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穿越重生>凤九卿> 第499章

第499章

  绕过书案,凤九卿从他背后搂过去,嘴唇贴在他耳边。
  轻声调侃:“有我凤九卿美色当前,其他姑娘都得靠边站,所以就是第二种喽,你在生尔桀的气,对不对?”
  “明知如此你还问。”
  “我明白尔桀在你眼中如同一棵茁壮成长的小树苗,稍有不正,便急着修直。方法没错,错就错在,你低估了尔桀的韧性,他与你一样,有独立的想法和判断能力,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咱们做父母的,在他走上歧途时拉一下就好,没必要时时刻刻紧随其后,久了会让他有窒息感,反而会助长他的叛逆心理。”
  轩辕容锦不认同这套理论:“任他胡闹,只会让他在长歪的路上一去不复返,朕可就他这一个儿子,万一养废了,可没有办法从头再来。”
  “放心吧,儿子身上流淌着你的血脉,有你这个成功的父亲,他日后又怎么会不成才。”
  轩辕容锦面色一松,故作质疑地问:“你说真的?”
  凤九卿有意哄他,“这还能有假,我夫君天下无敌,这可是黑阙人所共知的事实。虎父无犬子,有你这个厉害的爹爹给儿子做榜样,他日后只会更加优秀。”
  被妻子连捧带赞一顿夸,轩辕容锦憋闷了一下午的坏心情瞬息之间烟消云散。
  见他露出笑容,凤九卿暗暗松了一口气,正要将手中的奏折交还回去,意外瞥见写折子的居然是远赴封地的骆逍遥。
  自从骆逍遥跑回封地做起了闲散王爷,已经好些日子未曾获知他的消息。
  骆逍遥在折子里炫耀他目前在封地过得很是快活。
  宫廷礼仪繁琐,规矩甚多,好不容易去到自己的地界,短期内没有再回京城的打算。
  拉拉杂杂写了一堆当地有趣的风土人情,快结尾时提到一个人,失传于江湖的铸器大师——墨谦。
  玩兵器的,人人都听过墨谦的大名,花费一生的时间,只打造出十三件兵器。
  数量虽少,每一件都被传为绝世珍宝,黑阙皇宫的武器库中,便收藏了六件墨谦的大作。
  骆逍遥在折子里提及,回封地途中偶得一消息。
  墨谦的第十四件武器早在数年前便已初具模型,后来墨谦患病去世,最后一份杰作始终没有问世的机会。
  饶是如此,还是有不少小道消息泄露出来。
  说墨谦的第十四件兵器,是一只杀伤力非常可怕的火铳。
  第532章 不曾存在
  火铳的图纸失传于江湖,让那些沉迷于兵器的武痴为之疯狂。
  就连周边诸国国主也暗中派人四处寻找,恨不能将这件宝贝据为己有。
  迅速看完折子上的内容,凤九卿心里长了草。
  “若逍遥提到的火铳真实存在,咱们得尽快想办法查到这东西的下落。”
  “近几年边境安宁,无战事发生,表面看着天下太平,背地里都在憋着坏,准备给对手沉痛一击。”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也不能无。”
  “如果诸国都在打听火铳的存在,咱们黑阙也不能居于人后,被那些心怀不轨之人占了上风。”
  轩辕容锦与她想法惊人的一致:“且放心吧,你进门之前,朕已经派江龙江虎去调查了。”
  经过深思熟虑,凤九卿决定对后宫制度进行改革。
  由于黑阙后宫只有凤九卿一个女主人,其他各宫没有妃嫔,就连受宠的侍妾也不曾存在。
  这种情况下,偌大的后宫居然养着几千名宫女和太监,仅是刺绣坊的绣女,就足有四百人之多。
  四百多个绣女只服务于帝后二人,就算每个绣女一年只绣一件衣袍,加在一起也有四百件之多,她和容锦一天换一套都穿不过来。
  其他部门也是如此,很多宫女和太监被指派在无人居住的宫殿里当闲差,宫殿稍具规模些的,在里面做事的宫女太监加在一起足有五六十人。五六十人的日常工作就是打扫庭院,擦洗桌椅,养护花草,时刻做好迎接新主人到来的心理准备。
  自从荣祯帝册立皇后,唯有龙御宫和凤鸾宫两所宫殿人气旺盛,其余宫殿被宫女太监所占满,这些宫女太监按月领饷,位份高一些的,每隔一段时间还要给她们置办新衣裳、新首饰,无形中增加不少无用的花销。
  于是,凤九卿将宫中管事的女官们召到面前,与众人商讨如何削减宫廷开支,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挑出年龄大的宫女太监,给一笔补偿,将他们遣散出宫。
  该回家的回家,该嫁人的嫁人,留在宫廷只会蹉跎岁月,不如趁风华正貌离开皇宫成家立业。
  如此大的后宫变动,让管事的女官们措手不及,凤九卿派人将事先拟好的条例分发下去,里面记载了她针对此次遣散宫女一事所罗列出来的详细计划。
  随后对女官们交代:“回去后,按照上面书写的条件进行整改,凡年龄超过二十二的全部符合出宫标准,并补偿每人二十两银子的遣散费。”
  “家中过于贫穷的,一经查实,要按双倍补偿,以保证她们出宫可以维持基本生计。”
  “我给你们三天时间,三天后,将统计出来的详细名单和人数交到我面前。”
  “行了,今早的例会到此为止,都跪安吧。”
  凤九卿做事风格简明扼要,不喜欢将时间浪费在口舌之上。
  该说的全部说完,听得懂的,自然会认真执行她的命令。
  听不懂的,也没资格在她手下继续当差。
  被她提拔上来的女官深知皇后娘娘说一不二的脾气秉性,带着皇后派人分发下来的遣散计划,整齐有序地跪安离去。
  在凤九卿身边伺候多年的大宫女宁儿将泡好的参茶递了过来,“娘娘别怪奴婢多嘴,此次遣散半数宫女,恐会遇到不少阻碍。”
  “尤其是那些超越年龄线的,几岁大时就被家人卖进皇宫,长年关在宫中足不出户,对外面的情况一无所知。”
  “一旦出宫,适应不了外面的生活。”
  凤九卿接过参茶啜饮几口,神色淡然地说:“与其长痛,不如短痛。”
  “外面的生活再难适应,也比一辈子被关在这里孤独终老要幸福。”
  “宁儿,你的年纪也不小了,可曾想过离开这里,去外面追求属于你的幸福?”
  宁儿连忙双膝跪地,担忧地问:“娘娘是想赶奴婢离开么?”
  凤九卿将她虚扶起来:“进宫那天起,你就在我身边伺候左右,这么多年,咱们早已习惯彼此的存在。”
  “以私心来讲,我舍不得你离开这里,往长远来看,又不想耽误你嫁人生子。”
  “女人最美好的年纪只有那几年,一旦错过,便误了终身。”
  宁儿回道:“嫁人生子这个念头,早在几年前就被奴婢切断。”
  “想必娘娘还有印象,几年前奴婢曾说过。”
  “年幼时,爹娘曾给奴婢订了一户姓李的人家。”
  “测了八字,递了庚帖,就等奴婢到了年纪出宫时与他成亲。”
  “哪曾想那李家公子不住寂寞,考取功名后,陆陆续续将几个貌美的侍妾抬进家门。”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