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白绍觉得沈渊夫妻就是他的贵人。
如今他靠着卤肉和大盘鸡,酒楼生意越做越大,已经把酒楼往南方开拓了。
苏晚晚这边很快,先凉拌了一盆腐竹,那边油炸腐竹已经弄好。
她直接开炒。
这清炒腐竹用菜籽油也是最香的,而且腐竹本来就熟了,只随便炒一下就可以出锅,几乎用不了三分钟。
等这两道腐竹菜弄好,就可以开席了,大厨继续炒热菜,一道一道上菜便可。
【图片】
凉拌腐竹
第348章 吃大席
今日对大柳树村来说,简直是比过年还热闹。
中午的宴席可让村里人开了眼了,有些老人活了一辈子都没吃过这么丰盛的菜。
他们都觉得自己那点贺礼吃这样的席面,太脸红了。
那肉菜一道一道的上,他们有的甚至都没听过菜名字,更甭说吃了。
不说孩子们了,就是有些老人看着这一桌子丰盛的席面,也忍不住热泪盈眶。
一只脚都踩到棺材了,竟然还能吃到这样的席面,这辈子也值得了。
等菜上的差不多了,沈渊就宣布开席了。
最主桌自然是县令和沈渊他们。
县令大人也没再发表什么讲话,面对这么多好菜,他也想吃啊,直接就开动。
瞬间,一排排的席面上,只听到咀嚼声。
众人许是都忙着吃呢,都没人说话。
只有筷子夹菜,仿佛风云残涌。
也不怪他们没有餐桌礼仪,实在是饭菜太好吃了,他们若是动作慢点,怕是都会少吃一口。
主位上,许怀远等人也一吃不吱声,直到吃了半饱了,林文月才一脸兴奋。
“这腐竹太好吃了,我娘也一定喜欢吃,晚晚姐,我想带回去一些,你放心,我掏银子的!”
她一边吃一边说。
叶婧雪倒是斯文,小口吃着,没有吭声。
许怀远看了一眼那林文月,眼看着她又要夹走最后一块腐竹,许怀远的筷子刚抬起来又放了回去。
林文月毫不客气地夹走了最后一块,还不忘和他说了一声“谢谢”。
苏晚晚轻笑:
“不够吃还有,别急,对了,白公子,今日若不急的话,晚上留下请你吃锅子,我还有生意要和你谈。”
苏晚晚想到火锅,立马出口挽留。
白绍本来急着回去把酒楼都上一道这湿腐竹的菜,打算宴席结束就回的,听到嫂子说有生意谈,还吃什么锅子,眼睛一下子就亮了。
左右大厨和一个管事的今天也来了,就让他们先回去准备也行,他留下!
“成,嫂子这么说,就算急今天也得留下。”
白绍忙不迭答应。
“什么锅子,我也要吃,我也要留下来!”
林文月立马开口,这什么锅子她不知道,但是晚晚姐弄出的东西,大多都是她没吃过的,她要留下来吃。
“叶姐姐,你也留下吧,咱们厚脸皮再蹭一顿。”
自己留下还不行,还喊着叶婧雪一起留下。
叶婧雪自然是乐意的。
她还想多和小玥儿待会儿呢。
许怀远很想说自己也想留下来,可是想想自己的身份,还有县里的公务,还是算了。
他可不能跟林文月一样,不懂规矩。
几个人聊了起来,外面的村民们吃的差不多了,也都开始聊起来。
一个个都是对今日的菜念念不忘,甚至有人说可以去亲戚家炫耀一番了。
说着说着,又说起今年的收入。
今年这玉米和红薯他们卖了不少钱,几乎是以前年份七八年赚的钱了,一下子底气十足。
一个个充满着对未来生活的憧憬和向往。
现在村里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人在做工,有的家庭有两三个人在做工,不是在作坊,就是在农业办。
日子越来越有盼头,他们对沈渊夫妇只有感激。
等宴会结束,村民们也是自发帮忙收拾,正好第一班的工人也该下班了,第二班的去顶上。
不过第一班的工人也没有立马走,他们都熟练了,自发留下来教第二班的工人如何操作。
苏晚晚一看,这些人还真是淳朴。
这样也好,自己也不用去教了,先去准备了一些油和腐竹送给许怀远,让他带回去给老夫人和多多吃。
老夫人病后,小多多也生病了,所以今日就没来。
许怀远也没有推辞,带着人离开。
白绍等人要留下来,看苏晚晚这会儿没事,立马就说了菜籽油的事情,只是可惜,苏晚晚这边也没多少,只匀了两大桶给他。
她的菜籽都种到梯田里去了,只等明年了。
而且赵大人见识了菜籽的出油量,又从她那里薅走了不少种子,也种到荒地里去了,明年也能大面积推广。
白绍也不嫌少,兴冲冲地掏银子。
不仅有这两桶菜籽油的钱,还有两道菜谱的钱。
这些处理之后,他就找沈渊拉货了。
这些湿腐竹,放在冰窖里也能放几天,他先拿了一些让管家带回去,就先在北昌府的酒楼里开卖。
管家也爱上了这腐竹,信心满满地带着人先回酒楼了,务必要在今天晚上就上这新菜品!
湿腐竹的价格和干腐竹自然也不一样,因为湿腐竹重量要重一些,但又胜在新鲜,苏晚晚就按略低于干腐竹的价格结算。
腐竹价格,苏晚晚也是算了各种成本最后才确定的。
当然在县城她也去看了各种干菜的价格,比如木耳和干蘑菇,参考一下。
腐竹也算是干菜,但是木耳和干蘑菇量少,都是百姓们在大山采摘,再晒干去卖,卖的自然很贵。
她这腐竹不需要那么贵,按成本加上30%来计算,算下来,价格差不多是干木耳的三分之一。
这是上等腐竹的价格,后来那些不太劲道的腐竹,价格再下降一成,也就妥当了。
她没有弄那种物以稀为贵的思想,毕竟这腐竹她以后是要走量的,也不算是稀缺产品,自然不会卖太高价。
商人收走后肯定还会提价再卖出,最后到消费者手中,价格也不算便宜。
沈渊也同意她的定价。
等把白家要的湿腐竹都装上马车,天也昏黄了。
苏晚晚在家都把晚上的菜品准备好了,看时间差不多,她又跑到了作坊。
此时,所有腐竹都入火炕了,满满的一屋子一排排的,看着十分喜人。
外面的大锅里面也没了浓稠的豆浆,都被沾到腐竹上去了。
苏晚晚教他们清洗大锅,可以把中间的隔板一个个都抽出来,锅底一定要洗干净,众人发现无论是隔板上还是锅底,都有一层层的锅巴。
也就是豆浆的沉淀物,死死地附着隔板。
捏腐竹的工人手中有铁制的三角板,一端如刀片一般锋利,可以用三角板把这层锅巴给刮下来。
这锅巴还挺厚,有点像豆干那样,又比豆干要薄一点。
这可是好东西,炒菜干什么都可以,下锅子也行,苏晚晚吩咐让装了起来,准备带回去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