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叔没别的意思,叔也信得过你,就是感谢你一句。”
秋语若的人品和苏云廷的秀才身份,都能让苏老毛放心。
秋语若心里叹了口气,无论哪个阶层的人,对自己的孩子,其实都是希望他们能过好的。
和苏老毛说了几句让他宽心的话,秋语若才离了苏老毛家。
苏云廷从县里回来的时候,真就带回了县令写给镇上大夫的匾额。
挂匾当天下午,就有人请了大夫给正在生产的妻子去看诊。
而这个大夫,也因为鲁知县的匾额,就这样慢慢的从内科大夫,改成了妇产科大夫。
……
天气不再那么炎热的时候,明顺县的很多茶馆,都新推出了几款不一样的糕点,各个街道上的油料店里,也新出了两款酱料。
新口味的东西,有好新鲜的就会选择品尝一下,然后味蕾迅速被征服。
秋语若的放心作坊里,早上刚上工才一会,昨日又新招的两个工人,就被苏超给领进了作坊里。
两人要先在门房换衣服,洗手,佩戴完全包裹住头的简单帽子,还有一块挂住两边耳朵挡住口鼻的口罩。
两人穿戴好,就随着老板的二徒弟,穿过院子,进到挂着材料间的门牌的堂屋里。
材料间里,有三个和她们两个一样装扮的女子,她们正用模具压制糕点。
苏超只站在门口,喊苏大妮:“大妮姐,这两位大姐被大夫看过了,确定身体健康,师父让你先带两天。”
大妮放下手中的模具,过来先看了看两个新来的。
她们俩都是三十来岁的样子,中等的身材,相貌因为口罩和帽子遮挡这,看不太出来。
不过这些苏大妮都不在意,在这里干活,只要干净麻利就行,至于其他的,只要没病,都没问题。
苏超把新来的交给苏大妮,自己去了挨着仓库的制作间,这间制作间,除了自家师徒,就连苏大妮都不能随意进来。
制作间里,平安正在给一款糕点配料,配好后,就可以抬回到材料间,让她们压模了,后面无论是蒸还是炸,都没什么是需要避着人的了。
师兄弟俩一起配好食材,抬着送到材料间。
苏大妮已经教会新来的怎么用模具。
这个时代的女性,哪怕在家里没这样精细的做的食物,但是对厨房的这一套,还是拿手就来的。
秋语若来到作坊的时候,平安带着苏超已经炸好了一款糕点。
秋语若取了一块糕点,掰了一点仔细品尝,确定配料还有火候都很到位,就先把两个徒弟夸奖了一遍。
苏超:“主要是师兄厉害,我就是打个下手。”
二徒弟天赋有限,秋语若对他实行的是鼓励教育。
先肯定他的努力,再激励他继续加油。
看过两个徒弟,再去材料间检查一遍,确定一切都正常,才重新回到灶棚指导徒弟。
一直忙碌的巳时(上午九点),就陆续有人来拿货了。
等拿货的差不多都走了,秋语若在作坊里也不再多待,临走的时候带走一个徒弟,领着他先去菜市场,买了适合今天徒弟学的菜,回家做饭去。
今天带回来的是二徒弟苏超,所以今天的菜色都比较简单。
回到家,门房上的钟叔给开了门,还没进内门,小妹就跑了过来,先看苏超手里的食材,当发现还是只有素菜的时候,刚才兴奋的劲一下子就下去了。
秋语若看到她失望的样子也是无能为力。
当初没搬到县里的时候,小孩子们觉得县里处处都好。
搬过来后确实十处有九处是好的,房子是九成新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立的房间,家具更是自己挑的满意的。
家事也不用做了,秋语若雇了个县里本地的四十来岁的利索婆子,负责家里的浆洗和洒扫,还给她们姐妹每人买了个丫鬟。
小妹搬到县里,真就像乡下姑娘,变成了富裕人家的小姐一样。
但是处处都好的县里,最让她受不了的,是不能吃肉!
其实不是县里不能吃肉,是自从搬到县里后,曾经在老家不太讲究的守孝不动荤腥,来到县里后,家里就讲究了起来!
其实秋语若也不想讲究,但是苏云廷说过,在老家忌口不严不要紧,现在到了县里,师长同窗其实都看着自己呢。
对于读书人来说,孝期守孝不严,真就是一大污点。
为了往后余生考虑,两人决定,在出孝之前,家里忌荤腥。
第63章 秋语若抱了抱小……
秋语若抱了抱小妹,哄道:“今天还给你炸豆腐吃好不好?”
小妹现在长高了不少,已经脱离一眼看过去,就会说她是个小姑娘的状态。
所以秋语若不再像以前那样喜欢摸她的头,她平时需要哄的时候,就抱抱她。
小妹心里想吃肉,却也从未说出来过,大哥已经讲过守孝的重要性,她又不是不懂事的孩子,知道什么话能说,什么话不能说。
不说守孝不严会影响到大哥和三哥的仕途,就算不为仕途,只为爹娘,小妹对守孝也是不反对的。
但是她毕竟只是一个刚刚十岁的小姑娘,在老家的时候,又被秋语若精细的养了那么长时间。
现在一下子全面禁止荤腥,她就算嘴上不说馋,身体也本能的开始馋了。
秋语若说炸豆腐,小妹应着好,顺手携着她的胳膊,一起往后院去。
后院里,二妹正让雇来的宋婆婆和她自己的丫鬟杜鹃洗衣服,小妹的丫鬟去打扫各个屋里的卫生。
二妹性子内敛,秋语若就给她挑了个性子开朗的同龄女孩做丫鬟,小妹的性子原本就跳脱,秋语若给她挑的丫鬟就稳重的多。
合不合适的先磨合着,等她们哥考中了状元,再给她们一人添置一个。
姑娘得富养,但是姑娘家该学的,还是要学起来的。
说起姑娘家该学的东西,秋语若心里对鲁县令还是充满了感激的。
全家搬过来的时候,鲁县令还没调走。
现在的苏云廷,在任何人看来,都差不多算是鲁县令的人了,全家搬到县里,自然是要去拜访的。
鲁县令的夫人招待的秋语若姑嫂三人,鲁县令为官十几年,内院却干净的很,没有小妾通房之类的。
这也是苏云廷能选择他的最重要的一点,另外一点就是为官还算清正。
鲁夫人和孙瑞民的母亲孙夫人可不一样,虽然人家是官太太,却没有一点高高在上的架势,对秋语若姑嫂三人亲近的很。
苏云廷现在依靠鲁知县,对方是官身,鲁夫人不提官身,只让秋语若她们姑嫂仨把自己当做长辈一样看待就行。
既然人家都表现的那么亲近了,结合着来之前苏云廷的交代,秋语若就说了自家面临的最大的难题,不知该如何打理中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