛服来上朝的荀尤敬出列,神色谨肃:“微臣有一事启奏。”
  陈勍道:“爱卿请讲。”
  荀尤敬正气洵然,不去看丞相的脸色,看了看身后姿仪闲习的谢澜安,说道:“圣上明鉴,谢含灵本是微臣的关门弟子,往昔委伺于太后,折冲于势族,皆是卧薪尝胆,司隙除奸。自春日宴以来,外界颇多揣测臣与学生断绝往来,已剔除了她的学名,臣今日上告陛下,亦昭世人——此乃无稽之谈,臣从未,从未怀疑过含灵的德操品性与忠君之心!且容老臣为学生正名!”
  他对谢澜安的态度,便决定了太学的态度,亦即影响到天下学子对她的态度。
  王翱嘴角微微抽搐,知道清流已占上风,怪只怪谢澜安这一手废外戚的计谋实在太漂亮。
  “臣谢陛下厚恩。”谢澜安目光明冽地环视殿宇,见众人再无异议,揖首谢恩。她道:“臣有本上奏,臣请归还骁骑、冘从、立射、积弩指挥之权。”
  场中文武光是听着这一连串的职称,眼皮子就直颤。
  京中一共才六大营,这个女郎一人独掌了四门,太后娘娘真是心比天地宽啊。
  陈勍沉思片刻,此事他早已知道,但有意做出君臣相谐的姿态,道:“其余三营兵权交回兵部,重新筛选分编,至于骁骑营,仍归谢中丞调动,配合中丞督察诸事。”
  谢澜安力言此举不合规矩,辞让再三,皇帝坚持,谢澜安方谢恩受纳。
  王翱乜着眼皮就看他们演。
  耳听那女子又道:“臣再奏,臣有感于前车之鉴,请陛下废去世家的给客制与府兵制。”
  此言一出,在场的世家官员不由哗然。新官上任三把火,这第一把火,到底烧到他们身上了。
  谢澜安目光清无纤尘,朗朗的声音在恢弘的宫殿回荡:“凡世家豪阀,族中多是田产万顷,庄园无数,奴婢上千,此实有碍国格。臣以为,世家应消减荫户,上品世族一氏不可过八十户,次一等不可超五十户,再次等不可过二十五户,依此类推……再减府兵,上品士族不可过五百人,次一等不可超二百五十人,再次等不可过一百五十人,依此类推……”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