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爸爸,我们以后和宁启霆的公司,是不是只存在竞争,而不存在合作的可能性?”
  大概是出于父子间的默契,司凉暮和司念曜的说话声竟都同时响了起来。
  司凉暮看了司念曜一眼,“你昨晚在沙发那睡着,就是想等着问我这件事?”
  司念曜点了点头,他很难让自己做到对这件事漠不关心。
  司凉暮有点好奇:“你问这个事做什么?”
  “我之前认识的好朋友,就是宁启霆他弟弟。”司念曜朝司凉暮坦白道。
  司凉暮早就知道司念曜最近和一个朋友关系很好的事,但是他也没想到司念曜的这个朋友,竟然会是宁启霆的弟弟。
  宁盛朝很少跟着宁启霆公开露面,所以外界对于宁启霆有个弟弟这件事,知道的人也并不多。
  就连司凉暮,也是今天才从司念曜的口中,得知宁启霆有个弟弟这件事。
  关于司念曜刚才关心的问题,司凉暮朝他回答道:“企业间的相处,和国家间的来往很相似,没有永远的朋友或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
  对于自己的儿子司念曜,司凉暮说话很坦诚:
  “和宁启霆的公司合作与否,对于司氏集团而言,其实各有利弊。我个人是觉得都行,但董事会那边有不少人,是觉得必须趁早将宁启霆公司崛起的势头打压下去。”
  司凉暮虽然在司氏集团是人尽皆知的工作狂,但实际上,他对司氏集团并没有多么强的归属感和发展欲望。
  他之所以经常待在公司工作,不过是因为除了工作外,他找不出第二件能用来填补他空荡荡生活的事情。
  司念曜没想到司凉暮对于宁启霆的公司,竟然是这么一个听起来有点无所谓的态度。
  他有些惊讶又疑惑地看着司凉暮。
  司凉暮没有朝司念曜解释什么,他只是朝司念曜说道:
  “你如果想和宁启霆的弟弟继续当朋友的话,不用顾忌什么司氏集团和宁启霆公司的关系,只要你自己觉得开心就可以。”
  听到司凉暮这个答复,司念曜嘴角忍不住微微翘了翘:“好,我知道了……谢谢爸爸。”
  “嗯。”
  第15章
  年末,h市负责招商的相关部门,为了吸引社会各界明年增多对h市的投资创业,特意举办了个招商晚宴,并且将h市各个有头有脸的公司企业都邀请了过来。
  宁启霆的启霆医疗公司,作为从m国归巢到h市这棵梧桐树栖息的“金凤凰”代表,更是被邀请进行了演讲。
  在h市的招商领导发表完讲话后,紧接下来的,就是宁启霆上台进行演说。
  宁盛朝站在台下,他和厉西简今天也是受邀而来的企业嘉宾。
  在今天的晚宴嘉宾里,除了宁启霆外,他们这两张极其年轻的面孔也格外显眼。
  宁盛朝和厉西简本来就都很是擅长it技术,不然也不会在m国的黑客论坛里“不打不相识”。
  半年前宁盛朝从m国回来时,就和厉西简共同创办了个网络安全技术工作室。
  虽然他们工作室的员工数量并不多,只有三十多个人,但却个个都是网安方面的顶尖人才。
  宁盛朝给工作室取名为干戚网络安全工作室,其出处是来自陶渊明那句“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干戚”是上古神话里,战神刑天与天帝争位时,手中所持的两把神器。
  “干”为盾,“戚”为斧,二者相配,攻守兼备。
  宁盛朝为工作室起这个名字,可见他对工作室的未来寄予了不小的期望。
  而干戚网安工作室这半年来取得的骄人成绩,也的确是证明了宁盛朝和厉西简的能力确实非常优秀。
  工作室刚成立,还没出去拉项目时,生意就已经自动找上门来了。
  宁盛朝以前在m国时,曾经在网上随手帮过国内安全部门几个忙,所以他和国内安全部门那边也算是有些联系。
  在宁盛朝从m国回h市这边后,国内安全部门的相关人员甚至还找到过他,询问他要不要加入安全部门。
  宁盛朝的性格向来是不喜欢受拘束,所以就拒绝了那边的邀请。
  对于宁盛朝的拒绝,安全部门那边的人并没有感到太大的意外。
  毕竟他们过去也接触过不少像宁盛朝这样的计算器顶级天才,知晓这个群体里面很多人行事都随心所欲,甚至有些还可以说是无法无天,目无法纪。
  而宁盛朝在这个群体之中,已经算是性格比较好相处的那一个了。
  在被宁盛朝回绝后,安全部门那边的人又迅速向宁盛朝提出了他们此行早已准备好的备案计划。
  他们希望和宁盛朝的工作室签订一份合作合同,委托宁盛朝工作室帮他们制作一个数据筛选模型,可以帮助工作人员从海量的情报信息中,迅速分析和筛选出那类可能危害社会安定的情报。
  宁盛朝对于这个合作倒是喜闻乐见,毕竟这个合作如果达成了,既能减轻安全部门工作人员的负担,同时对民众也是好事一件。
  更别提,安全部门那边给的项目报酬还很优渥。工作室光是靠这一单合同,赚到的钱就已经能够支撑接下来一整年的运营活动了。
  所以,在回国后的前三个月时间里,宁盛朝一直都在和厉西简等人为安全部的这一个项目忙碌。
  虽然安全部门那边并没有给宁盛朝设下具体的交付期限,但考虑到这个项目的特殊性,宁盛朝和厉西简等一班人,无论男女,一群年轻人都自愿加班加点,努力想要让这个数据筛选模型能早日问世。
  对于这个数据筛选模型,安全部门那边本来预估的时间是可能要半年左右才能见到成品,所以在看到宁盛朝他们仅用3个月就交出了一个作品时,安全部门那边的人是既惊讶又有些怀疑。
  按照干戚网安工作室与安全部门签订的合同内容,安全部门在合同签订后,会先给工作室这边打一半的款项,而剩下另一半的款项,则是在模型经过测试检验的3个月后,才会打到工作室账上。
  宁盛朝他们自己工作室内部,对于这个模型是充满信心的,不过是骡子是马,宁盛朝他们自己说了不算,得安全部门那边的人自己拉出来遛过才知道。
  涉及情报方面的信息,保密性自然非常高,宁盛朝他们也没办法从安全部门那里了解到自己做的这个模型在实际工作中起到的效果如何。
  宁盛朝只知道,在他将模型交付给安全部门那边后,原本是应该3个月后才到的另一半款项,竟然没过一个星期,就已经被拨到了他们工作室的银行账户上。
  而且,之后没多久,另外的大项目也自己找上门来了,相关部门希望宁盛朝的工作室能帮忙升级下他们目前正在运行的电信网络诈骗预警模型。
  因为只是二次升级模型,而不是重新建造新模型,宁盛朝他们只用了一个多月,就达到了合作部门提的要求。
  而在模型经过升级以后,仅仅只是运行一个月,h市的电信网络诈骗案数量就得到了明显的下降,共成功预警提醒民众近90万人次,及时拦截劝阻被骗金额达3.6亿元。
  宁盛朝和厉西简他们仅仅靠着这两个项目,就直接在国内的网络安全领域打响了名声,项目纷纷自己上赶着找上门来。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