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娘,我不娶了,孩子们也都大了,我自己带着她们过。”
  他目光决然,看得张翠花更是一阵心疼。
  还想说什么,却被苏晚晚给拉住了。
  “大伯娘,你看看我给你们带了什么。”
  苏晚晚拉着张翠花走到背篓那边。
  张翠花果然不再提那些事,看向了背篓,就连沈肃也蹲了过去。
  “这是......”
  黄色的面粉,透着一股特殊的香味。
  “这就是玉米面啊,我们那里还留了些没种,前几日就让沈渊去磨成了面粉,这一袋子是细面,这一袋子是粗面,粗面熬糊糊喝,细面可以掺点白面做窝头或者面条。”
  张翠花抓了一点粗面,粗粗的颗粒依稀还能看得出是玉米粒被磨碎了的样子。
  “这可都是好东西,晚晚,你们自己留着吃,怎么送来这么多。”
  张翠花有些局促。
  沈渊家的真是什么好东西都往这边送,她总觉得亏欠。
  “拿着吧,这离秋收还有一个多月呢,家里孩子们多,别不舍得吃。”
  苏晚晚自然不会再拿回去,张翠花无奈收下了。
  “也没那么久,红薯种得早,怕是再有二十天就能收获了吧,咱们村的人现在可都等着呢。”
  张翠花想到地里的红薯,也是心情放松了下来。
  “嗯,等红薯收了,再到秋收,这灾难才算真正地过去,对了,丰年和大桃两个孩子都好了吧?怎么没见他们?”
  苏晚晚瞅了一圈,没看到孩子们。
  “好了,多亏了你那药,可真管用,丰收带着他们上山挖菜了,山上不缺水,最近这野菜蘑菇什么的都长了出来,有了这些,其他地方的人也总能熬过去。”
  张翠花说到这里,立马进了厨房,拎出来一袋东西放到背篓里。
  “这是晒干的蘑菇,你拿回去吃。”
  苏晚晚也没客气,家里忙,沈渊要去作坊,她和孩子们有时候去挖些草料,都是在山脚下,可没时间上山。
  蘑菇可是好东西。
  “大伯娘,那我可不客气了,拿走了,这瘟疫还没完全过去,还是要小心一些,院子里各处还是要消蚊虫。”
  苏晚晚交待一句,就要走,刚走到门口才想起今天还有正事,又拐了回来。
  “你瞧我这记性,我这次来还有一件事要和大伯娘商量呢。”
  正欲要离开的沈肃也返回,他也好奇嫂子还有什么事情要说呢。
  张翠花直接搬了个凳子过来,一行人坐了下来。
  “我去磨那玉米面粉,发现咱们这石磨磨面真是太慢了,又费劲,就算借牛去磨面,也得花两个铜板,磨一遍又一遍,好几遍才能磨出来,费时又费力。”
  张翠花还以为什么事儿,听她这么一说,也是笑道:
  “那咱们祖祖辈辈都是这样磨面粉的,有些不舍得用牛的,还靠人力去推呢,是慢了些。”
  苏晚晚也不废话,直接道:
  “我这些日子琢磨出一个省劲的方法,跟水车的原理相同,叫做水磨,不用牛,也不用人推,简单省事。”
  苏晚晚并没有拿图纸,简单地介绍了一下水磨的原理。
  水轮不用做的跟水车那么大,稍微小一些,可以自己上山找木材,只需买一个石磨,再做一些其他配件,投资也不算大。
  她算了下来,不到二两银子。
  当然,对很多农户家来说,二两银子也是天大的数目。
  “嫂子,你这脑子怎么长的,这也能想得出来?那以后磨面岂不是简单多了?”
  沈肃震惊,感觉自己就是个憨憨,嫂子都能想出水车那玩意,这原理跟水车也差不多,他们怎么就没想过要利用水车一样的原理去做其他用途呢。
  张翠花也是一愣一愣的,只是她不明白,这件事不应该去找里正说吗?
  做个水磨,这可是方便全村的事情。
  苏晚晚若知道她的想法,也会感叹一句朴实。
  竟然都没想过利用这个做生意,要贡献给村里。
  倒是一旁沉默的沈衡忽然明白了什么,看了过来:
  “弟妹的意思是要自己做这个水磨?”
  【图片】
  《天工开物》水磨图
  第244章 狗改不了吃屎
  张翠花这才明白过了,沈肃也是眼睛一亮:
  “对啊,渊哥家做了水磨,其他人来磨面,也收铜板,这不就赚钱了?嫂子,你只管吩咐,需要我们帮什么忙,我们一定尽力。”
  苏晚晚:......
  这一群家伙,我若自己做,还用得着来找你们商量。
  “沈肃你先别激动,我和你哥还要开作坊太忙,是做不了这门生意的,我今日来,是想让你们去做。”
  张翠花和两个儿子同时愣住了,那神情微震的样子,如出一辙。
  “啥?晚晚,你说让我们做?”
  张翠花最先反应过来。
  他们虽然是农户不懂生意,可是却深知那石磨磨面多么难,几十斤粮食一天都磨不完。
  磨点面粉,那可不是用一天牛的,得好几天,事后还要过筛啥的,忒得麻烦。
  若是有人能帮忙磨面,还很快,出几个铜板,他们也乐意去磨面,左右用就也得花好些铜板。
  别小瞧那些铜板,农户人家总要吃粮食,都得一斤一斤地去磨,若是再拉动邻村一起过来磨,这生意绝对能做。
  “只是前期投入我和沈渊算了一下,大约需要二两银子,而且地点我们也已经选好,就在紧挨着下游那个村的边缘,那边一个小河沟,有点坡度,水流很急。”
  苏晚晚说的很清楚,二两银子虽然很多,一次投入,可以长期使用,不出三个月就能赚回成本,以后就是净赚了。
  沈肃有点激动:
  “嫂子,你说真的,位置都看好了,可是,我们怎么能凭白用你们的........”
  张翠花也是有点哽咽。
  “沈肃说的对,晚晚,我知道你们是帮衬我们,可是.......”
  苏晚晚阻止了他们说话。
  “大伯娘,别可是了,我们也不是让白用的,这样吧,第一年的收入分给我们一些,不多,两成就行,莫不是你们嫌多?”
  这也是她和沈渊商量过的。
  自家亲人和别人自然是不一样的。
  更何况这水磨很快就会有其他人效仿。
  不像是陶瓷和木柜什么的,还需要不断地推陈出新,她也要跟进。
  收一点只是让大伯他们安心,跟二伯家的炼油坊一样,谁也说不出什么。
  “嗐,你说什么呢?我们怎么会嫌多,还嫌给的不够呢,晚晚啊,大伯娘不多说了,谢谢你和沈渊,等今天你大伯他们回来,我通知他们一声,尽快都给弄上,眼看着这剩一个多月就秋收了,到时正好派上用场。”
  张翠花拉着苏晚晚的手,心中感激不已。
  他们老沈家一定是前辈子做善事太多,这辈子送来一个这么好的媳妇。
  沈肃也是高兴,立马道谢:
  “谢谢渊哥和嫂子,娘,到时就让二哥去做,我和大哥到嫂子家作坊帮工。”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