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
“对啊,那怎么能行,这么多年了,咱们一家人就没有分开过!”
叶沐非吹胡子瞪眼的。
“那三弟也不回来了?”
老大看老爹如此生气,小心翼翼的问道。
“他还回来屁,他娘都不回来了,他回来干什么,总不能让他娘一个人丢那里!”
叶沐非咬牙切齿,二房这一家可以啊,这是要抛弃他们大房的节奏。
“那雪儿妹子也不回来了?”
二儿媳声音更小,雪儿可是去北昌府很久了,小半年了啊,总不能过年都不回来。
“她也不回了,她是她二婶带大的,跟她二婶感情最深,这次又是她找到的小玥儿,怎么着也得陪着她二婶。”
叶沐非的神色总算缓和了下来。
众人:......
深深的无力感。
“爹,那你进宫干什么?”
老大壮着胆子问。
“我找陛下请休去!”
叶沐非直接大踏步而去,一众人面面面相觑。
“爹要休假?”
老二叶沐风一脸震惊。
他爹自从回京后,那可是兢兢业业,从来没有休过假的。
“爹这要干什么啊?这是也要去北昌府吗?”
老大媳妇想到这个,众人一听,立马瞪大了眼睛。
完了,爹也要抛弃他们了。
老二这时却是眼睛一亮,扯着自己媳妇的袖子道:
“走,咱回去收拾东西去,咱和爹一起去!”
老大也是眼睛一亮,立马也看向了自己媳妇:
“咱们也收拾收拾?”
老大媳妇看了自己男人一眼,嘴角抿了抿,最终回应道:
“咱......能走吗?”
老二猛然一转身,轻轻拍了拍大哥的肩膀:
“大哥,你不能去,咱们都走了,咱们镇国公府咋办?你可是未来的国公爷,更何况接近年关,你很忙吧?”
大哥不像他没有实权,他不仅是未来的国公爷,还是有实权的。
大哥行武,回京后就被陛下委以重任,担任京卫营都督一职,接近年关,这可是大事,谁都能走,就他走不了。
至于他,就好说多了,他就是个皇宫守门的,那么多守门人呢,都是富家子弟在混日子,少了他一个也无妨。
他这句话让老大叶行远直接浇了个透心凉。
是啊,陛下信任他,才委以重任,这个关头,他怎能走?
如果他也走了,留陛下一人在京中,他这也心难安啊。
陛下是二婶的侄子,跟他也算是亲戚关系,他以前还在家中住过一段时间,也算是自小的情谊。
虽然已经登基三年,朝中也大稳,谁又知道会不会有意外发生呢。
更何况,他是家中长子,他也得肩负起这个家的责任。
老二不怕死地又在大哥肩膀上拍了两下,一脸的幸灾乐祸,幸好他不是长子啊。
看得叶行远一脚踹了过去,直接踹到了他的屁股上。
“哎呦,大哥,你......”
“你”了半天,叶行风也是敢怒不敢言。
他大哥打起他来,可是真打,从小到大,他可没少挨揍。
不过看大哥吃瘪,他还是挺高兴的。
“去和三弟妹说一声,她若是去,就和你们一起,路上照顾好爹,到了那边安顿下来,记得写信回来。”
叶行远无奈吩咐了一句,一脸哇凉地转身离开。
老大媳妇也是一脸无奈,不过她也知道夫君这也是没办法,但是无妨,她和孩子会陪着夫君留在京城的。
老二媳妇把自己夫君扶了起来,也不心疼他。
她知道大哥有分寸,肯定不会踢疼的。
“我先去三弟妹那里一趟,夫君回去收拾东西,把咱那里的好东西都拿一些,给小玥儿送去。”
第444章 霍老爷子的恩情
叶行风立马高兴了,拉着媳妇的手,点头道:
“嘿嘿,我知道,大哥这是羡慕我。你赶紧去,我回去收拾。”
镇国公叶沐非已经向陛下说明了实情,听到姑姑认了干女儿,而且那个人竟然就是前阵子名声大噪的苏晚晚,他也是惊呆了。
上次说找到了霓裳表姐的女儿,他也没多问,只是让姑姑带了很多礼过去。
没想到霓裳表姐的女儿如今的娘亲是苏晚晚。
苏晚晚他可是记得很清楚,发现了红薯玉米这些作物,还发明了很多农具。
他还赏赐了黄马甲和题字,后来她的功劳越来越大,他也赏赐了一些银两和土地,甚至封了县主。
苏晚晚的功绩他心里清楚的很,只不过如今财政匮乏,他给的有限。
他是想着等新作物推广开,以她的功劳封个女司农做做也没人能说出什么不对。
没想到还没等到红薯玉米推广,她竟是成了姑姑的女儿,而她养的女儿竟然是霓裳表姐的女儿。
这关系,说起来,他和她也成了表兄妹。
这件事实在神奇,比话本子都精彩。
云玄朔觉得他能有今天,姑姑一家真是帮了大忙了,甚至觉得将来大夏国的繁荣昌盛也不在话下。
“叶大伯,你的请休朕准了,代朕向姑姑问好,朕会准备礼物,明日一早送到府上,代朕送给晚晚妹妹和小玥儿他们。”
云玄朔大手一挥,准了这个折子。
“陛下,臣不在朝中,陛下还需多加注意,司马大人如今年迈,身体也是一日不如一日,就怕有朝一日,他管控不住霍家人,务必要密切注意霍家的情况。”
叶沐非其实就算走,也不太安心。
霍老爷子虽然上交了兵权,可是霍家三代元老,积累了多少战功?
霍老爷子清流,可是底下的霍家人呢?
一下子从位高权重,变成了普通官员,定然会有人不甘心。
霍老爷子若是还在世,还能震慑他们。
若是霍老爷子不在了呢?
更何况,霍家子孙在边关势力不小,没有兵权又算得了什么,若真是振臂高呼,也不是没有起事的可能。
云玄朔眸子微沉,想到霍老爷子,也是忍不住扶了扶额头。
“朕知道,可是当初霍大司马迎朕登基为帝,是朕的恩人,若不然这天下早已经不是云家的天下,而成了霍家的。”
他这话是一点都不假。
当初皇室死伤无数,霍家不仅有兵权又得民心,若是当初就顺势而为,指不定坐拥天下的早就是霍家。
可是霍老爷子没那么干,主动迎接他回京,亲自扶持他上位。
事实上,连同他在内,霍司马已经扶持了三位帝王。
他知道,霍老爷子是念着曾祖父当初对他的那一点恩情,不肯做忘恩负义的小人。
当然,他也是接受了霍老爷子的一番考验的,霍老爷子说他心性纯良,但是狠劲儿不够,可做帝王的话,也算是百姓之福。
到今天,他仍然忘不了那天。
在一天前,他还是在村里捡柴的小少年,一天后,他就成了即将登基的帝王。
当时多少大臣反对,甚至还有怀疑他身份的。
毕竟他年龄小,又生活在民间,能证明身份的只有一个玉佩和一个老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