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没想到小风无师自通,风格自成一派,就像是在脑海中练过无数遍一样。
  瑾泞想起一般有自闭症的孩子,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擅长的东西和常人不一样,说不定小风真的在艺术方面有什么特殊造诣。
  苏父苏母也乐意看到小风有喜欢的事做,非常支持。
  年后这几天,一直有媒婆来他们家,每到这个时候苏欢就躲得远远的,瑾泞担心上次赵志行想要骗婚的事情给她留下心理阴影了。
  “姐,那两个混蛋的事情你还没放下吗?”
  苏欢摇摇头,“没有的事,我只是觉得,随便和一个面都没见过的男人讨论婚姻大事,然后决定要嫁到谁家过完一辈子,实在是没意思极了。”
  她过完年也才21岁,难道一辈子真的要这么过下去吗?
  苏欢有些迷茫,她觉得待在家里,有父母依靠,有弟弟妹妹一起玩耍,比嫁给一个男人,伺候一家子人有意思多了。
  瑾泞拉着她的手,“姐,你不想嫁就不嫁,谁敢逼你,看我的拳头答不答应!”
  苏欢噗嗤一声笑出声来,“你到底是老师还是土匪啊?”
  两人笑闹到床上,瑾泞靠在她的肩膀上,认真道:“姐,人这一生很长很长,你得和爱的人在一起度过才行。”
  苏欢勾起嘴角,眼眶有点湿润,“嗯,我知道的。”
  真正的家人不在乎别人怎么说,只关心你是不是真正的快乐。
  ……
  元宵节过完,瑾泞哪怕再不舍也得去买离开的车票了。
  临走前一天,终于收到千里之外邓娇寄来的包裹,足足有两个大箱子。
  瑾泞都震惊了,她这是把她爹给薅秃了吧?
  箱子里有各种冻好的牛羊肉,燕窝,东阿阿胶……
  随着箱子寄来的还有一封信,邓娇语气骄傲,说自己这回回去卖惨,把家里的好东西全部清空,连根毛都没有给继妹母女两留,气得她们跳脚。
  搜刮到这些好东西自然不能忘了同患难的姐妹们,给瑾泞寄的最多。
  “也不知道啥时候能送到你家那边,反正你也别带回来了,我还拿了不少带回村子,够分了。”
  瑾泞看了一眼寄货地址,居然是一个很大的机关单位,看箱子里的这些东西,许多市面上都买不到的,邓娇她爸,职位肯定不低。
  这两大箱东西,自己肯定吃不完了,全都留给家里人。
  苏母看着这些好东西,小心脏受不了,偷摸着问瑾泞。
  “小栀你不会也去黑市投机倒把了吧,这可要不得啊……”
  她是被苏雷给整得草木皆兵了。
  瑾泞哭笑不得,“妈,真不是,这是和我一个知青点的朋友寄的,喏,你看,邮戳都还在上面。”
  苏母看到地址,更是倒吸一口凉气。
  这山水村究竟是个什么地方,怎么人才辈出啊……
  平白收了这么多礼,苏母心里过意不去,在瑾泞临走之前,收拾了两麻袋的东西让她带过去分给朋友人。
  “穷家富路,你们那边人才多,可不能让人看不起了。”
  瑾泞:……
  总感觉老妈脑补了一些不得了的事情。
  第36章 年代知青白月光她带领全村致富(三十六)
  随着火车的鸣笛声到站,瑾泞扛着两大麻袋的东西下车,比她回家时带的东西还要多。
  回到知青点的时候,傅景曜都震惊了,“老大,你是把你家都搬过来了?”
  “别废话,来帮忙。”
  苏母给的几乎都是吃的,生怕女儿在这边饿着又瘦了。
  “其他人还没回来吗?”瑾泞问道。
  “回来了,都去帮忙挖渠了。”傅景曜突然凑过来小声说道:“李知青大年初一就回来了,我看那样子,像是跟家里闹矛盾了。”
  回来的时候脸上红彤彤两个巴掌印,满脸泪痕,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好几天没出来。
  “我嘴笨,不会说什么安慰人的话,只能每天给她做好饭端过去,她跟我说起话来倒还算正常。”
  瑾泞若有所思点头。
  看起来,李絮应该是把二赖子的事跟家里人说了。
  果然,当天晚上三人躺在在炕上聊天的时候,李絮就把回家发生的事情一五一十的说了。
  “……我爹娘知道了这事,大年夜就把我赶出家门,说没有我这个女儿,你们说可不可笑?”李絮没有再哭,可能已经把心里的泪流干了。
  “寻常人家的父母,知道女儿受了这种欺负,不打上门都不错了,他们却指责是我不知检点,给家里蒙羞。”
  李絮觉得自己可笑至极:“我之前一心一意为他们着想,省吃俭用也要照顾弟弟,就是为了让他们少操点心,结果到头来,我反而是被最先舍弃的人……”
  邓娇有点担心她的状态,“李絮,你没事吧?”
  李絮摇了摇头,振作起来。
  “这一切都是我自找的,你们说的对,我应该多为自己打算,以后,我不会再管家里的事了。”
  既然他们赶她出来,想必也是不需要她这个女儿了,她又为何要自轻自贱,上赶着去贴他们的冷屁股呢?
  “这样就对了!”邓娇很高兴看到她的改变,又说起自己这次回家大战继妹的事。
  “你们是不知道,过年我爷爷奶奶看见我下乡一趟瘦了这么多,心疼得不得了,在饭桌上就把我爸给骂的狗血淋头,我后妈和继妹还想帮着劝一劝,结果被骂的更狠!”
  “我爸看我受苦,的确愧疚,对我搜刮家里东西的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气得那母女俩吐血。”邓娇神情骄傲,“现在家里又没有钱,又没有东西,一个月连荤腥都吃不到几次,她们过的日子,连我在乡下都不如。”
  邓娇虽然看起来平时大大咧咧,但是在有关自己利益的事情上,分毫不让,一点便宜也没让别人占到。
  “我那继妹还想用老一套办法污蔑我,我就听苏知青的话,去爷爷奶奶家住,根本不给她单独相处的机会,不管到哪里身边都跟着人,她连个空隙都找不出来。”
  这次回家过年,邓娇是大获全胜,并且收获满满,带来的东西足足改善了知青点好几个月的伙食。
  -
  刚刚开春,瑾泞除了准备开学事宜,还有一件事要做。
  苏母吃了瑾泞带回去的猪肉,止不住地夸赞着肉香,比大多数猪肉好吃多了,要是能买到这猪肉,哪怕是价钱贵点也行。
  瑾泞敏锐发现了商机,既然现在个人做生意不行,那让集体去做不就好了?
  村子除了每年要上交公社的猪肉,剩下的猪肉,可以统一卖去供销社,山水村有这么优良的养猪圣地,可不能浪费了。
  温村长听取了瑾泞的建议,利用签订合同后付款的形式,一口气收了几百头小猪崽。
  瑾泞把在书店淘到的《母猪产后护理》交给村口没事瞎聊天的大娘们,让她们忙的脚不沾地。
  在山水村众人的努力下,水渠终于挖好,大伙终于不用再走山路去挑水了。
  在春日温暖阳光的照耀下,村民们将一粒粒饱满的种子播撒在广袤肥沃的土壤里,期待着丰收的喜悦。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