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经过一整天的进进出出,她把这艘沉船都快给整解体了,才把船里货舱的东西尽收空间。
要不是嫌弃船舱里还有一些散乱的尸骸,她肯定会把这艘三十多米长的铁质废船也清理干净收进空间。
冲洗干净泥沙,卖废铁也能值个几千块钱。
可这些都是日本侵略者的尸骸,陈红可不想他们污染了自己的空间,还是留他们在海底慢慢腐化,做海洋生物的养分吧。
这艘船上的东西,品种众多,金银瓷器,珠玉宝石应有尽有。
一共两百多箱,都带着显眼的中国古文化标志,一看就是侵华战争时的抢劫财物。
也不知道怎么会走这条路线,又沉没在这片海域?
难道是东海龙王出手留下了这些强盗,让他们连人带货统统在此献祭?
最后陈红终于弄清楚了这艘船的来历,原来是大名鼎鼎的大阪师团的运宝船。
至于他们从哪来又到哪去,陈红还真没明白。
陈红记下了这里的坐标,准备下一次种珊瑚的时候,再来仔细搜索骸骨上的随身物资。
小鬼子鬼的很,个个都是贪得无厌,陈红相信他们肯定都有私藏。
这次已经到了和儿子约好回程的时间,她可不敢再闹失联了。
只能依依不舍得离开,留着此处当她种珊瑚的打卡地,每次潜水都有意外之喜才更有意思,不是吗?
等回家卖完了鱼获,和儿子亲香完,又把家里的琐事都安排好。
陈红这才平静心情,进空间仔细整理查看这批财物。
有二十多箱丝绸都已经被海水浸泡的色泽模糊,用手一扯毫不受力,彻底不能用了。
就是能用陈红也不敢用,和小鬼子骸骨一起浸泡了这么多年,想想就膈应人。
有一些字画被海水浸透泡成了纸浆,还有十几箱包了好几层油布防水,外面装了铁箱,最外面是木箱,保存的挺好。
陈红只打开一箱看了看就封箱装好,存放在空间里。
听说这些古董字画会受气温空气影响,保存不当就会损坏,她不懂怎样保存,还是密封存放最放心。
金银没有遭到太多腐蚀,还是光芒闪闪,不过,看成色,不如现在金店里的金银首饰亮度高。
有几十箱瓷器却是乍看陈旧,上面都是烂泥草叶和污迹。
陈红清洗干净两个,它们却露出了光润的本来面目,不影响使用观赏。
不过这些瓷器却碎了一大半,令陈红非常惋惜!
可能它们比黄金还要珍贵许多,却遭到了小日本的洗劫。
据说有的珍稀瓷器连碎瓷片都有很高的研究价值,陈红也给封存好,连一块碎瓷片也没舍得扔。
鬼子沉船里的枪支和刀具等武器,陈红并没有动,这些玩意也不能使用,更不能卖钱,露出去还容易惹上麻烦。
她才不去没事找事呢!不过有七八箱看似古代青铜器的金属器具,陈红都收进空间带回来了。
陈红前世今生都是一个普通人,对古董文物是一窍不通。
不过能让小日本不远万里运送回老家,那肯定都是好东西。
她把东西都清理干净,分类放好,装箱封存。自己不懂怎样保护护理古董文物,可空间却能使它们永不变质。
陈红决定把这些所有的沉船财物都存放在空间里,不拿出来买卖使用。
待到有机会找到可靠的熟人分批鉴定完,再慢慢让它们重见天日。
近几年是万万不能让这些东西面世的,至于以后是捐献还是自办展览馆,留待以后再说。
现在她的孩子还小,自己也还在苟着发育。无论怎样,也只能等她们娘俩有自保能力才行。
若是被人强占强捐,她不如自己在空间慢慢把玩呢!
哎!周易也不知道去哪了,半个月了音信全无,人安全不安全,任务完成没?
心里偶尔想起了男友五分钟,没有结果,她也就立刻放下了。
陈红出了空间,认真洗了个澡,做完睡前锻炼,这才上床休息。
第二天接到了爸爸打来的电话,说是这段时间手头没活,准备给她把济南的房子装修一下。
娘俩回济南也有一个自己的落脚处。陈红一想也行,平时爸爸也能住几天。
白放着也是浪费,装修好了,家里人偶尔去住住也舒服,还能给爸找个活干,让他挣点零花钱。
陈红给爸爸打了十万块钱,买材料,招工人,最后买配套的家具,这些钱就是不够也差不了太多。
也没人常住,品质一般稍好就行,没必要花太多钱,弄得太豪华,反正比住旅馆舒服方便。
第194章 无法融入的世界
家里的舢板船,村长叔也早就开回来了,二虎叔经常载游客们在近海钓鱼游玩。
陈红和村长商量,把自己家的老宅子再扩建装修一下,旅馆住不开了可以分流游客。
这次她们扩建了东厢和西厢,改建了厕所和厨房,让游客们以后入住更方便舒适。
完工以后,扩建后的老宅最少也能住下十位游客,保留的小厨房也可以做些简单的饭菜。
用来整体出租也行,十人之内的大家庭或者小团体也能接待。
现在的村里旅游设施,连大垃圾桶都又添加了二十多个,旅游村已经建设的越来越像样了。
有几个常年在外打工的村民,都回村开始翻建房屋了。
村民们也都有各自的想法,把家里的空闲房间出租出去,每年也能增添万儿八千的房租。
再加上饭费和卖干货的收入,一年三四万也能保证。
不用四处漂泊打工,回家还能照顾孩子和老人,收入也比打工挣的多。
天气越来越热,一传十,十传百,在外打工已经很受罪的村民们,陆陆续续的回来了好多人。
有的人在翻建房屋,准备开渔家乐。有的人两三家合伙买船,准备带游客在海上游览海钓。
近几年,市场上新兴的玻璃钢和合金船价格便宜,保养方便,又很轻巧。
只在近海载客钓鱼的话,几万块钱的价钱村民们大多都能拿的出。
村里的小船骤增,泊位有些紧张了。村委会经过村民同意,准备扩建村里的码头。
村里预计出资三十万,好好修一下码头。村里的人有钱的出钱,没钱的出人干活。
能省就省,争取把这三十万物尽其用,十年内村里的泊位都够村民们自用。
陈红一看,三十万哪够啊,既然开始修建,这些钱肯定捉襟见肘,调度不开。
她个人拿出了三十万无偿捐给村里,又建议村委去找专业的建筑公司,来给设计施工。
虽然会多花些钱,但是人家会布局合理,又配备专业的大型现代化施工设备。
施工又快又好,质量更是杠杠滴,比村里人自己出工捣鼓可强太多了。
再说村里也没有建筑方面的老工匠了,有些中年人会干点瓦匠活也都是在大工地给人当小工。
技术肯定支撑不了大工程的,更何况这次扩建码头,村里的沿岸长度是有数的。
想多建泊位只有两个方案,一是延长岸边码头的泊位,继续用石方和水泥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