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不过,曲素雪到底是家族精心培养的,心机手段不低,尽管心中不忿,脸上还是保持着微笑,淡定行礼退下。
  待回到位置后,还有心情安抚曲太后。
  “姑母,不着急,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一个落魄伯爵家不受宠的哥儿,都能让当今陛下倾心相待,她堂堂太皇太后的侄孙女,承恩侯府精心培养出来的贵女,同样也可以。
  曲素雪面带端庄微笑,眼底尽是野心……
  谢文彦端起酒杯浅浅喝了口。
  承恩侯府的姑娘有上进心是好事,非常值得欣赏,但高估自己,低估对手,那就大错特错了。
  他夫郎,便是天上神仙也比不上。
  —
  接下来献礼继续。
  朝中的高品级官员送礼,担心出错,基本都中规中矩。
  但轮到品级较低的官员们,为了在新帝面前露脸,一个个送礼就不止昂贵,还特别有新意了。
  谢文彦对此很是开怀。
  他两辈子终于有孩子,正是父爱爆棚时,现在讨好他的夫郎和孩子,比讨好他本人更有用。
  他毫不吝啬挨个夸赞。
  “工部主事李大人?朕记得你,你在水利方面很是有见解,好好努力钻研,机会是留给有准备人的。”
  “礼部王大人?这幅阖家团圆图,是令夫人绣的吧,朕当初在礼部任职时,王大人送朕的年礼绣帕,朕和君后就特别喜欢……不过,常年刺绣对眼睛终究不好,朕就赐你一个太医,明日上完朝带回家给令夫人瞧瞧眼睛吧。”
  “兵部郑大人?这般精美的婴孩项圈,是你选的?你这个大老粗还有这等眼光啊,让朕猜猜,定是令母帮忙准备的吧?不知令母身体可还好?之前听你说,令母很是体弱,朕库房有根百年人参,你等会带回去吧……”
  谢文彦笑着和众官员说话,因为记性好,他能够根据每个人的情况,说不同的关心之语,也记得每一个底层官员的名字和特点。
  别看这就是件很小的事情,但对于底层官员来说。
  皇帝竟然记得他们名字,记得曾经与他们随口说过的话,这简直就是巨大的惊喜和荣耀!
  毕竟,没有人能够抗拒被别人放在心里的感觉。
  尤其这个人还是高高在上的皇帝。
  这一碗心灵鸡汤灌下去。
  被关心的底层官员们,简直感动死了。
  工部李大人激动跪下表忠心,“陛下放心,臣定当竭尽全力研究水利,以待将来为陛下效忠。”
  没想到他私下的努力,陛下都看在眼中,他日后一定要更加踏实办差!
  礼部王大人感激,“多谢陛下赐太医……”
  他出身寒门,家中的人情用度大半都靠妻子精湛的绣技,妻子因此眼睛不好,他一直很愧疚,没想到陛下竟然愿意赐太医,陛下真好!
  兵部郑大人更是猛汉落泪,“陛下,臣跟你说过臣母亲吗?臣都忘了,陛下竟然还记得……”
  陛下真是把他放在心上,他要努力为陛下尽忠尽力!
  一个个被点名关心的官员满脸感动不已,激动得仿佛下一刻就能为谢文彦去死的模样。
  不过就是三言两语的关心而已,这就忽悠瘸了?
  朝中老臣:……
  何至于此。
  谢文彦:朕的魅力,你们这群老东西不懂!
  一场献礼下来,谢文彦亲切的态度俘获了不少年轻官员,以及被打压官员的忠心,士为知己者死,便是如此。
  隐藏在其中世族的人,心中暗道不好。
  谢厮这混账玩意实在太会笼络人了,照这般继续发展下去,日后朝堂就真正成对方的一言堂了。
  而更让他们叫不好的还在后面。
  就在宴会气氛融洽之时,谢二郎站出来。
  表示谢家研究出了让红薯达到亩产5000斤以上的种植方法,以及亩产3000-5000斤的新高产粮种土豆。
  话落。
  不等谢文彦开口,朝中那些大臣就先震惊地站起来。
  “多,多少?!”
  虽说如今民间已经有红薯这等高产农作物了,但由于种子驯化程度,种植技术落后,亩产远没有后世那么高,最高也不过3000斤左右。
  其余稻谷主食更惨,亩产能有两三百就很不错了。
  因此目前,各国百姓的生活,都只能说饿不死,想吃饱仍旧不容易。
  高产粮食非要重要。
  所以,听到谢二郎的话,众人才如此震惊激动?
  “陛下,草民所言皆属实,如今正是新一批粮种收获时间,陛下可携百官摆架桐树村,亲自查验。”
  谢二郎拱手掷地有声道。
  此事他们谢氏一族可是暗中足足准备了五年。
  有此功绩,日后再没人敢随便嘲笑他们谢家的富贵是靠裙带关系,也再没有人敢质疑五弟流落民间,登基得位不正。
  “好好好,今日大喜,各位爱卿便随朕亲眼去看看这亩产数千斤的粮种,是何等模样吧。”
  谢文彦朗笑,大手一挥,让百官随行。
  这种扬名机会,当然要高调进行,让所有人都知道,他这个皇帝乃是上苍都庇佑的实至名归。
  作者有话要说:
  老天爷(叉腰生气):tui~要不是我亲儿子不争气,哪能轮到你这个坏东西。
  谢文彦(特别孝顺):拜见干爹,干爹好!
  老天爷:……行吧,毕竟都叫爹了。
  第170章 高产粮种
  这些年为了登基,谢文彦除去在朝堂和边疆做手脚外,也让谢家带着族人们,在私下做了不少准备。
  高产粮食如此收买民心的好东西,他怎么会放过?
  之所以让谢二郎负责此事,是因为二堂兄既不是读书的料子,也不是武将人才,性格敦厚老实,想提携对方都没有机会。
  对方唯一擅长的技能就是种田,而研究高产粮种,也的确需要耐得住寂寞和脏苦的人。
  没想到二堂兄在农业上还真有些天赋,根据穿越堂兄提供的先进种植技术,以及优秀粮种,成功种植出适合在楚国土地存活,并且产量巨大的粮种。
  因为有扬名目的。
  谢文彦携朝臣出宫的动静闹得很大,引起了不少百姓注意。
  由于没有封口,谢家进献高产粮种的消息成功被百姓们知道,大家当然也是震惊又激动。
  “真的假的,红薯亩产能有5000斤?”
  “不止红薯,听说谢家还进献了一种新的粮食,叫土豆,亩产也有3000-5000斤呢!”
  “听说陛下现在出宫,就是去亲眼验证的,走走走,咱们也跟上去,远远瞧一眼也是好的……”
  百姓们一边说一边跟在队伍后面,也想要亲眼围观。
  谢文彦没有让禁军阻止,于是众人到达桐树村的时候,队伍可谓浩浩荡荡。
  谢氏一族见到这么多人出现,差点没吓腿软。
  娘呀。
  虽然早知道今日陛下和朝臣会亲临,但他们以为就几百人而已,现在这场面怕是有上万人了吧!
  不过,谢氏这些日子因为出了谢文彦这么个养子皇帝,经常被人巴结,也算是见过一些世面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