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章

  她说的那番话,也被在场众人听进了耳里,一个个议论纷纷。
  胤禛没有搭理他们,只在寝殿里守着皇帝。
  他如今已掌握了京城和京郊大营的人马,根本不怕这些人闹腾。
  再说了,皇帝亲口传位给他,还下了传位诏书,此事已成定局,他不怕旁人议论。
  待他登基之后,稳定了大局,再来处罚那些胡言乱语之人。
  趁此机会,他正好看看,有哪些人站在他这边。
  以前的事,既往不咎。
  倘若有人到现在还执迷不悟,站在其他人那边,不尊他这个未来帝王,那便是死有余辜了,他可不会心慈手软。
  皇帝这一晕厥,便醒不过来,太医们用尽了法子,他老人家也没有苏醒的迹象。
  胤禛熬了整整一夜,到了第二日清晨,皇帝才慢慢睁开了眼睛。
  “胤禛。”皇帝喊道。
  “皇阿玛。”胤禛连忙握住了皇帝的手。
  “辛苦了!”皇帝知道儿子守了他一夜,十分感动。
  他之前用尽了全身的力气也醒不过来,但周围发生的一切他都知晓。
  此刻的他,感觉自已前所未有的好。
  他知道,他已到了弥留之际,回光返照了。
  “梁九功,去把外头的皇室宗亲和大臣们叫进来,还有嫔妃们,全都叫进来,朕有话同他们说。”这几日来,皇帝头一次说话这么利索,毫不费劲。
  但梁九功知道,皇帝这是回光返照了,他忍不住老泪纵横,去隔壁那两个偏殿把所有人叫了过来。
  “朕早就决定传位给胤禛,也知晓十四是领兵之才,才封他做大将军王,去西北平叛,他天生便属于战场,并不适合继承皇位,执掌天下,若朕真想让他继位,便不会派他去西北了,德妃妖言惑众,质疑朕立下的继承人,意图祸乱朝纲,罪无可恕。”
  皇帝盯着跪在前头的德妃,神色冰冷。
  德妃万万没有料到皇帝还能这般清醒,更没有料到他真的不想把皇位传给自已的十四阿哥,还要治她的罪,忍不住痛哭起来:“皇上,不是这样的,臣妾……臣妾只是会错意了,并不是有意的。”
  皇帝知道德妃昨日是怎么对胤禛的,根本不想再给她机会。
  “朕本该赐你一杯毒酒,念在你是胤禛生母的份上,朕饶你一命,待胤禛登基即位后,不可尊你为太后,以免你祸乱朝纲,插手朝政、屁鸡司晨。”此刻的皇帝,对德妃十分厌恶。
  自已之前劝说胤禛,不要和十四一般计较,德妃此举却让他们兄弟彻底站在了对立面。
  这样偏心小儿子又拎不清的额娘,若真做了太后,还不知道怎么为难胤禛呢。
  一个孝子压在头上,哪怕胤禛是皇帝,也拗不过她。
  到那时,胤禛这个帝王该如何自处?
  所以,皇帝才当众下了这样的旨意,不许胤禛尊德妃为太后。
  “儿子谨遵皇阿玛圣旨。”胤禛跪下应道。
  他昨日也被德妃那番话寒了心。
  倘若她当了太后,肯定会继续护着十四,说不定还会来个里应外合。
  能不让她做太后,他求之不得。
  第362章 不会让她如愿
  皇帝这会儿精神头很好,喝了一碗米粥后,感觉自已很有力气,让梁九公把所有的皇子们依次叫进去,每人叮嘱了几句,就当是自已这个皇阿玛对他们最后的关心和期许。
  他又见了那些大臣们,到了午时,皇帝还让众人陪他一块儿用午膳,结果宴席才到一半,他老人家便闭上了眼睛,与世长辞了。
  待消息传回京城,紫荆城的丧钟响了。
  ……
  身在雍亲王府的年惜月,听到这钟声后,连忙吩咐府里众人换上孝服,准备进宫守丧。
  皇帝是驾崩于畅春园的,要等胤禛这些皇子们扶灵柩回京之后,众人才能进宫参加丧仪。
  皇帝的圣驾,应该在天黑之前能赶到宫里。
  昨日下午,皇帝传位于胤禛后,胤禛很快便派人回京将这个消息告诉了年惜月。
  皇帝今日驾崩,胤禛继位,她们这些王府女眷便是新帝嫔妃,虽然尚未得到册封,可按照礼数,她们都得进宫参加丧仪。
  就在众人准备妥当,齐聚王府正厅时,有婆子来禀报,说四福晋回府了。
  众人闻言面面相觑。
  李氏忍不住道:“她回来做甚?”
  好好待在庵堂里不好吗?
  “她是王爷的嫡福晋,王爷登基她便是皇后,自然要回来。”年惜月说着吩咐一旁的婆子:“去迎一迎福晋。”
  接下来要怎么做,全看胤禛。
  年惜月现在总不能拦着人家,不许人家回来。
  没过多久,四福晋到了正厅。
  她已经换上了丧服,整个人看着很悲伤。
  坐到上首后,四福晋一边抹泪一边道:“皇上驾崩,本福晋十分痛心,自当带诸位妹妹进宫守丧,也别等爷派人来传话了,咱们先进宫安顿一番,别到时候手忙脚乱的,失了体面。”
  众人闻言下意识看向年惜月,她们已经习惯把她当主心骨了。
  这也在四福晋预料之中。
  “咱们自然听福晋的。”年惜月说道。
  “好。”四福晋擦干脸上的泪水,吩咐众人简单收拾一下行装,随她一起进宫了。
  年惜月可以肯定的是,胤禛并未派人去接四福晋,若真有此事,不可能瞒着她们。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