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还有,废除殉葬一定是朕的功绩!”朱祁镇大声道。
  别看他面上理直气壮,心里却突突,既然后世对他废除殉葬的事感到疑惑,那说明事真有可能不是他做的。
  万一他功绩真就只有废除殉葬能拿得出手怎么办?那自然得抓紧坐实这件事。
  说白了,就是朱祁镇本人都不信自己的人品。
  “什么叫除了废除殉葬就没能拿出手的?”朱元璋不明白这话什么意思。
  总不可能除了废除殉葬一件事,朱祁镇整个人一无是处吧?
  朱元璋距离较远,朱祁镇父亲朱瞻基距离爱子就近的多。
  听到姜叶对宝贝儿子的评价,朱瞻基身体僵住,抱着年幼的朱祁镇,放开不是,继续搂也不是。
  “主持人厌恶我大明,说话向来不客气,朕都清楚。”朱瞻基安慰自己,要知道他大明太。祖主持人说骂都骂,更何况他儿子呢。
  所以主持人对他儿子的评价一定言过其实对吧!
  【总之不管真。相如何,历史上明朝废除殉葬的功绩是属于朱祁镇的,可讽刺的是,这个罪孽本来就是他们朱家扩大的,他们只是收拾一下烂摊子,就被人如此歌功颂德,何其可笑。】姜叶毫不客气。
  诸朝古人如梦初醒,“对啊,这本来就是他们朱家做的孽,他们废除是应该的,不废除是得遗臭万年的。”
  别说其他时空,就是明朝各个时空,民间对此也是骂声一片。
  明朝帝王们哪怕没听到沸腾民意,脸色也涨红铁青。
  就在这时,有官员试探上奏废除殉葬的事,毕竟他们也有女儿在宫里。
  就像姜叶说的,高官贵族看不上朝廷买自己女儿命的买命钱,可没办法,谁让朱家除了钱,还有权。
  脾气火爆如朱元璋和朱棣,对于朝臣上奏一事也没有发作,顶多先搁置,暂时拿不出解决办法。
  【按理来说明英宗朱祁镇废除殉葬,这事本该会到此完结,可是并不是,之前我们说过,古代奴隶是不被当人的,有一种说法是明英宗之后嫔妃们不再殉葬,而宫女和宫人却是要继续的。】
  【这个猜测,在打开的万历皇帝朱翊钧的定陵后被推翻,万历皇帝的定陵中只有三个人,分别是万历皇帝和他的两位皇后,并没发现宫女们的尸骨,可喜可贺,可喜可贺。】2
  姜叶语气变得轻快,就差拍手鼓掌。
  而她嘴里的当事人——明朝万历皇帝朱翊钧却笑不出来。
  朱翊钧悲愤万分,“朕定陵都被挖开了,你们怎么还笑得出来啊!”
  “定陵里几位尸骨最后如何了?”朱翊钧后宫,皇后忐忑道。
  可能是当事人缘故,她的话变成评论。
  姜叶看到评论愣了一下,“稍等,容我查一下,因为定陵不是我们今天直播内容,我也不清楚。”
  朱翊钧更加难受,结果等姜叶查完回来,整个人更是如同晴天霹雳。
  【由于当时时局动荡,万历皇帝和两位皇后的尸骨被烧毁,骨灰也被扬了,可怜两位皇后随万历皇帝遭受无妄之灾,让我们为两位默哀。】姜叶沉痛道。3
  只为皇后默哀,不带他这个帝王,朱翊钧终于承受不住,整个人晕了过去。
  “陛下——!”
  诸朝其他人目瞪口呆,“骨灰都被扬了,这是挫骨扬灰啊!”
  嬴政、刘彻听到这,感觉更不好了。
  李世民也为自己的帝陵担忧起来,下意识握紧长孙皇后的手。
  至于朱元璋,已经说不出话来,毕竟那可是他明朝的皇帝!
  “清朝,这事一定是清朝干的!”朱棣双眼猩红,想也不想道。
  明朝帝陵已经被打开第。一个,第二个还远吗?
  姜叶和江雪互相对视一眼,很是尴尬,【定陵的事不是清朝做的,事实上清朝的帝陵被打开的比明朝多。】
  这次换康雍乾几个不好了,“清朝谁的帝陵被打开了?!”
  可惜他们运气差点,哪怕呐喊,话也没变成评论。
  【咳,扯远了,总之从定陵一事可以看出明朝后期已经废除殉葬制度。】
  【但是到清朝,殉葬制度又死灰复燃,明朝继承元朝陋习,清朝也继承了明朝的陋习,没错,就是‘朝天。女户’。】
  【那句话怎么说呢,‘好的不学,偏学坏的’,明朝和清朝都是这样。】
  明朝和清朝帝王们沉默,别问,问就是膈应。
  【我啊,每次看到古人吃人,吃女人的制度,一边会庆幸自己生活在和平时代,一边又会忍不住想自己要是身处那个时代,自己会怎么办?】姜叶深呼一口气。
  【如果我是朝天。女户,无论是我伺候的人,还是我的血脉亲人,既然都想对我敲骨吸髓,那就别怪我鱼死网破。】
  【明朝嘉靖帝朱厚熜时期发生过一起宫女刺杀案。】
  【因为嘉靖帝逼迫太过,十几个宫女走投无路刺杀嘉靖帝,可惜最后因为有人背叛她们没有成功。】4
  明朝嘉靖时期,正在炼丹的朱厚熜猛地一惊,“这一定是上天给朕的示警,从而让朕避过一劫。”
  而准备刺杀嘉靖帝的宫女们大惊,以为她们会彻底暴。露。
  为首的杨金英心里极为不甘。
  【当时我看到这个宫女刺杀案眼睛就是一亮,试想一下,如果那些宫女是朝天。女户,刺杀帝王成功了,她们能报仇,顺带除掉喝自己血、吃自己肉的血脉亲人,就算没有成功,也能带走自己亲人,这简直就是稳赚不赔的买卖啊。】
  姜叶说的痛快,评论却迎来不少抨击。
  松一口气的杨金英等人,和元明清的某些女人眼睛一亮。
  可随后她们就看到有人批判姜叶,说姜叶教她们连累父母,是大逆不道和不孝至极,这让她们心里发紧。
  谁知姜叶丝毫不惧,【他们踩着自己女儿尸骨得到荣华富贵的时候没有愧疚,他们女儿又凭什么为连累他们感到愧疚?
  只能说种恶因、得恶果。这都是他们应得的。】
  【但可惜古代女人们被规训的太厉害,宫女刺杀案这种事少的可怜。】姜叶很是遗憾。
  朱元璋气血上涌,“这种事你还想多来几件,看把你能耐的!”
  他没看到的是,元明清那些被压迫到极致,女人们逐渐疯狂的眼神。
  温顺也是死,反抗也是死,既然这样,为什么不多带走一些人呢?
  有行动力快的女人,迅速付出了行动。
  随后元明清的帝王们,接连遭遇到来自女人们的刺杀,而她们有的成功,有的没成功,可就算这样,也足够那些帝王胆寒。
  毕竟他们是什么身份,那些女人又是什么身份,就像姜叶说的,女人们反抗稳赚不赔。
  比如明朝,之前姜叶对殉葬制度如何唾弃,明朝帝王们都没下定决心改。
  可是女人们一决绝反抗,他们迅速取消了朝天。女户的殉葬制度,由此可见,刀只有落在他们身上,他们才知道疼。
  “她们就不怕朕迁怒她们家人吗!”朱元璋又收到儿子被刺杀的消息,怒不可遏道。
  “说不定这就是她们本意呢,难不成要放过那些女人的亲眷?”年幼朱棣撇嘴。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