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他是云澈他们的大哥,原本有着美好的未来,秋语若还是盼着他能醒过来的。
只是她尽了自己最大的能力,也只能给他用有一丝醒过来可能的药。
苏云廷听到她的决定,心里想的是,天气马上就要冷了,如果现在开始喝药,为了保证收益,她以后一定舍不得轻易休息。
想到寒冬腊月她还得去村口摆摊,苏云廷心里就一阵难受。
这一刻,他心里不再纠结,只希望她能少辛苦一点。
希望她能说:先开一些能够维持身体的药。
但是秋语若选择了治疗的药。
苏云廷心里又酸又涩,意识中已经出现了她在寒风中拉动板车的艰难身影。
在无力又痛苦中,意识渐渐模糊,他不得不重新陷入昏迷。
……
天气慢慢转冷,官道上跑商的人日益减少,小食摊的营业额,也随着气温的降低慢慢下降。
冬月来临,寒风呼号,官道上已经轻易见不到几个人。
哪怕秋语若心里再想挣钱,在不开集的日子也不再出摊了。
不完全是营业额跟不上的原因,就算天气寒冷,其实只要出摊,一天下来,还是能挣到几个钱的。
秋语若选择不再出摊,主要是冬日的村口,有时候竟然也给人一种荒郊野外的感觉。
钱重要,命更重要,万一遇到个坏人,自己和云澈就是给人送人头的。
所以在进入冬月后,只要不开集,秋语若就不再出摊。
苏云廷已经喝了两个月的药,之前挣的十两银子也花完了。
好在这两个月没耽搁挣钱,小食摊的生意就算没有秋收前后好,手里也还有□□两银子。
这个月秋语若准备只在开集的时候出摊,五天一个集,一个月只能出摊六天。
家里有吃药的病人,明年还想着让云澈去读书,两个妹妹乖巧又可爱,秋语若也不想太委屈她们。
澈去读书的事,秋语若觉得和苏云廷看病的事一样重要。
少年的时间其实也容不得过多的耽搁,如果二十岁之前云澈能考上秀才,以后不管苏云廷能不能坚持住,云澈有了秀才功名,家里就能越来越好。
哪怕二十岁之前考不上,他读了那么多年的书,找个体面的差事还是很容易的。
不管是吃药还是读书,都是需要银子的。
所以秋语若就在想,怎样利用这六天挣到足够的钱。
买肉酱和各种糕点的人还是少数,大冬月愿意在外面吃一碗面的就更少了。
秋语若在家想了一天,终于想到了一种适合开集的日子卖的食物:烩菜
在现代社会,工地上,集市上,还有小区密集的地方,都有卖烩菜的。
烩菜自己也会做,只要价位定的合适,其实是不愁卖的。
……
第二天,秋语若在中午路上有人的时候,去镇上买了食材,回来就开始动手做烩菜。
还不到做晚饭的时候,周围的邻居就闻到浓郁的香味,正想着这是谁家这么早就做饭,怎么这么香!
就听到门外苏静姝在喊:“有人在家么?”
邻居开门,问她:“怎么了静姝?”
苏静姝提着个篮子递给她:“我大嫂做了烩菜,给你们送过来一碗尝尝。”
邻居:“哎呀,语若好不容易歇几天,做点好的还想着我们!”
苏静姝笑着说:“您就收着吧,看看做的味道怎么样,要是觉得好,以后开集了,小食摊就加一个烩菜。”
这个胡同里住了六户人家,曾经和自家关系好的,只有顺才婶子家。
自从秋语若在村口开了小食摊,剩了骨汤,就经常让苏静姝给周围的邻居送一些,让邻里关系改善了不止一丝半点。
现在秋语若和苏云澈去村口摆摊,家里有个什么事,苏静姝在门口喊一嗓子,邻居们都会出来帮忙。
别人平日里做个好吃的,也会给自家送一些。
秋语若今天做了烩菜,苏静姝送过来了,邻居也不再客气,收了烩菜,腾了碗,又把苏静姝送到门口。
给邻居家送东西,秋语若都是让苏静姝去送,其他人家,她带着苏云澈去送。
第一家当然是先给族长家送,然后是经常买糕点的人家,还有苏淮家和经常给自己帮忙的人家,最后又给村里两家失了顶梁柱的人家,一家送了一碗。
送了十几家,剩下的正好够自家吃两顿的。
锅底留的底火一直让烩菜处于微微沸腾的状态,盛出来香味扑鼻,有肉有白菜还有豆腐鸡蛋和粉条的烩菜,就着宣软的三和面馒头,只觉得现在吃这个,比吃纯肉都幸福。
冬日原本就饿的快,秋语若他们四个也都是长身体的时候,除了小妹人小吃了一碗就饱了,秋语若和苏静姝苏云澈三人,都盛了第二碗。
……
终于到了开集的日子,秋语若一早就出了摊。
老规矩,先熬上骨汤,哪怕加了烩菜,秋语若也不准备放弃卖面。
现在天冷了,骨汤能存放,就算不出摊的时候,她也会把骨汤放炕灶上熬,所以现在的骨汤,已经是老汤了,只要开火,就喷香扑鼻。
续上昨日买的骨头加上水,开锅后后慢慢熬着,一点也不耽搁做烩菜。
小食摊已经开了几个月,经常赶集舍得花钱的都知道这里的面好吃,所以一早上断断续续的也不断人。
吃着面,看到灶台上一个个的盆子,分别装着肉还有豆腐,秋语若正往她面前的盆子里磕鸡蛋。
一个老爷子就问她:“闺女,你这是做什么呢?”
秋语若笑着回他:“大爷,我做烩菜呢。”
老爷子看着灶台上的食材,想着秋语若的手艺,决定赶集回来尝尝,如果好吃,给家里的老婆子也捎一碗回去。
第27章 亲戚过了早饭时间,路上的人……
过了早饭时间,路上的人就多了,秋语若开始做烩菜。
烧火放油,加上各种大料,把煮好用油炸过切好的肉片放进去煸炒,香味迅速蔓延。
路过的人都被香味吸引着看过来。
苏云澈从昨日被大嫂安排的时候起,就在心里做建设,现在终于到了用上的时候,他心里紧张的不行,但是看到张望的路人,还是喊道:“烩菜,有肉有蛋的大烩菜,回来大家都尝尝啊,小碗七文,大碗十文……”
这些话,云澈从一开始的生硬,到后来的流畅,然后再到看到经常来买东西的熟人,打招呼单独推销。
晚出门的还在路上,赶早集的人已经回来,秋语若的烩菜也做好了。
在没有现代科技的时代,人们出来赶集,都是挎个篮子,带着瓦罐碗盆之类的,方便盛放带汤带水的东西。
秋语若的小食摊,无论是骨汤面还是各种糕点,做的都比其他地方的好吃。
看到她新加了烩菜,很多老客户都不用多介绍,都会买上一碗。
天冷后,小食摊的棚子三面也围上了草帘,有直接在棚子里先吃一碗,然后毫不犹豫再要一大碗带回家的,也有直接买一碗带回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