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当然帝王们并没有放松警惕,就像嬴政、刘彻等帝王,已经让朝臣修改相关律法,就等适合的时候推出来。
  除了百姓们日益增长的民智,让当权统治者们忧心外,他们还让下。面加大对玻璃、电等东西的研发。
  随着做的事情越多,人手却跟不上,哪怕是实施愚民政策的嬴政,也不得不承认,开启民智,也有有利的一面。
  起码他现在把诸子百家都弄来咸阳,人手依旧不够。
  “其实我心里还是疑惑,后世房子那么高,他们是怎么下去和上来的?”诸朝有人闲暇之际,依旧对这个问题念念不忘。
  “就不能是他们走下来的?”
  “那得多累啊,要我说后世肯定有能快速上下的办法。”
  听有人这么说,其他人沉默一瞬,而后道:“要是天幕出现之前你这么说,我们一定会笑你异想天开。”
  “那现在呢?”
  “等下次天幕吧,后世要是没有快速上下的办法,到时候再笑话你不迟,不过……我们觉得你说的挺有道理的。”
  多次天幕直播下来,人们的大脑不再像以前那样死板,说着他们心里期待起下次直播的内容。
  “衣食住行,已经说完住房了,下次直播该说‘行’的方面了。”
  “也不知道后世人又是怎么出行的?”
  【作者有话要说】
  【注:文中12345678等标注资料来源于网络。】
  第五十二章
  一个月后, 姜叶和江雪再次直播。
  【关于行,可以分为两类,分别是行走的方式, 以及道路类型。】
  【首先说行走方式,最古老的行走方式为走, 用人的两只脚和腿。这样一来, 鞋就很关键。
  可对于古人来说,并没有咱们现在类型和数量这么多的鞋子, 他们的鞋子, 一般为草鞋和布鞋。】
  “草鞋一般是我们平民穿, 虽然我们也有布鞋,但舍不得常穿,因为穿久了鞋底会磨损。”这让鞋子不是很多的他们的来说, 自然珍惜。
  “穿着草鞋,走路远不如布鞋。”常穿草鞋的人感叹道。
  【首先从草鞋和布鞋的材料上,我们就能看出草鞋并不耐磨, 且草鞋底是软的,一旦道路崎岖不平衡脚底板就会硌到, 让人十分难受。
  但胜在草鞋原材料容易获得, 磨损了也比布鞋好替换。】
  【布鞋的话,底子比草鞋厚, 也更耐磨,但也更珍贵。
  按照古代的生活水平, 底层百姓们有布鞋但不会常穿,能常穿布鞋, 则是实力的象征。】
  “又来这一套。”听到姜叶和江雪连脚上最不起眼的鞋, 都要分出穷人和富人, 衣食无忧的权贵们皱眉,心里不是很舒服。
  尽管姜叶和江雪说的都是事实,可他们还是不想把自己和那些底层人相提并论。
  在他们心里,后世提起贵族时,应该是崇拜且推崇的语气,而不是像现在,又把那些泥腿子,和他们放在同一水平。
  “我们脚上的鞋,怎么可能跟穿的起布鞋的人比。”只是鞋的对比差距,就让诸朝底层百姓们黯淡无光。
  不是他们讨厌姜叶和江雪,而是他们为自身条件感到自卑。
  【这是草鞋和布鞋的制作方法,从过程大家就可以看出,一旦路不好,穿草鞋就会伤到脚,布鞋的防御力则好一点。
  但能不能转换思路,想办法增加草鞋的厚度,反正它也是编织出来的,问题应该不大。】
  “那是草鞋的编织办法!”诸朝有人对草鞋的编织办法感到惊喜。
  哪怕是古代,也不是人人都会编织草鞋的,换句话说,古代并不是人人有鞋穿,多的是赤脚走路的人。
  草鞋底子软薄,很多时候还会伤脚,可也比一直光着脚走路的情况好些。
  赤脚没有草鞋的人,开始割草晒干,准备编织草鞋,有草鞋和会编织草鞋的人,则恍然,“我们之前怎么没想到呢!”
  既然一层草鞋底子软薄,那多几层呢?或者草鞋之间垫上干草,增加厚度和硬度,起码不让草鞋再像之前那样硌脚。
  就像布鞋那样,布鞋是千层底,其厚度和硬度,就是一层层叠加出来的。
  【除了草鞋和布鞋外,古代还有几种特殊的鞋子。
  比如木屐,大家一边穿汉服,一边穿木屐,会给人一种不伦不类感。】
  姜叶放出木屐图片,木屐就是木头鞋,下。面有屐齿。
  再一搭配华夏传统服饰,给人的感觉怎么说呢。
  “木屐就是屐履啊,哪里怪了?”诸朝古人们看看图片上的衣服,再看看鞋,没觉得哪里不对。
  “不过木头鞋,穿时间长了,确实不怎么舒服,不过短暂穿一下,还是可以的。”也有人从木屐的舒适方面找原因。
  【首先大家要知道木屐的起源,那就是华夏,木屐是华夏自古以来的鞋子款式之一,并不是什么外来物。
  只是后来随着宋元明清等时代禁锢,木屐渐渐没落,然后木屐传入日。本,被日。本奉为传统服饰之一。】1
  【到现在,我们华夏已经没有了木屐身影,当人们再看到木屐这种款式的鞋子,会第。一印象就认为这是日。本的服饰,然后这种穿着方式会受到人们的批判,从而心里自卑,进而怀疑自我。
  而从鞋子上的观念,我们也能侧面看出外界对我们彼此的服饰印象,那就是自己人都不认为木屐是自己家的东西,又如何能让外人知道木屐真正的起源。】
  “又是日。本,先是宋朝点茶,再是屐履,不是,他们就没有属于自己的东西吗?”得益于银矿,诸朝古人们对日。本并不陌生。
  可木屐一事,还是让他们诧异,因为点茶也就算了,好歹还能和高雅沾边,可是鞋子,那可是日常用品。
  总不可能日。本,连自己的鞋子款式都没有?
  要不然干嘛把别人家的东西,当成自己家的。
  随着时代发展,华夏逐渐淘汰木屐,可这不代表华夏古人们就不再喜欢木屐。
  尤其是那些喜欢穿木屐的朝代,心里难以接受他们喜欢的鞋子,未来居然成了别人家的。
  “那照后世说法,咱们这些穿木屐的老祖宗,也不伦不类了!”
  他们生气,既气愤把别人家鞋子当成自己家的日。本,又气愤后世连木屐起源都忘了的后人们。
  “这就是文化印象吗?难怪后世要把咱们的衣食住行,也当成文化的一部分。”
  “因为后世如果不强调这些东西的起源,等未来东西被人占有,时间长了,就会真成别人的。”
  嬴政和刘彻等帝王若有所思。
  不过他们就是想一下,对日。本并没怎么放在心上,因为他们的船队已经出发。
  【由于咱们不在意,人家日。本那边大力宣传,所以很多人固有印象里,木屐就是日。本的服饰。
  以至于穿木屐搭配我国传统服饰,则会被人说是日。本人,说风格是日风等,只能说咱们传统服饰的复兴,还有很长一段路走。】姜叶和江雪叹气。
  诸朝古人们听的气血上涌,“都是自己家的东西,这明明是中式风格!”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