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8章

  霍向西疯癫一般看着沈渊,似乎在激怒他。
  “逼着我以绝后患?呵,那我就让二伯看看,到底鹿死谁手,你可得给我活着看到最后。”
  沈渊才不会被轻易激怒。
  霍向西不能死,那幕后人也绝对不会成功。
  在外头来看,霍向西已经认罪自杀。
  但是霍向西却是指认幕后人的重要人证。
  他还要搞清楚霍向西到底为何那么维护幕后人。
  他和陛下已经有了防备,那幕后人只会以为他们放松了下来,不知道他们的存在。
  现在,他们由明转暗,双方都在暗处,他们的胜算更大。
  “务必要看好他,这段时间我就不会过来了,以免被人发现,你们也小心谨慎,尽量不要出去,吃食有人送来。”
  沈渊决定以后都不会再来,只等事情尘埃落定,他再带着霍向西回京认罪。
  出了地牢,他又去了许县令那里。
  许怀远没有一直坐镇铁矿山,毕竟衙门的事情也很多,现在是姜顺被派去镇守。
  铁矿山的人已经被清空,只留了兵器和粮食。
  陛下已经下了命令,兵器一部分充盈魏元雄这边的兵力,一部分先暂存铁矿山。
  至于粮食,全部送往南部受灾严重的地方。
  许怀远正在安排这些事情,还有那些叛贼中有很多无辜百姓被逼做了叛贼,上头的旨意全部用于劳役。
  劳役三年后才能返乡。
  安排徭役也是一件大事,正好通许县最近大兴水利和修路,一部分就留在了通许县,还有一部分交给其他州府。
  “郡马来了,快请。”
  许怀远从桌案中直接起身,手中拿着的正是劳役名单。
  他也正有事想要问郡马,没想到郡马正好来了。
  等二人坐下,他就先问了:
  “郡马,不知道朝廷何时会派人来接手矿山?如今府衙人手不足,眼看着又要秋收,正是推广农作物关键时期,这可耽误不得。”
  他有些焦头烂额的。
  沈渊勾唇,看向了桌子上的名单。
  他也正是为此事而来。
  “这些劳役还没被其他州府接走吧?”
  他这么一问,许怀远愣住了,一拍脑门:
  “瞧我都忙糊涂了!这些都是挑选出来的普通百姓,当初也是被逼着上了贼船,但是毕竟也是叛贼,陛下仁慈,只让他们参加三年徭役。”
  沈渊点头:
  “嗯,秋收在即,就让他们参与秋收吧,正好我那里地多,到时多派些人去帮忙。”
  他们家今年种的都是红薯玉米,梯田里也都是玉米。
  这玉米红薯产量虽然高,但是收起来还真不容易。
  玉米收完还要扒皮,最后剥籽儿晾晒,着实麻烦。
  正好让这些徭役去帮帮忙,也不为过。
  “成,到时我派人过去,我这就写信给其他郡,让他们秋收后再来接人。”
  许怀远放下一桩心事,又和沈渊探讨了一番此次叛乱之事。
  许怀远是个聪明人,他似乎猜到了什么。
  说着说着又感叹起霍家的结局,想起老爷子的英勇,又说起霍大将军的威名。
  沈渊只是淡笑应过,也不多说。
  看时间差不多,他才离开县衙,去接了沈昭。
  沈昭许久没见到大哥,看到大哥完好无恙这才放心。
  “大哥,我在书院听到了京城那边的事情,你和嫂子其实并没有离开通许县,是去铁矿山了吧?”
  马车上只有兄弟二人,沈昭也不客气地问了出来。
  当得知他们那边大新山脉上有做贼人私挖铁矿,还有人叛乱,他就知道一定是大哥做的。
  听闻过程十分凶险,他也是忍不住担忧,害怕大哥和嫂子受伤。
  沈昭向来聪明,能猜到这个,沈渊一点都不奇怪:
  “别担心,我们都没事。”
  知道他是担心,沈渊回应了一句。
  沈昭没有说话。
  大哥在前面赶马车,他就坐在他的后面,靠在车棚处,静静地盯着他的背影看。
  他很小还不记事的时候,大哥就离开了家。
  对大哥,他是一直没有任何印象的。
  但是,他从小就知道,自己还有个大哥,他上了战场,肯定是个顶天立地的男人。
  第583章 姑姑要在县城租铺子
  后来,大哥回来了,完全符合他对大哥的一切幻想。
  而且,大哥对他特别好。
  再后来他们认识了来自异世的大嫂。
  一切幸福到他觉得像是梦一样。
  明明是异世的大嫂竟然还是护国公主的女儿,更让他啧啧称奇。
  沈昭思绪飘飞,嘴角勾笑。
  不管如何,他和大嫂永远是自己大哥大嫂。
  沈渊察觉到沈昭在盯着他,他没有回头。
  沈昭一直聪慧,以前或许不觉得,但是发生了这么多事情,他觉得他一定是察觉到了什么。
  但是他一直也不问,他自然也没主动说。
  不管他是沈渊还是霍远,这个弟弟,他也认了。
  路过镇上的时候,沈渊拐去打铁铺拿了前几日定做的农具。
  他家的地太多,农具不够用。
  而且这次主要做的是剥玉米粒的手摇脱粒机。
  那么多玉米,想要脱粒,全靠人力手剥,太难了。
  卢师傅看到沈渊简直像是看到了亲人。
  铁矿山的事情出来之后,他感觉自己逃过了一劫,生生吓的一夜没睡着。
  这件事他和沈渊夫妻说过啊,仿佛就有了倾诉对象,看到沈渊就要感叹一遍:
  “沈东家,我这小命也算是保住了,还好当初没有贪财,做人真是还要脚踏实地才好,每每想起,我都觉得后背要出一身冷汗。”
  这些话卢师傅真是念叨好久了,念叨的两个徒弟耳朵都起茧子了。
  逢人就想说,说说自己当初多么英明。
  “卢师傅不为财帛所动,实在令人佩服。”
  沈渊也附和一句。
  卢师傅嘿嘿笑了一声,他觉得是自己有福。
  一边招呼着两个徒弟去抬农具,一边又道:
  “我也差点心动了,真是大难不死,听说县城那几个师傅,死了两个呢,活着回来的成了皮包骨,而且他们要改行,再也不做打铁的生意了,这估计是被吓的。”
  他一阵咂舌,他们都改行了,县城就剩了一家打铁铺,眼看着秋收做农具的多,他这边的生意是蒸蒸日上。
  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啊,这阵子他没少去祖上上香,谢祖上保佑。
  把沈渊要的农具都给搬上了马车,沈渊也没听他多唠叨,赶紧带着沈昭离开了。
  再待下去,他耳朵也要磨出茧子了。
  苏晚晚在家没多久,姑姑和表弟王宝林就来了。
  他们也是来送银子的,同时购买一些粉条。
  他们也不是空手来的,带来了两盒糕点,一看就是在县里买的。
  “晚晚,我见县城里这家糕点卖的特别好,买来给你尝尝。”
  姑姑沈欣如满脸笑容,王宝林看表哥不在家,有些拘束,为了避嫌,他没有进屋,就在院子里,看到有柴没劈,直接拿起斧头干起活来。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