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昏分界 第720节
他的话已非常诚恳,可听在婆婆耳中,却更不由悲从中来,脸上,竟仿佛落下了泪:“但你,你是这世上命最苦的孩子呀,你还未出世,便已经被人算计上了……”
“那可就算他们倒了楣了,惹谁不好,偏要惹咱们胡家的?”
胡麻抬起头来,手掌化死,缓缓伸了出去,化死之后,手掌便迟钝冷硬,但也在这种时候,他有种触摸到了婆婆手掌的感觉。
轻轻握着婆婆的手掌,认真地看向了婆婆,道:“但我想过来问的,也是这些,婆婆,当初,家里人做这些的真正目的,究竟是什么?”
“胡家人,也是想要成仙么?”
“……”
“成仙?”
婆婆缓缓俯下身来,脸上是复杂的情绪:“婆婆也听他们提到过这种话,但这样的人……”
“我看该打断他们的腿,省得再在那里做大头梦……”
“……”
“……”
“胡家儿孙这趟回来,看样子有很多话,想要与先人讲啊……”
与此同时,整个祖祠周围,都仿佛变得雾蒙蒙的,近乎,抬棺之人,都已经被这雾气淹没,仿佛失去了知觉。
恍恍惚惚,如在梦里,而一些本事大的人,知道这是怎么回事,也不好抵抗,便干脆的抽身退了出来,远远地立于百丈之外,看着那祖祠前的模糊身影。
棺至祖祠之前,便已入塘了,便是先要祭拜先人,再安葬生父,也不需要这么久。
毫无疑问,他们是在说些什么。
只是想到了白家婆婆脾气并不好,场间几位遥遥观礼的贵人老爷,便也对视一眼,隐约可见询问之色。
“无妨,他只要回来了就好。”
有人轻轻叹了一声,抬起头来时,倒是微露讥嘲:“毕竟,他也是十姓中人。”
“生在山中,不见天地,所以性子与咱们有些不同,是有的。”
“但只要是十姓之人,只要见到了胡家真正的身份,那么他,便早早晚晚,会走到与我们一样的路上来……”
“呵,白家婆婆,虽然嫁入了胡家,也成了胡家如今惟一的长辈,但她毕竟姓着一个白姓,骨子里,总是有些跟不上的迂腐啊……”
“她,注定是伤心之人。”
第767章 胡家旧事
“你爷爷当年与国师还有那些人一起嘀嘀咕咕商量的事情,我确实不知道。”
“但我知道胡家人是怎么起来的。”
面对着胡麻的疑问,婆婆也低低叹了口气,她仿佛是心疼胡麻一直跪着似的,轻轻将他拉了起来,坐在了祖祠的台阶上。
这边轻轻揽着小红棠,那边拍着胡麻的手掌,叹道:“如今都说胡家是十姓之一,有泼天的富贵,有偌大的名声,嘿嘿,连皇帝都不放在眼里了。”
“但胡家祖上,便一直是安份百姓,就没做过几天贵人。”
“你们胡家起家,是一百七十多年前的一世祖了,那时候就不是什么大家,只是见着天下太乱,皇帝请了江湖异人入京而已,在那时,胡家也不属于这些有本事的人家之一。”
“胡家一世祖,当时只是一位官中小吏,被官中发放到了镇祟府,帮着做些联络这些江湖异人,记功分差的小差事罢了。”
“但他是个有眼力的,平时记功分差,便看到了天下鬼神渐众,邪祟日起,知道天下大势已至,早先不被朝庭放在眼里的江湖异士,怕是一个个都学成了大本领。”
“于是,他便也立志要去学成本事,只是这世间之法,皆诲莫如深,无凭无据,又有谁肯随便教你真东西?”
“他学来学去,不得法,倒是深入了乡间,天下门道,惟有乡间走鬼不避人,也没有那么多的条条框框,于是他弃了官身,行走乡里,自村寨之间查访,只为学那各路手段。”
“从那村中学来根基,会起坛,服太岁,除邪安祟,行走阴阳,渐成了本事。”
“他虽成了本事,但终不得法,并未长寿,只是好歹让胡家有了本事,便从二世祖开始,又回了镇祟府,渐渐靠了这身本事,从一方小吏之子,渐渐混出了名堂。”
“一代代人下来,成就了胡家在走鬼门道的地位,也混成了镇祟府中掌刑之人,与当时用印的孟家,一左一右,成了这镇祟府的支柱。”
“再后来,便是二十年前了……”
“……”
婆婆一点一点,轻轻拍着胡麻的手掌,为他讲着过去的事情。
便如曾经的岁月,展现在了胡麻的眼前。
“那几年啊,变得实在太快了……”
“虽然邪祟四起,天下不太平,但这各大门道,却也在那些年里,渐渐成了势。”
“郎中称司命,武夫号守岁,本来就只是一群江湖草莽而已,但却因着一身本事越来越大,也越来越不将凡人看在眼里,甚至成了气候之后,就连皇帝老夫,也惮压不住了……”
“只是,当时毕竟还有镇祟府压着他们,所以,一个个的还算老实。”
“直到,国师找上门来。”
“……”
“大罗法教,是本事最大的,其他门道,还是太岁降世之后,才渐渐起势,但大罗法教,却是向来有名。”
“尤其是被招入宫中,封为国师之后,他们的本事,便更大了,就连镇祟府,能辖制其他门道,却也管不着他们。”
婆婆提到了这位国师的时候,声音里也分明带了冷硬与不满。
她已竭力想将这一切,给胡麻讲的足够客观,但身为魂体,这不满却藏不住。
“便是由他开始,让这一切都变得不一样了。”
“他一开始上门时,与掌刑的胡家、用印的孟家都见过面,只是聊了什么,便连我也不知道,直到那一天忽然朝中传来了消息,我才知道,有些人的胆子,居然可以这么大……”
“那可是皇帝啊……”
“真命天子,福泽深厚的皇帝,居然也可以一夜之间就没了……”
“现在想来,又何止是我这样的老婆子?满天下的人,都想不到会有这样的事。”
“那时候,这些江湖草莽的本事,都已经越来越大,但也从来无人想过,可以大到在金銮殿上将皇帝剥皮,事后又将整个上京,都咒成了阴曹地府的鬼模样。”
“而在那件惊天动地的大事发生的时候,本该背负皇命,镇压邪祟的镇祟府上下,却完全没有出手的意思……”
“没了镇祟府的辖制,其他八姓,便更是懒得理会了。”
“于是,一夜之间,上京变了天,那样泼天的大事,关起门来,倒像是小事了。”
“我自然问过你爷爷这些事,但他却并未对我说些什么,我自然也知道轻重,反而不会害他,不过是改朝换代而已,我没想过自己可以见到改朝换代,但换了,也没什么……”
“……”
胡麻其实很能理解,对婆婆这等传统的人来讲,改朝换代,是多么惊人的事情。
但看着她如今的平静,想来早已想得通透,便不多言了。
“只是,我没想到,那竟只是一个开始……”
婆婆说到了这里,也仿佛皱起了眉头来:“后面的很多事,连我也看不懂。”
“皇帝死了,在当时来讲,是惊天动地的大事,头一天宫变,第二天便不知道有多少人急着从皇族之中,再挑一位新皇帝出来。”
“只是,那些第一次露出爪牙的邪祟,谁也没想到他们手段这么狠,上京之中,足足十七万皇家,更有几万牵连者,短短数日之内死绝了……”
“这样的事吓坏了整个天下的人,也一下子引发了大乱。”
“此后,妖祟无尽,各地兵马起势,纷纷扬扬,打着各种口号,也只为了争这皇帝。”
“而在那乱到所有人都看不清局势的时候,国师,却邀了老头子去石亭。”
“……”
“石亭之盟?”
胡麻心里不由一动,听到了这熟悉的名字。
“当时哪怕我是胡家主事娘子,但我毕竟不姓胡,所以我没有进入石亭。”
婆婆低声叹着:“去了石亭的,是你爷爷,还有你父亲。”
“我也不知道他们在石亭里面,商量了什么,只是,当时那乱象四起的天下,居然真就被这江湖草莽出身的十姓给压住了。”
“历朝历代,都没见过这种事情,分明皇帝已经死了,皇帝身边的人也死绝了,朝上也没有人谁站出来代理朝政等事,但偏偏,这天下居然没有乱。”
“便好似,他们凭着各门里的手段,就硬是为这都家的天下,续了二十年的命。”
“……”
婆婆讲着这些事情的时候,眼里并没有自豪,反而带着深深的忧虑。
“在那之后,便是咱们胡家人的命数改了。”
她叹着,道:“原本,胡家在镇祟府内任职,有执锏之权,但胡家人的权,是皇帝给的,所以论起本事与名声,胡家与孟家,比其他八姓,还差着一些。”
“但谁也没想到,会有人杀了皇帝,而镇祟府却一声不吭,如此一来,胡孟二姓,便成了这场大变的大功臣……”
“人人都说,新皇帝登基之后,胡家与孟家,也肯定跟着威风起来了。”
“便是新皇帝上不来,胡孟二家,也扬眉吐气,凭了镇祟府,便可压住其余八姓,风光富贵,就此而来。”
“但偏偏,老头子却在这最风光的时候问我,是否,已经做好了要吃苦的准备?”
“……”
婆婆的眼神开始变得有些忧伤,悠远,沉默了良久,才轻轻叹着讲了下去:“后面的事情,莫说外人想不到,我这位嫁给了老头子三十年的人,也一点风声都没有收到……”
“这老头子,召来了全部的胡氏宗亲,与他们商量了一日之后,便公然与清元胡家分家,另立族谱。”
“一应家产,田庄,金银,甚至血食矿脉,除了这上京城里一座空空荡荡的宅子之外,尽数分了出去,只留了这镇祟府里的职位,然后,宣布了准备离开上京的事情……”
“谁也不知道为什么,但他就是舍得丢下这些离开。”
“但虽然他扔下了很多东西,还是很多人信他,愿意跟着,你两位叔叔,一位姑姑,还有门里的老人,镇祟府里的几位老朋友,还有问事、说理、分香……”
“他们都自愿跟着咱们家走,当然,我知道老头子私下里跟他们说过很多事,但他们却都严防死守,谁也不说。”
“胡家就这样,在最风光的时候,抛下了一切,悄悄离开了上京城。”
“那时候,天都还没有亮,也没有人来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