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穿越重生>贵妃吐槽日常(清穿)> 贵妃吐槽日常(清穿) 第71节

贵妃吐槽日常(清穿) 第71节

  竹筏上还固定了一个椅子,方娘子在椅子上坐好,紧紧提着木桶,就见木马主人抽了一下地面,在头狗带领下,四五条狗往官道飞奔而去。
  小汤山也不是很远,狗加速跑也就一刻钟不到,这速度比马跑得还要快。
  狗主人是住在大汤山附近的,收了钱不准备接活了,便呼唤狗回家。
  方娘子提着木桶没有进庄子,而是沿着庄子外墙外山脚走去,庄子内温度比外面高,她怕冻上的奶化了。
  还未靠近山脚,她便听到撕心裂肺的哭喊声。
  这还不是一个孩子在哭,而是十多个一起哭。
  见方娘子回来,一群妇人露出获救了一样的表情。
  “有两个喝不了羊奶,喝了就腹泻……”
  方娘子将不算大的木桶放在桌上道:“取个大碗来。”
  碗拿过来,就是吃面的碗。
  她拿竹夹子夹了两块放进碗里,然后交代道:“隔水热,喂之前要试一试,不能太烫。”
  有人忙接过碗,“这还用你交代。”说着忙去了。
  炉子上本就坐着一壶热水,取来锅倒入热水,再将碗放进去,盖上盖子这般小火温着。
  不大一会儿乳黄色的冻奶便化了。
  温度上来,又拿了几个小碗用热水烫了烫,每碗分了一点,忙着的妇人接了碗拿勺子来喂。
  还未满月的孩子吃得并不多,尝到奶香味咂咂嘴主动张嘴。
  “你们看她吃得多香。”
  被丢都是女孩,这种事民间太正常了,北方还好,南方丢孩子的风气更盛。
  有人凑到方娘子身边小声道:“我看这些孩子应该是特意丢到这来的,我打听过了,没听说周围有村子丢孩子。”
  很显然,之前庄子收留了大量难民被人看在眼里,知道庄子主人心善,才把孩子丢过来找个活路。
  方娘子哪里不明白。
  那人提醒道:“就怕有人等孩子长大后来认亲,让庄子帮着白养孩子。”
  这种事太常见了,不知道多少人在孩子长大后去认亲,认回来白得一姑娘,嫁出去还能拿回一份彩礼。
  “你看这事要不要跟青管事提一提?”
  ……
  晚间青珞在自己房间内舒舒服服地泡了个温泉,她们自己人住的是庄子最中心,跟外面是隔离开的,要进来得通过几道门。
  泡完澡,她就披散着头发等待发干,盘腿坐在屋中审视着桌面上的建筑图纸。
  庄子是主子的庄子,肯定不能容下这么多外人,明年这些人都得迁走。
  她已经看中了一块地,就是宛平县的盐碱地。
  在城东郊区,距离东便门也就三十里地。
  那边通往通州,过往路人极多,交通也算便利。
  她手上这张图纸是请人设计的图纸,许多不需要放在城里的产业,比如皂厂、毛线厂、印刷厂等等都可以迁到外面来。
  建厂和建庄子不同,庄子是以人为主要住着舒服,厂以货物为主,要方便货物运输。
  看了一遍她不是很满意,做工的地方盖什么院子,做成大库房那样的不就行了?
  在旁边空白的地方写上自己的意见后,青珞将设计图打了回去。
  没多久方娘子提着一壶奶茶来敲门。
  青珞请她进来,方娘子说明来意。
  “这个简单。”青珞道:“从现在记下每个孩子的开销,日后有人上门索要回孩子,就让对方将孩子的花费连本带利还上。”
  说到这里她沉吟一声,一样米养百样人,说不定就有小孩长大后变成白眼狼,觉得她们阻碍她找回亲人。
  这种有碍主子名声的事肯定不能传出去。
  “满三岁的小孩要多教育,跟她们说说养她们的开销,养她们的辛苦,要是还想长大离开去找父母,需要为庄子工作还回抚养她们的费用,这些钱就花在养善堂吧。”
  方娘子觉得这样很好,她也见过一些出宫后执意回乡找亲人的傻子,找到了又怎么样?
  当初能狠心将她们送进宫,又如何指望那些亲人不会卖第二回。
  有多少找回亲人后,就被父母匆匆嫁去做继室?
  庄子做善事,可不代表自己是大冤种。
  四阿哥过生辰,旁的宫没有反应,景仁宫提前一日就忙活起来。
  在小太监骑了两天,车都没出现问题后,宝音便将车收了起来。
  小太监也没赶走,就留在延祺宫。
  在上了两节光学课后,终于镇住了一群小孩,宝音的数学课也正式进入正轨。
  每日教完皇子公主简单的计算后,就开始给皇帝补二元一次方程和几何题。
  这些皇帝都有基础,只是需要换算成陌生的阿拉伯数字和英语字母,进度才显得慢了一些。
  不过没关系,他身边有个南怀仁。
  南怀仁在听了宝音一次课后,就知道该怎么教皇帝了。
  上完课,皇帝要是没有理解透彻会让南怀仁再教一遍。
  他还带着大阿哥和太子一起听。
  牛掰的还是用满语讲解。
  或许是用母语,皇帝理解起来更加容易,就这样皇帝进展一日千里。
  本来这些初级数学知识对于大人就不难,在亲手推导了几次公式后,记住公式将数字代入计算出结果,皇帝便学得更加得心应手了。
  学会了还抽出手来指点儿子如何计算。
  这日宝音出了两道常见的应用题,便提前下课了。
  留皇帝带着大阿哥和太子对着蓄水池一边注水一边放水计算水池何时注满和一条一百里的路两人两头同时跑,速度一快一慢在几时能碰面的题目苦思。
  宝音心情愉悦地回了延祺宫,做老师和做学生体验就是不一样,做老师的快乐就是看学生被题目难住,更不要说这个学生还是一个皇帝。
  “娘娘,纳兰大人已经在等着了。”
  刚从轿子里出来,马必应过来搀扶小声提醒。
  宝音的心情就不大好了。
  纳兰佟桂非常积极讨好女儿,三天两头来汇报情况,除了第一天出格地带了礼物,其他时间都是空着手来。
  皇帝肯定是知道的,不过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怎么又来了?”宝音踏入门槛后看见屋檐下站着的人问。
  纳兰佟桂忙道:“有件事拿不定主意,特来请教娘娘。”
  宝音领着他进了正殿,“何事?”
  纳兰佟桂将事情说了。
  纳兰佟桂说的是一起旗人和民人之间的官司。
  大致内容是内务府三旗属下一个叫朱显达的采蜜差使头目多次让自家马啃食民人的禾苗,民人报官后仍然放马啃食。
  宝音皱眉,“这件案子跟内务府有什么关系?”
  “关系可大了。”纳兰佟桂解释,“这类案件地方官员无权审理,涉及内务府旗人的案件会移交内务府。”
  宝音一惊,也就是说内务府还有审案的权利,不就意味可以执掌部分司法权吗?
  这权力也太大了!
  纳兰佟桂可不知道宝音这般想法,对他来说他巴不得手中的权力越来越多。
  “这官司下面移交上来被一直压着,内务府肯定是偏向旗人,你看我是不是插一手,争取一些旗人的支持?”
  这个时候旗人和民人用的是两套法律,旗人在法律层面上就有优待,旗人可以买民田,民人不能买旗田,这就导致双方摩擦很大,演变成了民族纠纷。
  宝音不由头痛,这见鬼的两套法律,到底是哪位大聪明弄出来的?
  这不是加深民族纠纷吗?
  大清的问题是真不少,她真有信心能改造自己想象的那样吗?
  宝音摇了摇头,“我先问问皇上,这事先不要管。”
  丢给皇帝头疼去,或许是内务府太好用了,皇帝不停给内务府加码,反正倒霉的是他的子孙。
  不管旗民的官司会怎么样,内务府的司法权肯定要拿掉。
  纳兰佟桂又小心翼翼送上来一张纸。
  “娘娘,您看这是什么?”
  宝音接了过去,神色有点复杂。
  这是她曾经卖出去的鸡蛋糕方子。
  “这方子早些年就被佐领献给了内务府,那群王八犊子压着没往上交,还是我无意中发现。”
  他又掏出一沓纸,“这些都是下面献上来的方子,全都被丢在库房没人管,也没呈给皇上。”
  宝音接过,纳兰佟桂小声问,“按理说这是他们办事不上心,能不要用这个理由拿下他们换成自己人?”
  显然纳兰佟桂不想单打独斗了,他想培养属于自己的人。
  宝音翻着方子,有几张明显是家传秘方,这些后世都没听过。
  她让马必应拿下去抄录,然后回道:“这个不够,只能说办事不细心,阿玛可以拉拢一批不得志的人,年底内务府肯定要盘账,先不用管,过完年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到时候重要的位置换上咱们的人。”
  纳兰佟桂眼睛一亮,忙不迭应下。
  等他离去,宝音看着马必应抄录的配方若有所思。
  或许可以开一家医学院了,也不知道显微镜弄出来没有,弄出来的话各种抗生素研发可以安排上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