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蚊子咬的?
这个季节,确实是蚊子多。
那一片红,竟是如此醒目,让沈渊瞬间觉得呼吸都有些不畅,浑身忍不住燥热起来。
要命。
他好想抱抱。
沈渊不自在的撇过脸,他知道现在不是时候。
苏晚晚的眼睛终于好了,她没注意到沈渊的异样。
或许是根本没往那方面想,毕竟沈渊现在在她心里,可是个不行的。
“地买了吗?”
苏晚晚更关心这个。
“嗯,买了,现在的地也太便宜了,就那荒地,一两银子两亩地,二十亩地只花了十两银子,还送了五亩。”
苏晚晚咂舌,还真是便宜。
不过她好像说买十亩就行了啊,空间里的红薯苗也就够十亩的。
多买一些也行,空间里育苗快,而且她种下的那些红薯只需两个月就能成熟,就又可以育苗了。
“还有林地,也买了,就东边那块山林,五十两买下了,等有空我带你去转转。”
沈渊也乐意和她说这些。
厨房空间不大,两个人就坐在这里,随便说说话,他感觉很温心。
苏晚晚眸子微怔,那山林那么大,五十两银子就买了。
这以后妥妥的地主婆啊。
“山林先不管,只是里面的果树还是先移栽到你的空间去,我怕这天再旱下去,那果树也会旱死。”
苏晚晚一听,立马点头,这可得抓紧。
“县城的难民越来越多了,听姜顺说,上面下达了命令,让通许县安顿灾民,杜绝灾民南下,可愁坏了许县令。”
沈渊继续道。
苏晚晚又挠了一下手腕上的疙瘩,眉头微皱。
“朝廷应该会有赈灾粮吧。”
想起那个年轻的县令,这新官上任就遇到这旱灾,福祸相依。
若是处理好了这件事,那就是政绩一件。
若是处理不好,丢官都有可能。
“嗐,赈灾粮运到咱们通许县最少需要半个月的时间,而且能不能顺利到达,中间是否还会有什么龌龊,都不能保证,咱们通许县倒是有一个粮仓,不过储存的都是大豆。”
沈渊看苏晚晚一直在那里挠痒痒,手腕都挠的红了,眉头高高簇起。
“别抓了,一会儿流血了。你等着,我去给你拿点药。”
山林蚊虫多,记得去年买的药膏还没用完,他去找一找。
他知道苏晚晚已经抹过药,不过看着作用并不大,不然不会一直挠。
苏晚晚想说自己皮肤对蚊虫叮咬太敏感,不用的,谁知沈渊已经去了他屋里。
无奈,她就等在了门口。
沈渊点了油灯,找了一圈,终于找到了那药膏,回头看苏晚晚就站在门口,微微一愣。
“你进来吧,还怕我吃了你。”
沈渊眉头皱的更深了。
苏晚晚心想,这不是怕你有意见吗?
古代男女大防啊。
既然他都说了,她也不扭捏,走了进去。
沈渊把她引到那油灯跟前,趁着那光亮,直接挖了一小团药膏,看了看她的手腕。
苏晚晚闻到一股淡淡的草药味儿。
看沈渊看她,立马把手腕伸了过去。
另一只手抹了一下他手尖的药膏,轻轻涂在了手腕上。
虽然隔着药膏,仿佛是手指相碰,沈渊感觉自己的心跳漏了一拍。
再看她那白皙的手腕,沈渊这次没有撇开眼,反而多看了几眼。
苏晚晚觉得手腕上的蚊子包似乎没那么痒了,眼睛一亮:
“你这药膏好用啊,比我们那里的好用。”
果然,不能小觑了古代人的智慧。
真是可惜,这么好用的药膏怎么没流传下去。
说完,她又抹了一点,这次直接涂到了脖子上。
“你刚才说咱们通许县的粮仓里都是大豆?”
苏晚晚想起这个,怪不得县令会发愁。
“嗯,大豆饱腹度不高,但是做成豆腐酱油卖的的钱会多一些,县令的意思是想用大豆换成其他粗粮,还能多救济一些难民。”
沈渊这次去县城打听了很多东西,苏晚晚也听得热闹。
不过她的注意力还是在大豆身上。
一个不成熟的想法呈现,不过她也知道不可操之过急。
苏晚晚打了个哈欠,沈渊见状立马把药膏盖好,塞到了她的手里。
“赶紧去睡吧,明天不要早起做饭,多睡会儿。”
苏晚晚也没客气,拿过了那药膏。
“那好吧,你也早点睡,晚安。”
苏晚晚起身,她是真是困了。
沈渊在她身后为她打着油灯,直到她进了屋,才回身。
捏了捏自己的指尖,沈渊嘴角微微一咧,心情似乎有点雀跃,走路都有飘飘然。
第128章 全村都来看种红薯
苏晚晚第二日一早看到沈渊买的那一堆东西也是傻了眼。
好多菜和肉不说,还买了一堆的衣服,最重要的是有一身红嫁衣。
好在这嫁衣不像是她看的那些电视上的那些古代嫁衣,毕竟那也太华贵了,而且应该是大户人家才能穿得起的嫁衣。
这嫁衣说起来就是一件红色衣裙,上面绣了一些花样。
布料也比其他衣服的布料好一些,看起来平日也能穿。
跟嫁衣配套的还有一个盖头。
小玥儿摸着那红色盖头,笑得眼睛都成了月牙状。
等爹爹和姐姐成了婚,姐姐就是她真正的娘亲了。
这红色嫁衣真的好漂亮,姐姐穿上一定好看。
“做饭到时候大伯娘会带着两个嫂子来做的,我还想把冯刚他们请来。”
沈渊已经把婚礼的事情安排的妥妥当当。
苏晚晚自然不用操心,要按她想的,一切从简,还弄什么婚礼。
“嗯。”
她还是点了点头,随手拿起了自己和小玥儿的粗布衣服。
不得不说,沈渊挑衣服的眼光有进步。。
因为上头下了命令,通许县要安置所有难民,杜绝他们南下,那么这大柳树村也暂时安全。
按照沈渊的推断,最少两三个月难民都不会再南下。
而且沈渊还带回来一个消息,钦天监预测六月中旬就会下雨,听说钦天监挺准的。
不管如何,地也不能荒着。
至于难民若真是南下经过红薯地,他们也有其他办法。
苏晚晚换了衣服出来,沈渊见状,却是蹙眉。
“哪里用得着你下地,你就在家歇着,我去找人,二十文一天的价格,有人抢着来干。”
沈渊可不舍得苏晚晚下地干活。
这大热天,晒死个人。
苏晚晚看了看太阳,想了想也是,她也不想暴晒。
今天的任务是先把地给翻起来,然后把土壤隆起成小山状,使红薯苗能够立起来。
“那行,我给你们熬些绿豆水解暑。”
二十文的工钱是不用管饭的,苏晚晚自然也不想做那么多人的饭,只提供水好了。
沈渊不敢耽搁,拿着工具出了门,直接跑到里正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