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古代生物学家们数量少,激动的都是医学家们和科研人员。
  “不过咱们并没有显微镜,显微镜怎么做出来?”
  “显微镜由筒身和镜片组成,首先咱们得弄到玻璃镜片,其他材质,都不如玻璃透。明。”
  “玻璃片有啊,有玻璃配方后,有人开始尝试做玻璃,虽然像后世那么大块的玻璃还没弄出来,小块的玻璃却没问题,还因为配方公布,玻璃价格也不贵,甚至便宜。”
  因为之前做玻璃,以至于现在显微镜的难度也降下来。
  这让想要显微镜的诸朝医学家们恍惚。
  镜头只演示几遍显微镜的操作,而没有把所有物品都过一遍,要不然那时间可长了去了。
  直到继续采访下一个高考生,诸朝医学家们都还意犹未尽。
  有行动力快的,已经弄到镜片,“接下来该怎么做?”
  “如果平面的不行,那就把它们打磨凹、凸,我记得显微镜镜头镜面,好像不是平的。”
  “你们做好以后,我们也想看看,没想到咱们身上的秘密,不比星空少。”这个事实让诸朝古人们新奇。
  “是啊,咱们现在探索不了星空,但可以探索人。体。”这个他们能够做到。
  【作者有话要说】
  【注:文中123456等标注资料来源于网络。】
  第六十五章
  【“我以后会报考非遗专业, 非遗专业跟其他专业比起来,属于冷门专门。
  不过好在非遗专业科目很多,加起来我们的数量也不少。”一个女生说道。】
  随后镜头转换, 其他专业的学生坐的满满当当,非遗专业们学生, 一个教室只有几个学生。
  所有非遗专业的学生们加起来, 也才只是那些热门专业的零头,差距之大, 就算古人们也能理解。
  “什么是非遗?”
  “非遗是什么意思?后世学的人为什么那么少?”
  【“非遗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思, 咱们目前比较出名的非遗文化有刺绣、戏曲、乐舞等专业。
  我选的是刺绣专业。”女生道。】1
  诸朝古人们震惊, “是我们理解的意思吗?那可是刺绣啊,后世学刺绣的人为什么那么少?”
  “什么时候刺绣也成为冷门职业了?!”他们接受不能,因为这个专业, 实在太贴合他们的日常。
  “你们别忘了后世的纺织机器,咱们之所以那么多刺绣的,是因为咱们没有机器, 咱们要是有机器,肯定也会选择机器。”
  “对, 你们应该奇怪后世都有那么便利的纺织机器了, 为什么还有人会传承手工刺绣。”
  一些人的话让那些激动的人冷静下来。
  “说的没错,后世有纺织机器, 不需要像咱们这样再一针一线的绣,这样大多数人会刺绣, 反而显得奇怪。”
  他们已经接受未来刺绣这项日常被淘汰掉的事实。
  那种感觉怎么说呢,让人感到空虚和迷茫。
  诸朝擅长刺绣的女人们则微怔, “后世多好, 因为刺绣多了很伤眼睛。”
  就像她们的眼睛, 年纪还未老迈,眼睛就看不清路。
  像后世的纺织机器,不知拯救了多少女孩的眼睛。
  【“随着机器的量大和普及,不知什么时候起,人工刺绣被人定义为高档商品。
  不过跟机器比,人工刺绣确实更废心力,如果不是因为学成后能挣钱养活自己,我是不会让孩子学习这门技术的。”女孩的母亲,上一代非遗大师说道。】
  “后世刺绣很挣钱?!”诸朝古人们捕捉到这一点,眼睛明亮起来。
  “手工跟机器的区别在哪里?为什么后世追捧手工刺绣?”也有人不明白手工刺绣为什么被定为奢侈品,明明都是刺绣不是吗?
  刚好天幕也正好说起这个话题。
  【“对于外行人来说,手工和机器刺绣区别可能不大,可对于内行人来说,机器刺绣匠气死板,手工刺绣则有灵气。
  这分别是机器刺绣,和手工刺绣作品,你们能分辨出来吗?”女孩母亲带来同样的刺绣作品,打混后让人分辨。】
  “两者放一块对比,还是挺明显的。”
  “机器刺绣感觉厚重,没有手工刺绣轻盈。”
  对于古人们来说,两款刺绣,很容易分辨。
  “后世确实没说错,机器刺绣确实匠气,但是它价格也便宜啊,至于灵不灵气的,对于没钱的人来说并不重要。”
  “但是对那些衣食无忧乃至富贵的人们就不一样了,有钱的情况下,自然会选择更精美的人工刺绣。”
  “这样看来,两款不同方式的刺绣,所对应的买家们群体不一样。”
  匠气厚重、价格便宜的机绣买家们是普通人,精美轻盈、价高的手工刺绣买家们是有钱人。
  “所以后世哪怕机器刺绣占据主流,手工刺绣也没完全淘汰。”
  “刺绣还有专门的学校。”
  “不是学校,只是其中一个专业。”
  “那也很惊人好不好,要知道那可是刺绣!”
  “实在难以想象,刺绣也能成为一门课程,甚至可以开专门的课程。”
  看到后世那些美奂绝伦的手工刺绣,诸朝绣娘们神色柔和,“我们以后也能做到那种程度。”
  之前她们记过天幕给的刺绣手法,后面有了随身天幕后,随时可以翻阅,这让她们绣技大涨。
  【“我们以后想学戏曲专业,戏曲是一项传承已久的习俗,是咱们社会进入信息化之前很受欢迎的娱乐表演方式。
  在诸多娱乐信息的冲击下,喜欢传统戏曲的人已经越来越少,但我们会继续坚持下去。”一对身段板正的情侣说道。”】2
  随着他们的话,天幕闪过戏曲的起源,以及戏曲之前皮影戏等娱乐表演。
  这种化静为动的表演方式,直让元朝之前的古人们大开眼界。
  “没想到还能有这样的表演方式,要是咱们这里也有,我们肯定看!”
  “之前咱们这里的确没有,但之后一定会有。”有人对后世戏曲感兴趣,已经决定行动。
  戏曲能传承那么长时间,并且在现代都还有一席之地,对于娱乐信息少的古代,冲击力就更不用说了。
  不过这只限于戏曲出现之前的朝代。
  戏曲出现之后的朝代,会视为“下九流”之一的行业。
  看到后世戏曲变得这么光明正大,元明清等封建思想较重的人非常受不了。
  他们对戏曲喜欢并鄙夷,实在难以忍受后世把戏曲捧到和寻常职业一样的地位。
  在他们看来,戏曲低贱,就该一直低贱才对。
  “刺绣也就算了,戏曲怎么配呀?!”他们不明白。
  当然这些破防的人,之前早就失去天幕观看资格。
  而元明清学习戏曲的人们则恍惚,“咱们这行业,在后世居然被称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咱们也配吗?”不光外界鄙夷他们行业,他们自己心里也无法对自己的职业充满自信。
  “为什么不配?那些做恶心勾。当的人都觉得自己风光霁月,咱们为什么要自怨自艾?”清朝,一个戏曲女子呸道,十分桀骜不屑。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