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穿越重生>我,恶女,只想造反> 我,恶女,只想造反 第146节

我,恶女,只想造反 第146节

  徐昭坐到炭盆前,搓手道:“若能把奉州拿下,南方迟早都是惠州的天下。”
  崔珏笑了笑,“是不是有盼头了?”
  徐昭点头,“这两年惠州的势头无比迅猛,是我怎么都没想到的。”
  崔珏:“那便是我们赌对了,也幸亏陈家有一位能挑大梁的,若是大房和二房那般,还不知得磨到什么时候。”
  徐昭:“但愿主公别犯糊涂才好。”
  崔珏笑笑不语,他并不担心淮安王犯糊涂,因为陈九娘不会容忍他犯糊涂。
  反正又不是没打过巴掌。
  外头天寒地冷,陈皎却像爷们那样去奔前程,崔珏则在家里烤着火。尽管两人之间有时候会怼对方,但更多的是革命情谊。
  有着共同的目标,一往直前,风雨无阻。
  陈皎这一去,整整耽搁了近二十日才抵达西山县。
  一行人去到方家已是傍晚,方月笙刚用过晚饭,在屋里跟儿子方世宏说起家常,眼见又快过一年了,方孝宣都不曾回来过,着实有些念他。
  方世宏打趣道:“当初还是爹让他离家的,出去了这么些年,想来阿齐日后也能独当一面了。”
  他们正说着,忽听家奴来报,说陈九娘来了。
  父子颇觉诧异,方月笙还以为听岔了,问道:“你说何人来了?”
  家奴道:“九娘子从交州而来。”
  方月笙忙道:“外头天寒地冻,快去请进来!”
  不一会儿陈皎披着斗篷进屋,一脸风尘仆仆。双方相互致礼,陈皎咧嘴笑道:“许久不见,方老爷子身子可康健?”
  方月笙道:“康健,康健。”说罢上下打量她,问,“天寒地冻的,九娘子因何而来?”
  陈皎:“我有事要求你。”
  她肚子饿得咕咕叫,方世宏忙命庖厨备饭食。
  用完饭,又洗去一身风尘,陈皎才彻底缓过劲儿来。她换上干净衣袍,烤着暖烘烘的炭盆,仿佛重回人间。
  稍后去到方月笙那边,同他议起正事,提起朝廷那边的情形,说道:“王太后意欲拉拢朱州对我们发兵,这一战,迟早得打。”
  方月笙捋胡子,“九娘子有什么请求只管说来。”
  陈皎严肃道:“惠州想起兵清君侧,那王太后毒杀先帝,构陷太子夺位,我爹作为陈皇叔,清君侧理所应当。”
  方月笙皱眉,“许州和朱州的情形可探听过?”
  陈皎当即同他说起目前了解到的形势,并分析惠州的兵力和能支撑战争的钱粮,认为打突击战是夺取奉州最有利的办法。
  方月笙听后久久不语,陈皎也未多说什么。
  一老一少静默了许久,方月笙才道:“九娘子知道清君侧意味着什么吗?”
  陈皎一字一句道:“知道,造反。”顿了顿,“可是这样的朝廷,能不造反吗?”
  方月笙沉默。
  陈皎继续道:“眼下惠州不能和朱州开战,一旦两州开战,惠州必死无疑,朱州也讨不到好,只会消磨对方,让朝廷得利。”
  方月笙:“是这个道理。”
  陈皎:“所以我想求老爷子助我一臂之力,让京中的方四爷做惠州的内应,里应外合速战速决把控朝廷。”
  方月笙皱眉,“你想突袭?”
  陈皎:“对,夜袭,至多三两日就把京城控制下来。”
  方月笙沉吟片刻,方道:“此事需得从长计议,九娘子打算派何人走这趟?”
  陈皎:“我亲自进京与方四爷接洽。”
  方月笙默默地看着她,初生牛犊不怕虎,她当真不知天高地厚。
  第77章 爹,我们造反吧
  陈皎想去冒这趟险,并非临时起意,而是经过多方权衡得出来的结果。趁着朱州不会轻易对惠州发兵时,速战速决把朝廷拿下,以备往后与朱州开战。
  此举虽然冒险,但符合目前惠州的形势,用陈皇叔的身份打“清君侧”的名头攻进京城,顺理成章。
  在舆论上是站得住脚的,就算改朝换代,百姓苦朝廷久矣,他们惠州积攒了不少民心,应能得到拥护。
  为了说服方家冒险,陈皎与方月笙秉烛夜谈,终是说动他书信送至京城。
  陈皎并未在这边耽搁得太久,拿到方月笙的信函后,就同谢必宗等人快马加鞭回惠州,先说服淮安王整兵待命要紧。
  这一来一回奔波,抵达惠州已经是年后了。
  初六那天陈皎回到王府,陈恩去了龙台寺,陈皎差人去把他找回来,说有急事相商。
  陈恩还以为交州那边出了情况,匆忙回府。
  近日陈皎不停奔波,整个人都清减许多,精气神儿却十足。陈恩见她瘦了不少,皱眉道:“我儿在交州那边没吃饱饭吗,怎折腾成了这般?”
  陈皎严肃道:“儿去了一趟西山县。”
  陈恩:“???”
  陈皎忽地说道:“爹,我们造反吧。”
  陈恩:“???”
  陈皎:“儿想进京联络方家做内应,里应外合夺取奉州。”
  此话一出,陈恩整个人都被唬住了,连忙捂她的嘴道:“你疯了!”
  陈皎掰开他的手,“儿没疯,跟你说正经的。”说罢取出方月笙写给方世林的信函,“方家已经应允了。”
  陈恩听得眼皮子狂跳,忙出去看外头,高展在院门口守着的,他又折返回来,没好气道:“你是嫌你老子命长吗?”
  陈皎把信函塞进他手里,“去年大哥去奔丧差点死在京城,朝廷就已经打算对惠州动刀了,一旦他们联合朱州发兵,到那时你不反也得反。”
  陈恩瞪着她,拆开信函看内容,手都有些抖,陈皎道:“眼下惠州、通州、闵州和交州都是淮安王府管辖,这些年我们累积了大量民心,就算替代了朝廷,民间也没什么说法,反正百姓已经苦朝廷许久。”
  这话陈恩没有反驳,只道:“造反会诛九族。”
  陈皎不客气道:“你淮安王夺取通州和交州,说得好像现在就不会被朝廷诛九族一样。”
  陈恩:“……”
  陈皎把信函收捡好,严肃道:“儿同沈兵曹和崔别驾他们商议过此事,都觉得可以趁热打铁。派奇兵精锐夜袭,打奉州措手不及,速战速决才有便宜捡。”
  当即同他分析目前惠州的处境,刚开始陈恩被她的激进唬得不轻,后来听她细细分析,被说得有点心动。
  整个下午父女都在讨论目前惠州的局势,打有打的布局,不打有不打的考量。综合衡量下来,如果能快速攻下奉州,确实有利可图。
  当天晚上陈恩辗转难眠,他思考了一夜,翌日召集州府里的高官商议攻打奉州的决策。
  结果这回很意外,所有人都赞同突袭奉州,包括郑章。
  如果能与京城那边里应外合,以极快的速度占据京都,那对往后惠州的发展将起到主导性作用。
  余奉桢也赞同打奉州,他管着州府的钱粮,知晓那些粮草能不能支撑这场战争。相较而言,他宁愿跟奉州开战,也不想跟朱州碰拳头,毕竟双方的实力悬殊巨大。
  郑章也觉得打“清君侧”的名号进京理由充足,正好可以把王太后和景王赶下台,扶持幼帝挟天子以令诸侯。
  人们对取奉州的态度高度一致,商定之后,州府要开始备粮草,安排武将盯住许州和朱州,以防两州生出岔子。
  陈贤树的伤目前已经恢复得差不多了,主动前往交州驻军盯许州,陈恩允了。朱州这边则由兵曹从事郑威、雍国怀等人严防。
  至于进攻奉州,还是由沈乾敏、徐昭和裴长秀等人领兵攻打。先前他们曾拿下过交州,都有领兵经验,陈恩放手让他们去干。
  平时这帮人窝里斗,但涉及到州府利益,还是会统一战线对外,因为性命攸关。
  此战最为关键的是陈皎之行,陈贤树去过京城,晓得里头的情况,同她细说一番。
  她带了方家的家仆一并前往,去到那边倒也能应付,陪同的除了谢必宗和裴长秀等人外,陈皎又把通州的宋青召回。
  陈恩不放心她,又添了两位功夫不错的跟去。一行人装扮成商贩,易过妆容,确保万无一失才动身前往京城。
  在临行那天陈皎辞别许氏,她愁得要命,说道:“我的天老爷,京城就是龙潭虎穴,吃人不吐骨头的地方。去年你大哥回来折断了一条胳膊,今年你又过去,真真是不要命了!”
  陈皎道:“阿娘,我这是给你奔前程,日后若能把控朝廷,爹就是宰相,宰相你知道吗,忒大的官儿,我说不准也能封个郡主,正儿八经的郡主!”
  许氏戳她的脑门,“你莫要给我画饼,我只想你安安稳稳的。”
  陈皎:“阿娘天真,不打仗哪有安稳,唯有把南方打下来,惠州才能得安稳。”顿了顿,“你且在家里头安心待着,等着接你进京,那地方可比惠州繁华多了。”
  许氏还想说什么,外头在催,她只得送她离去。
  前往奉州要过交州,陈皎离去后,没过多久陈贤树和林都尉等人也动身去往交州,与沈乾敏他们交接。
  如果要讨伐奉州,直接从交州发兵就行,这就是之前朝廷为什么想拉拢交州驻军的原因。
  而朱州与惠州中间隔着一个不受两州管辖的长平郡。按说此郡夹在两州之间日子不好过,但恰恰相反,因为两边都不想动武,它反而一派繁荣。
  至少目前是这样的。
  初春万物复苏,天气日渐暖和起来,麻雀成群落到树梢上,叽叽喳喳叫个不停。
  南方一年四季都有青绿,只有岭南那边不适居住,因为瘴气重。
  奉州八郡,京都设在应宁,因着是京城,人口要比其他州密集得多。
  陈皎一行人走水路,包了一艘客船去益梁那边的码头,再走陆路去往应宁。
  沿途山水秀美,陈皎站在甲板上观两岸景色。她闲着无聊同船夫唠了起来,说的是通州方言。
  那船夫是奉州人,陈皎说进京探亲,船夫同她八卦,说去年京城极不安稳,有不少高官都被抄家灭族。
  陈皎故作诧异,问道:“有这般吓人吗?”
  船夫:“嗐,这年头,变故多得很,上面的事我们老百姓哪里知道呢,反倒是地方上安稳许多。”
  陈皎道:“通州也不太平,那边官绅清查得厉害,今天李家倒,明天王家遭殃,也闹得人心惶惶。”
  船夫:“是查贪官污吏吗?”
  陈皎:“对,不过我们这些是商户倒是躲过一劫。”
  船夫赞道:“查贪官好,年年赋税上得那般重,养肥了那些贪官,就该宰。”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