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换了我们是世家和官员,我们也这样,但可惜我们不是。”
  他们身为底层人,哪能有那样的后路。
  “等等,我好像有点明白天幕说的意思了。”有人恍然。
  【为什么说古代帝王和百姓们利益一致,那是因为他们都是没有后路的人。
  改朝换代,帝王和宗室们会首当其冲,一般都会被新朝斩尽杀绝,很难幸存,这也是古代世家为什么有改朝换代的实力,却没几个真坐上皇位。
  因为坐上皇位,就会彻底断掉他们家族的后路,不像身为世家,他们进可攻、退可守。】
  “原来是这样,难怪有些世家明明有实力,却不自己做皇帝。”
  “确实,新朝一般很少会留前朝宗室的性。命,前朝帝王们还真没得选。”
  【百姓们是因为没有退路,一旦战乱,没有自保能力的他们,会最先受到迫害。
  所以纵使阶级不同,帝王和百姓们的利益却是一致,他们都不希望朝廷发生动荡。】
  “还真是这样。”许多帝王们原本还想反驳,结果一细想,发现情况还真是姜叶说的那样。
  并不是因为底层百姓对他们更加忠诚,而是因为他们比世家、官员们少了改换阵营的成本。
  “呵呵,帝王明明跟我们一样没有退路,可他们却还跟那些官员一起欺压我们。”
  百姓们冷笑自嘲,心里别提多悲愤。
  “糟糕,天幕说破本质了。”诸朝臣子们心道不好。
  他们所在阶级,比帝王和百姓们更早意识到这一点。
  其中不乏借此忽悠帝王,还把帝王忽悠瘸的臣子。
  现在天幕这么说,他们身上当即涌出冷汗,生怕他们头顶的帝王脑子突然清醒。
  偏偏他们这么紧张,姜叶的江雪依旧没放过他们。
  【所以说古代帝王们真的很奇怪,明明他们应该站在百姓们那边才对,只要百姓们安稳,他们的王朝才能长久。
  但是许多古代帝王就不爱惜百姓们,而是使劲劳役他们,好像生怕自己王朝国祚太长。】
  噗,诸朝帝王们只觉得胸。口。中箭。
  “不,这事以前也没人跟我们说过啊!”
  聪明的帝王们可能隐隐悟出这点,但大部分帝王,并不具备这种聪慧。
  他们的许多知识,都来源于身边人教导,如果身边人有意误导,他们很容易一叶障目。
  现在,他们蓦然被姜叶和江雪戳破一直被隐藏的真。相,心里别提多崩溃,那感觉就跟天塌差不多。
  尤其是昏君们,别提多抓狂,“我们是不是只要善待百姓,就能一直骄奢淫逸下去?!”
  可他们已经开始劳役百姓,现在想办法挽回,还来得及吗?
  嬴政、刘彻等帝王闭上眼睛,只觉得脑海中的思路,前所未有清晰。
  他们终于知道帝王和百姓之间的关系,知道今后该怎么执政。
  李世民这类帝王就更不用说了,他们今后会做的更好。
  “可恶,天幕居然教人怎么做皇帝!”诸朝臣子们,许多人都在背后咬牙切齿。
  因为帝王们脑子要是清楚,就该他们这些臣子受罪了。
  比如搜刮民脂民膏,之前帝王们可能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今后却可能会插手。
  “是不是只要记住这点,我们也可以为帝。”领悟的不止帝王们,还有许多起义军的首领们。
  他们许多人都没有方向,对于未来十分迷茫,可是现在,他们心里的迷茫彻底消散。
  同时还有诸朝百姓们对帝王们的恨意,他们不懂政。治,但听懂了他们和帝王利益是一致的。
  为什么他们利益一致,帝王们还欺负他们?
  既然帝王们不愿意善待他们,那他们也不会善待帝王。
  【做图后我们可以发现,随着时间流逝,天下读书的群体会越来越大。
  但是跟整个天下的人数比,读书群体又显得十分少。
  按照数据,民。国时期的识字率,大致在总人数的十分之一左右,也就是说,那时候超过八成快九成的人,都是文盲。
  这还只是民。国时期的数据,民。国越往前的朝代,识字率越低。】7
  “十分之一左右,后世的识字率,居然那么惊人吗?”诸朝古人们为后世“离谱”的识字率感到诧异。
  因为他们所在朝代,识字率更低。
  “确定是总人数吗?也包括奴隶们吗?”
  在古代,奴隶们不算人数,但他们不确定奴隶们在后世算不算人数。
  【然后是科技和生产力,也和读书有很大关系。
  读书人数少,让古代本就贫瘠的生产力和科技自然发展不好。
  我们后人比古人聪明吗?
  不,我们并不比古人们聪慧,我们之所以显得比古人们聪明,是因为我们双方的知识积累和成长环境不同。】
  “没有文化,我们只能做简单的活计,要是有文化,我们一定能做更多。”
  “咱们和后人脑子没什么不同,只是咱们生在了古代,他们生在了后世。”这个事实,让他们既欣慰又酸楚。
  【除此之外,还因为古代读书人对科研的偏见和歧视。
  古代人为什么读书,是为了钱和权。
  的确有心怀天下、造福于民的存在,可那样的人实在太过凤毛麟角,跟读书人整体比,少的可怜。】
  “这话太直白了。”诸朝为了钱和权而读书的人们受不了这么赤。裸。
  那些真正心怀天下的人,只能叹息一声。
  “后世的意思是,让我们读书人去干那什么科研,开什么玩笑!”也有读书人觉得身份被冒犯,十分生气。
  因为古代科研人员地位不是很高,且很难爬到高位,对于有心仕途的官员们来说,就跟自绝前程没什么两样。
  “别跟天幕说,去跟陛下说!”有人反应过来,赶紧去找帝王哭诉,生怕帝王被天幕蛊。惑,真让他们这些文人去搞科研。
  先不说他们对科研不感兴趣,他们本人也不会啊。
  “格物在咱们时代,地位的确不高。”诸朝普遍叹气。
  格物,是科研在古代的称呼。
  “你说朝廷重视格物吧,像张衡大人那样的人没出几个,要说朝廷不注重格物,朝廷还有专门的工部。”
  虽然工部不是专门搞格物的,却也是跟格物最沾边的部门了。
  “后世科技那么厉害,背后又有多少读书人?”嬴政等帝王,突然意识到这点。
  既然科技和生产力发展,跟读书人数有很大关系,那么后世的读书人数,又得多庞大?
  但就算不知道具体数据,他们也相信后世读书人数绝对远超民。国的十分之一。
  李斯等官员们按照帝王们的意思,变换口吻发出评论。
  【为什么突然好奇咱们现在的文化普及率啊?
  我们查查,咱们现在的文化普及率之所以没达到百分之百,是因为有不少老一辈的人没接受过文化教育。
  目前咱们大概还有百分之三左右的文盲率,跟古代比起来,算是人均识字吧。】8
  “噗,多少,确定说的是识字率百分百,而不是文盲率百分百?”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