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5章
却不曾想,霍大将军就在村里。
还有那小云毅,他......竟然成了太子!
大过年的,明明是喜事,他们却回不过神来。
这消息也就这两日才传过来的,一家人还没睡醒过来一般。
“唉,他们怕是要留在京城不回来了。”
张翠花轻叹一口气,猛不丁地少了那么多人,尽管他们这大房人也不少,甚至今日二房的四口人也都回来团聚了,可总感觉少点什么。
“沈昭总要回来吧?”
冯春云如今也是如梦初醒一般,怎么都没想到老三家的那一家几口人是各个身份显贵。
郡主,安定侯,太子......
这仨人并不是他们老沈家的人啊。
但是沈昭总该是他们老沈家的,还有小玥儿,可是正儿八经的沈渊的女儿。
“他肯定是要回来的,不过郡主他们厚道,怕是要等年后才送他回来。”
沈松青抽起了旱烟。
“那玥儿呢,她是咱老沈家的孩子,可也是叶家的外孙女,玥儿该不会也不回来了吧?”
赵燕想到玥儿,说实话,这么长时间不见,还挺想她的。
一家子人都沉默了。
他们感觉玥儿肯定也不会回来了,那丫头把郡主郡马当亲生父母看待,哪怕知道不是亲父母,怕是也离不开他们了。
更何况,叶家估计也不同意她回来。
“三哥不是骗子啊,不是骗子就好。”
沈兰一旁夹着菜,别人不吃她在吃。
大伯家的菜就是香,他们不知道在发什么呆,三哥三嫂就算不是三哥三嫂,可是,在老沈家住了这么久,还能忘了他们咋滴啊。
他们身份高贵,云毅还是太子,老沈家不是该高兴吗?
她以后可是太子的姑姑了。
杨启光那个大骗子,当初还想抓云毅,把他腿打断就是便宜他了,就应该立地处死!
骗子!
沈兰使劲嚼着口中的肉,仿佛那是骗子的肉,狠狠地嚼碎。
“嗐,咱们吃饭吧,不管他们住在京城还是在哪里,又不是见不到了,他们不回来,等以后咱们就去京城看他们,咋滴,你们还担心他们不认咱们这穷亲戚啊。”
沈肃看大家情绪不对,眼看着别人家都吃完年夜饭了,他们还在这里低落着,惹得几个孩子都不敢吃饭,不由得开口。
“对,沈肃说的对,他们还在村里盖了庄子呢,肯定还会回来小住的,又不是见不到,现在家里都有了马车,去哪里不是也都很方便嘛?”
沈华也跟着附和。
“孩子们想的通透,咱们这老家伙啊,就别操那么多心了,现在日子好了,哪里去不到,大哥大嫂,咱们以后有机会也到京城去转转。”
沈松明举杯,沈松青灭了烟袋,也举起了酒杯。
“说的是,咱们应该为他们高兴才对,咱们这大柳树村啊,住过一个大将军,一个郡主,还养了一个太子,说出去,不知道多少村子都羡慕呢。”
张翠花也是点点头,终于回过神来:
“是,指不定以后还会出个举人老爷,咱沈昭肯定也会出息的!”
一家人纷纷跟着附和,顿时一扫先前的沉闷气氛,欢声笑语起来。
沈松青说的是一点不错,此时的里正家里,柳大平正在给老祖宗端饺子,祖宗的牌位前放着肉和水果,很有牌面。
柳大平激动地几乎不知道要如何告慰自己祖宗了。
他爹做里正的时候,村里闹饥荒,死了不少人,而且一辈子贫苦看不到出路。
他爹临死还放不下大柳树村。
可是现在,大柳树村真的是出息了,他心心念念的霍大将军没有死,还在村里住了这么久,带着村民一起致富,让村民过上了好日子。
这村里,住过大将军住过郡主,还养了个太子,那些公主大官什么的也没少来,大柳树村现在闻名于整个大夏朝。
村里孩子们都能读书,村民们能吃饱穿暖,以后都是好日子。
“爹啊,你真不如我啊,我这辈子值了啊,等以后入土了再和你好好说道说道!”
憋了半天,柳大平只憋出了这句话。
“呸呸呸,大过年说什么入土,快来吃饭了!”
里正媳妇呸了几声,把一只烧鸡分成了两半:
“这一半留着大年初二,春梅他们一家回来再吃。”
说完就要端着放起来,柳大平过来一把夺了回来重新倒在桌子上那盘肉上面去。
“咱家现在是吃不起半只鸡吗?等春梅回来再杀就是,今天我们爷几个,就要大口喝酒大口吃肉,痛痛快快地过年!”
里正媳妇王秀萍想想也是,现在可不缺这点肉了啊,那供桌上还有不少呢。
“成,吃,今日就让你们吃个痛快。”
........
这样的事情,发生在大柳树村的每家每户。
第734章 回大柳树村
霍远带着一家人回村,是在过完元宵以后,路上行走将近一个月,回到村里已经二月中旬了。
这一次的队伍十分庞大。
足足用了六辆马车。
因为回来的不仅仅是他们一家四口,还有爷爷。
护国公主云冉带着自己的儿媳安思思以及侄女叶婧雪也跟着一起来的。
除了云毅,能来的都来了。
叶婧雪是为了纺织的事业来的,带足了资金。
都是叶家人支持的,所以,她此行带着忐忑,同样也有万千豪情和斗志。
尤其是晚晚给她了一些织布方面的图纸和一些工艺详情,很厚一摞,她看得都入迷了。
棉花织布原来并不难,那机器只要造出来,产布就容易多了,而且弄一个织布作坊,估计能雇佣不少妇人做工。
有了干劲的叶婧雪,觉得这才是自己重生的意义,仿佛也刚涅槃重生一般。
对未来充满了憧憬和希望。
“曾爷爷,快看,前面就是我们大柳树村了!”
玥儿看到家乡,兴奋的不行,脑袋伸到外面去,终于露出了甜甜的大笑脸。
霍世忠被小丫头这笑脸给感染,也要伸出头去看。
路边干活的人看到这队伍,神情一愣,随即大喜问道:
“是.....是安定侯和郡主回来吗?”
老汉激动地不知道要说什么好。
村口几个年龄大的老人依旧坐在村口唠嗑,口里也始终离不开苏晚晚一家的奇遇。
仿佛与有荣焉,一边捡着豆子一边聊,满是骄傲和自豪。
他们也看到了那车队,一个个也都是戒备起来。
等到车队到了跟前,小玥儿已经迫不及待地从马车上跳了下来,看到熟悉的人,高兴地喊:
“六爷爷,太奶奶,你们好啊,我回来啦!”
玥儿上前,还扒拉一下他们筐中的豆子。
“呀,是玥儿回来了!”
“玥儿,你跟谁一起回来的?你爹娘回了吗?”
老人们开心了,刚问出来,那边霍远和苏晚晚也下了马车。
“我们也回来了,柳六伯,又出来挑豆子了?”
苏晚晚走了过去,霍远赶紧扶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