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地窖不好下,没有阶梯,而是那种木质梯子,洞口也只能一个人通过。
沈渊率先下去,苏晚晚再下,沈昭上面扶着,沈渊下面接着,兄弟二人生怕苏晚晚会摔着了。
苏晚晚还没见过这样的地窖,里面黑乎乎的,好在她有充好电的灯还有几把手电筒,再加上桐油灯,还算能看清。
地窖几乎已经没了下脚的地方,放的都是苏晚晚送过来的物资。
只有中间留了一条小路。
苏晚晚都没想到不知不觉竟是买了这么多东西。
吃的用的喝的,各种各样,只是可惜,这些东西并不敢明目张胆拿出去用。
就连这些大米,听沈渊说,都比这个朝代的精米要好上许多,若是大批量拿出去,怕是会引起一些有心人的注意。
不过沈渊似乎也没打算拿出去卖。
“外面天气越来越热,这里面的环境,这些粮食怕是会生虫,而且地窖里老鼠多,我是想着不如你把它们都收回你空间去。”
沈渊早已经做好了打算。
媳妇说她那个空间能保鲜,这些东西放在她那里再好不过。
苏晚晚却是愣住了,她没打算收这些东西啊。
“对,我也觉得放大嫂那里好,这里也不安全,万一大伯娘或者谁进了这里,就瞒不住了,不仅粮食要带走,其他一切不该出现的最好都让大嫂放她那里。”
沈昭立马附和,仿佛是解决了一个大问题。
天知道,这些日子只要家里来个人,他就紧张的不行。
“你们.....你们不怕我带着东西跑了.......”
苏晚晚觉得他们也太信任自己了。
“你会跑吗?”
沈渊却是轻轻一笑,丝毫不介意的样子。
苏晚晚摇摇头。
她能跑去哪儿。
哪怕怀揣着这巨大的物资和财富,在古代这吃人的社会,她一个小姑娘,是嫌命太长了,才会跑。
封建王权可不讲人权,稍有不慎,或许就是性命之灾。
“我只是担心,我来的突然,若是突然又不受控制的回到我原来的世界,你们这些东西可就回不来了。”
苏晚晚想到这个可能。
到现在她都不知道她怎么会穿越的。
沈昭却是笑道:
“嫂嫂,你就算回去,不是小玥儿还能到你那里去吗?”
一旁的沈渊沉了脸,面露紧张。
虽然很自私,但是他不想她回去。
除非她能带上自己。
苏晚晚没注意到沈渊的紧张,听到沈昭这话,却是叹了口气。
“你们不知道,想必现在我在那边已经是失踪人口,等两年还不现身,就会宣判死亡。
届时我那房子怕是也要被国家收回,若我真那时回去了,不知道还能不能要回房子,小玥儿到时也不知道还能不能进去呢。”
苏晚晚对这些律法不太懂,隐约觉得好像是有这方面的律法。
“还能这样啊?嫂嫂在那边一个亲人也没有?”
沈昭忽然也觉得有些难过,若是姐姐真回去了,是不是再也联系不上?
他已经不敢去想那个结果了。
“就这样,东西都放你那里,这些米面我们自己吃,而且我们也不能完全都依靠这些东西。
既然还有金银,我们就买地种地,把你嫂子说的那些种子都种出来,于国于民都是好事,也算是为你嫂子积福。”
沈渊拍板决定。
“嗯,嫂子那些种子产量大又好吃,若是我们种出来,百姓们就不会挨饿了。”
沈昭想想这件事,也觉得心潮澎湃。
这是比他读书都来劲的大事。
“所以,我们以后要做大地主?”
苏晚晚看了看兄弟二人,不由得也感叹二人的心胸。
虽然是农户,却还胸怀天下呢。
其实那些金银放在这小山村,真的够躺平一辈子了,还是日子过得很美的那种躺平。
正好她也没什么大志向,在古代,在农村苟着挺好的。
“嗯,我们就种地,沈昭你给老子好好读书,你走科举。”
沈渊看了一眼沈昭,科举还是要走的,没有一点点权利,他们就如草芥。
不需要走多高,哪怕就考个秀才也是光宗耀祖的事情,当然,还可以免一点赋税。
第112章 得到再失去,会多么痛苦
沈昭重重地点了头。
种地是好,可是真正想要护着家人,还是要入仕,那才能真正跳出农门。
其实他一直都知道,他的大哥很有能耐,就是去经商,也会赚很多钱财回来。
可是大哥说了,做了商人,就不能入仕了。
大夏朝阶级分明,商人地位最低,而且不能科举。
他一定好好读书,报答大哥和嫂子。
苏晚晚对他们的决定也很赞同。
虽然没有生活在这个朝代,但是她是懂些历史的。
高处不胜寒,在古代,做人还是低调点。
越是爬的高,争权夺利中死的越快。
不如在农村苟着,做一只快乐的地主婆。
在现代,职场都够卷了,她本身就有意回农村过悠然的生活,没想到来这里竟然要实现了。
一行人决定之后,苏晚晚就把东西收了,只留了一些红糖盐巴之类的东西。
沈渊回到屋后,一直有些沉默。
想到苏晚晚今日说的话,她说她可能还会回去,他就觉得有些心塞。
得到再失去,怕是会比前些日子她没来会更痛苦。
嗐,他是瞎想什么,他还没得到好吧,只是见到而已。
他甚至在想,只要能见到,哪怕一直得不到,也总比她又消失强太多。
苏晚晚第二日起床的时候,脚已经不疼了。
先去上了个厕所,每次上这个厕所,她就觉得好难为情。
不行,一定得让沈渊在盖个厕所,她还要想想,能不能做出一个能冲水的便池出来。
沈渊兄弟二人也早起了,一个在读书,一个已经开始垒墙。
苏晚晚看了一眼,直接去做早饭。
熬一锅玉米糊糊,看到昨日拔了那么多青菜,她准备配上面糊做一些青菜煎饼。
沈昭看到嫂嫂做饭,很有眼色地过来帮忙烧火。
面粉里面打几个鸡蛋,青菜切碎,放一些盐巴,配着水搅拌成面糊,然后就可以用油煎了。
这煎饼特别费油,但是苏晚晚一点都没可惜油。
左右就算空间里的油用完了,以后也会种出来花生,再去榨。
其实昨夜她把从地窖拿出来的红薯放空间育苗之后,也想了很多。
既然不能做商人,她做地主婆,然后卖农产品也不是不可以。
听沈渊他们说收了小麦后,这里会大面积种植黄豆,他们这个通许县是黄豆产量大县,整个大夏朝三分之一的黄豆都产自通许县。
这可巧了不是。
在现代,她的农村老家,可是全国有名豆制品乡镇,几乎家家都以豆制品为生,尤其是腐竹豆干之类的。
爷奶在自家院里弄了个腐竹小厂,只有两口锅,却把她养大,生活过得也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