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而且这么多红薯卖给官府能卖不少钱,还免税,卖了钱都是自己的。
娘咧,真是不敢想啊。
等沈渊准备挖第三棵的时候,赵庆海拦着他,不让他再挖了。
多长十天,指不定又能长大不少呢。
更何况这么多了,还不够吃嘛。
“嫂子,这红薯能做菜吗?都能怎么吃?”
林文月好奇,若是能做菜就太好了,不过听说是粮食来着。
“你说做菜,还真能做一道,叫拔丝地瓜,但是这红薯可以磨成红薯粉,能做出粉条来,粉条又能做出很多美味。”
苏晚晚也没藏着掖着,当初让大伯娘家做水磨,如果真的只为了磨面粉,收入太低,一些人宁愿多费力气去拉磨,怕是也不舍得掏钱去磨面粉。
但是可以稍微改造一下,做红薯粉条,这可是经济产业。
说起这个,她还真的想吃酸辣粉了。
不过,很快了,粉会有的,辣椒也会有的。
“那可太好了,若是嫂子以后做出那个粉条,我白家第一个来收购。”
白绍是个精明的商人,以前他没有见过的东西是绝对不会开这个口的,但是不知为何,看到这种高产作物,他愿意相信。
其他村民此刻也是议论纷纷,各个是激动异常,谈论声都压住了那算盘的声音。
好大一会儿,那小徒弟终于算好了。
“师傅,这一亩大约能产八石,按照第一棵那个产量算的,结果只能更多。”
毕竟第二棵的重量就明显超过了第一棵啊。
众人:.......
赵庆海更是好半天没回神。
“你说....多....多多少?”
他的话都有点结巴了。
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
他这么一问,弄得那徒弟都对自己算的结果有些怀疑了。
可是,棵数有,一棵的重量也有,应该不会算错啊。
“八.....八八石.......”
苏晚晚不知道古代这重量是咋算的,但是却听沈渊说过,正常年份一亩小麦能收获1.2石就算高的了,一般只有一石。
今年干旱,小麦一亩地才有正常的三分之一收成。
想想当初自家地里收的小麦,她大约换算了一下,一石四十公斤左右。
她只知道在历史上,各个朝代的计量也都不一样,这里不是历史,就按四十公斤算。
八石就是320公斤。
这里的一亩地是后世的半亩地,她记得以前爷奶种的红薯,一亩地都能收1000公斤甚至更多,半亩地也大约有500公斤。
当然,品种不同,产量也是不一样的,在古代这一亩地能产320公斤,不怪众人惊叹。
毕竟小麦种的好的话,才能有40公斤呢。
320对上40,这简直是绝对的碾压。
“八石啊,这也太厉害了。”
“对呀,这还是保守估计,还能长呢。”
“那岂不是正式成熟,得能收十石!”
“十石肯定不是问题,指不定更多啊。”
.........
众人议论纷纷。
赵庆海更是激动地差点喜极而泣。
“不挖了,不挖了,走,我也去你家,吃红薯。”
赵庆海直接夺过了沈渊手中的锄头,让人给送回去,兴冲冲地跟着要去沈渊家里。
第265章 带客人参观作坊
众人也想跟啊,他们很多人都没吃过这个红薯,可是奈何不敢。
赵庆海虽然现在生活在他们大柳树村,到底还是个当官的呢,还有另外两个公子,也看就是身份不菲。
柳大平来的有点迟,不过他已经听到了结果,跑的气喘吁吁。
看地头的人还没散,立马吆喝了几句:
“沈渊家这片地种的早,所以成熟的也早,。我知道大家最近都难,很多人家的粮食已经快见底了,但是现在山上的野菜都长出来了。”
“大家自己克服一下,实在不行就到其他家借一下粮食,不多久就是秋收了,咱们自己也种的有红薯,这么高的产量,能卖不少钱,能买不少粮食。”
“所以,不要为了口吃的,做出什么丢人现眼的事情,谁也别想打这些红薯的主意,你们也看到了,赵大人对这些宝贵着呢,自己都不舍得挖一颗。”
“若是被农业司的人发现你们敢偷红薯,我柳大平也保不住你们!”
柳大平虽然信任村里的人,可也难不保会有人按捺不住,生了别样的心思。
毕竟这红薯,挖一颗,能吃好几顿呢。
“里正放心,我们知道的。”
“对呀,我们自己也种的有红薯,就算没粮了,我们多跑几次山里。”
“里正叔,我家没粮了,能去你家借点吧,等秋收后就还。”
.......
还真有人借粮了。
柳大平欣然同意,先前在捞鱼的时候,他就说过,谁借粮,但凡家里有一定借。
只要不是偷奸耍滑的,作为里正,他能帮都要帮。
沈渊他们自然不知道立正还这么警告了众人,他和晚晚倒是不怕别人来偷,毕竟农业司建造农业办的地方离那块沙土地就不远。
这时候在盖房子的还有县里派来的衙役,只有几个村民,他们盖房子的时候,远远的就能看到红薯地。
唯一有可能会偷红薯的,除了贺二柱,他想不到别人。
至于贺二柱嘛,不怕他偷,就怕他不来偷。
一行人走在田埂上,远远的望到远处一片植物似乎跟玉米不太一样,虽然也是绿色杆子,可是长得没玉米高大。
还有一些是低矮的,像是趴在土地上一样。
苏晚晚一一解释,一片是油菜,一片是花生。
但是他们也不知道是什么。
苏晚晚决定回去为他们炸一盘花生米,就说是种子没种完留下的。
菜籽油还是先不用了,太打眼,等菜籽真正收获了并且榨出油来,再明目张胆的用。
“这油菜啊,等种出来才知道要做什么,但是我觉得对你们一定很有用,就允许我卖个关子吧。”
酒楼那可不是用油最多的地方。
到时让二伯家给白家酒楼供应菜籽油花生油,多大一个客户啊。
“而且,这菜籽开花的时候会很美,两位公子若是有兴趣,再过一个月可以来看看。”
这么大片黄色的油菜花,想想都觉得美。
“那敢情好,我一定来。”
赵庆海也是眯着眼睛看了看那油菜籽,这沈夫人,还打起哑谜了,这油菜到底有哈用,她也没告诉他。
只是说不是粮食,但是嫩尖儿能做菜,还挺鲜呢。
既然是菜,为啥要种这么多。
苏晚晚掐了一把油菜尖,嫩嫩的,这可是一把好菜。
赵庆海还觉得可惜,可是,不是粮食,既然是菜,该吃就吃吧,这么多地呢,就算留种也有不少了。
更何况,他也想吃啊,那嫩芽,真的挺香的。
苏晚晚回去做饭,让沈渊带着白绍又跑去作坊看了看,作坊已经接近尾声,二人是打算秋收后再开工的。
看着那么大的作坊,而且都是他没见识过的,白绍对这腐竹也感兴趣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