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
李氏听了她的话正想说些什么,耳边又传来了女儿的声音:“皇阿玛今日很生气,是不会轻易原谅弘时的,额娘您千万别去求情,免得让皇阿玛心生厌恶,到了年底大封六宫的时候,就不会给您很高的位置了。”
李氏闻言那还得了,连忙道:“好,我听你的,不去你皇阿玛面前替弘时求情,让他少吃些苦头也好。”
儿子虽然要紧,但她接下来能得到什么样的位置,也很要紧。
她好了,两个儿女自然也跟着沾光。
“您也别责怪年娘娘和景仁宫娘娘,她们没有第一时间把这事儿宣扬出去,已经是看在这些年大家交好的份上了,额娘,咱安安稳稳的,比什么都强,不该奢望的,别奢望,女儿可不想您以后像祖母一样,不得善终。”大格格压低声音说道。
德太妃做的那些事,早就传到宫外去了,大格格又经常进宫给李氏请安,对此一清二楚。
李氏听了女儿的话后心中一凉,片刻之后才道:“你说的有理。”
大格格闻言松了口气。
她家额娘不聪明,弘时也是个不靠谱的,若是去争那个位置,肯定是死路一条,自已只有多劝着些,让他们打消这个念头了。
也亏得他们不聪明,也不出众,给别人造不成多大的威胁,不然……早就凉了。
十一月十三,是先帝的忌日,胤禛带着皇室宗亲和文武百官前往景陵祭拜。
回京之后,众人除了孝。
到了十二月二十二这日,胤禛大封六宫。
在此之前,大家对各自的位份也算心中有数了。
内务府那边于三日前给各宫娘娘送了册封礼那日要穿的吉服和吉冠。
从吉服和吉冠的制式和华丽程度,便能猜个大概。
年惜月被册封为皇贵妃,掌六宫事宜。
李氏封为齐妃,钮祜禄氏封为熹妃,耿氏封为裕嫔,宋氏封为懋嫔,年如月封为襄嫔。
而四福晋,因其犯了大错,当初便被送去净水庵修行,此事是在先帝面前过了明路的,哪怕如今被接到了宫中,也不能立皇后,母仪天下,皇帝封其为慎妃,命其在咸福宫内吃斋念佛,在佛祖面前忏悔、赎罪。
今日举行的册封礼,也不必参加了。
其实,就算皇帝让她来,她也来不了。
三日前,那一身妃位的吉服和吉冠被送到咸福宫后,就被盛怒之下的四福晋丢到了火盆里,烧了!
这对她来说简直是奇耻大辱,不如不要。
而年惜月等人,在十二月二十二这日,举行了册封礼。
午后,年惜月在永寿宫正殿接受六宫嫔妃和外命妇们跪拜、朝贺。
至此,后宫众人有了自已的位份,心也定了。
……
除夕家宴是胤禛登基之后举办的第一场大宴,年惜月带着李氏和钮祜禄氏等人,将一切料理的十分妥当。
当日晚宴上,就有宗亲建议皇帝立她为后,还有几人附和。
年惜月心头一惊。
这些人该不会想捧杀她吧。
毕竟,自已和这几位宗亲一点也不熟,也从未派人打点。
第376章 不排除人家会装
年惜月下意识看了胤禛一眼,见他望着自已时,神色如常,好像并未生气,心里稍稍安定了一些。
当然了,也不排除人家会装。
不过,这么多年以来,这男人倒是从来没有装模作样骗她。
只是,她四哥如今作为西北大将军,统领近二十万人马,又刚刚立下成功,年惜月不得不多想一些。
而且,是人都会变,胤禛做了皇帝之后,与从前的确有些不一样了。
她不得不防。
“皇叔言之有理,朕本有此意,只是皇贵妃一直婉拒,朕也无可奈何,不如……皇叔帮朕求一求皇贵妃,没准她就允了。”胤禛望着那位按照辈分是他皇叔的宗亲,笑着说道。
此人是个贝勒,年纪大了,只是个闲散宗亲,以往入宫赴宴,几乎不吭声,没什么存在感。
“这……”盛勒爷站起身来,冲着年惜月了个揖,恭声道:“皇贵妃娘娘,您乃众妃嫔之首,又勤勉恭谨,堪称六宫典范,实乃皇后最佳人选,娘娘怎可辜负皇上一番美意?国不可一日无君,亦不可一日无后,还请娘娘正位中宫,以安万民知心。”
皇上自个儿都说,他想立皇贵妃为后,自已这般说,应该无碍吧!
其实,盛贝勒也不知皇帝为何要让他起来劝皇贵妃。
毕竟,之前提出此事的,可不止他一人,那简亲王雅尔江阿不是第一个冒出来说此事的人吗?皇上怎么不叫那小子起来回话?
因为自已辈分大?
盛贝勒爷挺郁闷的,却不敢多言。
“贝勒爷美意,本宫心领了,本宫虽执掌六宫,却是皇上给的恩德,为报君恩,本该倾力而为,而非以此谋求更多,能成为皇贵妃,已是本宫的福德,忘诸位宗亲以后切莫再提立本宫为后之事。”年惜月笑道。
胤禛年初时同她说过,这次大封六宫,会先封她为皇贵妃,待明年再找机会立她为后。
谁曾想这些人在今日的家宴上就提出来了。
她成为皇贵妃,连十日都不到,这也太迫切了。
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是她或者年家人指使的呢。
自从她四哥做了西北大将军后,倒是有这个实力收买一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