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她可没那么娇弱。
  “不累,给你们送些水过来,渴了吧,快来喝一口。”
  苏晚晚从一旁拿出了一个碗,哦,除了葫芦水瓢,她还偷偷拿了个碗。
  她怕沈渊有洁癖,不和别人用一个瓢。
  其实村里的汉子哪里讲究那么多,很多都是拿了瓢,你喝一口我喝一口的。
  不过沈渊看到那碗,也是喜滋滋,看着媳妇白嫩的小手从那盆里舀了一大碗水出来,立马接过。
  “媳妇,你坐这儿,一会儿让他们自己来舀水。”
  沈渊说着,便端着碗咕咚咕咚喝了个干净。
  嗯,真甜!
  沈昭带着两个小的已经跑去地头看热闹了,苏晚晚怕他没解渴,又给他舀了一碗。
  沈渊直接喝了三大碗才罢休。
  喝完之后,感觉浑身充满了力量,这才招呼其他人过来喝。
  一群汉子早就好奇了,只是离得远看不清,他们也不好意思上前,听到沈渊招呼,这才呼啦啦跑了过来。
  “呀,这是嫂子啊。”
  “渊哥,嫂子这要成咱村里最俊的媳妇了。”
  “渊哥,你可真有福气啊。”
  “嫂子好......”
  “嫂子这是天上的仙女吧?”
  “我现在去县城官媒,能不能也领回来这么漂亮一个媳妇?”
  .......
  众人七嘴八舌。
  苏晚晚礼貌地笑了笑,落落大方。
  看得众人更是一阵吃味。
  沈渊怎么这么好运啊。
  不对啊,沈渊不是不行吗?
  还能找这么好一个媳妇。
  唉,可怜了这嫂子。
  从赞叹忽然变成了同情,只用了不到五秒钟。
  苏晚晚一脸懵逼,怎么感觉他们的态度忽然不对了。
  这是在同情自己?
  她不解地看向了沈渊。
  沈渊似乎想到了什么,脸瞬间黑了。
  “赶紧喝,还喝不喝了,不喝就去干活。”
  呵斥了一声,几个小伙立马排着队就着葫芦瓢喝水。
  还真跟苏晚晚想的一样,就用那两个水瓢,谁也不嫌弃谁。
  “绿豆水,还放了糖,嫂子可真好。”
  “谢谢嫂子!”
  ......
  现在粮食金贵,绿豆虽然是豆,也是吃食,更不论还放了糖。
  沈渊两口子可真大方。
  他们可是还拿了工钱的,就是不来送水,也是应该的。
  众人不由得感激,喝了水,也不耽误小两口说话,立马跑去继续干活。
  最后沈肃他们才过来。
  三兄弟都来了,他们是见过的,自然不必客气,直接拿了水瓢舀水就喝。
  沈肃刚才已经听到那些人谈论渊哥不行,可惜了嫂子之类的话,张了张口想要说什么,最终也没说。
  行不行的,等洞房了,嫂子自然知道。
  嘿嘿,那天和渊哥一块河里洗澡,他可是见了的。
  渊哥若不行,这天下就没真男人了。
  还同情嫂子,嫂子的幸福,在以后咧。
  苏晚晚愈发的莫名其妙,她怎么看沈肃也有点不正常。
  他的表情又跟其他男人不一样。
  不过她也没多想,笑道:
  “大哥你们中午去家里吃饭吧,我多做一点。”
  左右多放一点面条的事情,而且家里菜地种了什么菜,他们虽然没见过,也听过。
  黄瓜什么的正好也让他们见识一下。
  反正问就说在山上找来的。
  山那么大,谁还管真假?
  一听她这么说,三兄弟几乎同时咽下一口口水,想起了以前在沈渊家吃的饭。
  好想吃。
  可是,沈渊还非要给他们工钱,他们也不能不知好歹啊。
  于是,强忍着冲动,就要拒绝。
  “行了,你们也别拒绝,就这么说定了。”
  苏晚晚不给他们拒绝的机会。
  沈渊看了他们一眼,自然知道他们心里想什么,一个个都馋他媳妇做的饭呢。
  嗯,他也馋。
  第130章 看农业书,画曲辕犁
  “听我媳妇的,今天中午都去。”
  沈渊都发话了,三兄弟这才点头。
  “得咧,渊哥,只是那工钱可千万别给了,不然爹会打断我们的腿,这两日我们加劲儿干,绝不会耽误你和嫂子办婚礼。”
  沈肃最先回应。
  沈渊点头,至于工钱,该给还是要给。
  亲兄弟明算账。
  加把劲,今天就能把地弄好,明天红薯苗种上,正好不耽误办礼。
  他偷偷瞥了一眼苏晚晚,见她表情依旧,似乎已经不排斥办婚礼了,不由得高兴起来。
  “辛苦媳妇了。”
  沈渊说了一声,这就带着几人去干活。
  苏晚晚对他喊媳妇已经听惯了,现在竟是一点都不排斥,不由得摇摇头。
  天啊,习惯真可怕。
  她好像越来越适应沈渊媳妇的身份了。
  苏晚晚带着沈昭他们回家,小云毅和小玥儿抢着去烧火,苏晚晚也没阻止,俩人都蹲坐在灶火旁。
  只有一个大灶,没法蒸面和炒菜同时进行,不得已苏晚晚先拿出挂面给蒸上。
  菜都收拾好了,不用再准备,想到老家以前用的那种小土灶,苏晚晚让沈昭去拿了一张糙纸过来,空间里有水笔,简单给画了出来,准备等沈渊回来给他看看能不能做出来。
  这种小土灶可以移动,放院子里用都行,最主要的是现代的那些锅的大小也合适,空间里她厨房里的炒锅蒸锅什么的可就有了用武之地。
  沈昭看了嫂子画的图纸,不仅对小土灶感兴趣,对那黑色水笔更感兴趣。
  “嫂子,这就是你们那里用的笔?怪不得能写出那么小的字。”
  以前嫂子写的信,字迹那么小,他和大哥还说这种字是怎么写出来的。
  毛笔若想写那么小,也不是不能,就是很困难,不知道要练习多少年才能写的又小又工整。
  原来是笔不一样。
  而且这笔不用蘸墨水,携带也方便。
  “嗯,你想用了可以试试,不过就在家用用算了,你们还是要多练习毛笔字。”
  苏晚晚把手中的黑笔给了他。
  “我知道的,嫂嫂。”
  拿了笔,沈昭有些激动,跑去屋里研究。
  苏晚晚看面条已经被蒸软,而且半熟了,就过去把面条挑了出来,整整一大盆。
  接着就开始炒菜。
  锅中放油,葱姜蒜加上花椒一起油中炒出香味,然后把五花肉放进去煸炒出油。
  然后放一些酱油上色。
  说到酱油,不得不说,这个时代的黄豆酱油做的还真不错,无添加,颜色正。
  通许县黄豆产量大,黄豆的经济用途虽然没有完全开发出来,但是也领先于整个夏朝。
  这酱油就是黄豆的一种衍生产品,通许县大大小小的酱油作坊很多。
  不过这时候的酱油都是散打的,自己拿着罐子去买。
  尽管空间里也有不少酱油,苏晚晚选择了这个时代的酱油,毕竟现代的那些东西太多添加剂。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