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章

  消息一出,当天衙门的大门差点就让人给挤破,全是拿着借条让官府帮忙催债的。
  将城中的事务安排好后,卢长青让人从衙门库房里拖出装着火铳的大箱子,从军中挑选出了十人,又拉上李通判跟着她一起押送着这些箱子去了金明寨。
  此时金明寨部都监为李士彬,此人打仗很强,但是不长脑子,就一有勇无谋的莽夫。
  本来他因为杀死自己的堂侄女在内的几个亲戚犯了死罪,但考虑到他是功臣之后,再加上要靠他李家守着金明寨,于是宋廷就免了他的死罪。
  因为其为人残暴,寨中的士兵和百姓对李士彬也颇有微词,是一个不太得人心的领导。
  李元昊也是看中了其脑子不好使,又不得民心,再加上延州一带地势开阔,南下的路径较多,且寨与寨之间距离稍远,士兵又少,所以才选定最先进攻延州。
  李士彬认识李通判,得知卢长青是新上任的知州后,虽然很是惊诧为何来的是个女人,但还是令人开门迎接。
  “白副使这次前来所为何事?”
  李士彬将卢长青等人领到大堂后直接开口问道。
  卢长青让人直接将那几个箱子搬了上来,然后一一打开。
  堂上除了李士彬外,还有好几个亲信在,众人看着箱子里奇奇怪怪的东西一脸莫名。
  李士彬耸着鼻子嗅了嗅弥漫在空气里的味道,惊道:“是火药!”
  箱子里铺了厚厚的稻草,卢长青从中拿起一把火铳,对李士彬道:“这个东西叫火铳,使用方法我只演示一次。”
  “嘭——”地一声,一声巨响响在山谷之中,卢长青扇了扇面前飘起的白烟问李士彬道:“李都监,看明白怎么装填弹药和使用了吗?”
  李士彬看着不远处地上被打落的树叶愣愣地点了点头,忽而欣喜地道:“这可比普通的弓弩好用多了,这种好东西是谁弄出来的?”
  卢长青指了指自己,“这次我来的比较急,只造出了不到三十支,全留给你们寨子使用。”
  李士彬朝卢长青拱拱手,“多谢白副使。”
  卢长青摆摆手,“先别忙着谢,我还有事要你帮忙。”
  李士彬疑惑道:“知州需要下官做些什么?”
  “节度使不日之后便会到达延州,这段时间内,我要留守在你们金明寨,在我留守期间,寨中一切事务由我全权做主。”卢长青语气沉着,不容置疑地道。
  李士彬倒吸了一口凉气,看了看李通判,见对方不着痕迹地点了点头,这是要他应下来的意思。
  李士彬不免觉得有些好笑,“那我干什么?”
  “官家破格让我一个女子出任副使一职,主持延州的事务,这说明我的能力胜过大半朝臣,所以都监你也不必觉得在我手下做事憋屈,你我都是为朝廷效力,只要我们抗击住李元昊的兵马,功劳大家都有。”卢长青抿唇笑道:“你说是吗?”
  第243章 不叫清平,乐不起来(12)
  李士彬这人脑子不好用,为人贪暴,但他有一个优点,那就是有自知之明。
  知道自己笨,所以遇到大事不会自己下决定。
  如果遇到一个机灵点的上司,比如夏随,金明寨都不可能这么快失守,奈何遇到范雍这么一个怯懦无谋的老登。
  卢长青将盖了自己大印的书信递给李通判,让他回延州拉几车银钱过来。
  李通判不明白卢长青为何要这样做。
  “每年朝廷都会给金明寨发放大量的粮草和金银,副使为何还要使银子出去?”
  卢长青道:“朝廷的银子大多到了李家父子的腰兜里,寨子里的番兵们可没瞧见有多少钱。”
  李通判恍然大悟,卢长青这是准备收买人心。
  “若是取敌首级没有奖赏,谁还会为了功绩冲锋陷阵呢?”
  李通判有些为难道:“若是节度使来了,不许我们动用公中的银钱怎么办?”
  卢长青理直气壮道:“我才是延州的长官,延州的财政我说了算。你只管放心去取,若是有人敢拦你,就以延误军机为由把人先扣起来。”
  “他是长官,我是下属,不敢有所僭越。”
  卢长青在心里骂了句废物,威胁人都不会。
  “那就让人传话给我,我是官家亲封的知州,不尊重我就是不尊重官家,我倒要看看是谁吃了熊心豹子胆连官家的面子都不给!”
  李通判:……
  “哦,对了。”卢长青又想起了什么,“回来的时候给我找一些兵书来,还有千字文那些启蒙书也找些来。”
  “副使要这些书做什么?”
  当然是教人读书了,不然宋朝真靠这一帮子文盲将军,那才是真的要完。
  卢长青说这话真不是骂人,自唐末到宋初这个阶段,也就是比五胡乱华还要乱的五代十国期间,由于士族的灭亡,社会结构发生变化,从事武职的将军大都出身穷苦没钱读书。
  但当时的社会风气是崇尚武勇,轻视文化,所以出现了大把大把文盲将帅。
  可是治兵维持管理,就不得不读书认字,自己办不到,那就只能养幕僚。
  到了宋初,文武官职愈发泾渭分明,沿袭五代崇武轻文的风气,这会武将们的文化水平最多小学生,有些甚至大字不识一个只有胎教水平。
  这时赵大发现问题,让将帅们多读书,但武人读书效果太差,不如文人习武来的快。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