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8章
“不急,额娘还有话同你说。”德妃说着看了一眼十四阿哥,示意他先出去。
“额娘和四哥慢慢聊着,我先回府了。”十四阿哥起身行礼后,出去了。
“胤禛,你皇阿玛年迈,也不知还有多少光景,他如今倚重你十四弟,支持他的人也多,你这个做兄长的,也得站在他这边,多替他考虑,这也是为你自已打算。”德妃觉得自已这个儿子太不听劝了。
明知道十四以后要登基,他怎么就不多帮帮弟弟呢?如此一来,等十四上位后,他才有从龙之功,才有好日子过啊。
“儿子知道了。”胤禛点头,并不想多说。
“额娘盼着你们兄弟二人好,不会害你。”德妃说着笑了笑:“时辰不早了,回去吧。”
等胤禛走了后,德妃才叹了口气道:“这小子,越来越执拗,也不知他到底在想些什么。”
德妃可不认为胤禛想夺位。
毕竟,她这儿子现在可没多大权势,比起十四,那差远了。
人贵有自知之明,明知不可为还想为,那叫愚蠢。
开春之后,皇帝的病慢慢痊愈了。
正月十五上元灯节后,皇帝恢复了早朝。
胤禛署理户部,对朝廷的钱粮一清二楚,国库空虚,他去年年底就要上报,因皇帝病了,此事便耽搁下来。
今日早朝,他便如实上奏了。
皇帝闻言面色有些凝重。
作为帝王,他当然知道国库里没什么钱粮了,只是去年勉强能支撑,今年开年后,便有些捉襟见肘了。
若哪儿再遇到点灾害,那可真是无力应对了。
“诸位爱卿有何良策?”皇帝问道。
今日前来上朝的,都是重臣和皇室宗亲。
一般的官员,根本没资格来。
皇帝很器重在场的众人,只可惜,无人献策。
“胤禛,你署理户部,管理国库,对钱粮一事最为了解,你说说,有何法子充盈国库?”皇帝问道。
他这个儿子是个正直之人,又敢直言不讳,不怕得罪人,这种时候别人都不敢出头,也只有问他还能说几句了。
这一点倒是让皇帝十分满意。
“回皇阿玛的话,国库空虚,却不能加赋税,令百姓们受苦,若想解燃眉之急,只能追回国库的欠款。”胤禛说着,拿出一个册子来:“这是各省欠朝廷的钱粮,皇阿玛可下旨让他们尽快归还。”
皇帝听了儿子的话后皱了皱眉:“各省也有难处,朕去年答应过他们,三年之内归还这笔银子即可,倒是不好出尔反尔。”
他可是帝王,金口玉言。
自已已经答应了各省的总督和巡抚们,允许他们三年后再归还欠朝廷的钱粮,现在可没脸下旨催促。
“那就让欠朝廷银子的大臣们先还上吧。”胤禛说着,又拿出了另一个册子:“这里头详细记载了朝中大臣欠国库的银子,若是全部收缴回来,可是一笔巨款,不仅能解朝廷的燃眉之急,皇阿玛想南巡或去木兰围场狩猎,都够了。”
胤禛倒也没说具体的数目,只是将这两个册子呈给了皇帝。
在场众人听了后,心头皆是一紧。
毕竟,没欠朝廷银子的大臣,少之又少。
第336章 交给儿子来办
在场的又都是重臣,找朝廷借银子可比别人容易多了,谁没有点欠债在身上呢?
大家还以为可以慢慢还呢,没想到雍亲王今日来了个釜底抽薪。
真是可恨!
他们却忘了,所谓的慢慢还,是几年都没有还一两银子,明摆了就是想拖着不还。
胤禛之前就整治了一批京官中的蛀虫,可像这些明目张胆找朝廷借银子的,他还真拿人家没办法。
因为这些官员借银子,是皇帝允许的。
在胤禛看来,这些人大多是些不要脸的货色,尤其是王公贵胄。
他们不仅能找朝廷借银子,还能以八旗子弟的身份在广善库借银子。
之前老八管着广善库的时候,亏空就不少,还是老九给了银子,再加上八福晋的嫁妆,才填上了那个窟窿。
“尔等打算何时归还欠朝廷的银子?”皇帝翻了翻册子,眉头紧紧皱在了一起。
欠款最多的,当属那些王公贵胄,然后才是朝廷重臣。
众人听了皇帝的话后,不敢吭声,就怕自已当了出头的那个,被大家埋怨。
皇帝扫视了众人一眼,冷哼一声:“怎么?借了不想还?”
“简亲王。”皇帝见众人不吭声,突然点名了。
“回皇上的话,自然是要还的。”简亲王雅尔江阿上前一步,躬身说道。
“简亲王打算何时还?”皇帝问道。
“最迟……最迟明年。”雅尔江阿额头上冷汗都冒出来了。
“明年?你们借朝廷的银子时,可没说要过几年才还。”皇帝很生气。
但他知道,也不能操之过急,把这些大臣逼狠了。
俗话说的好,法不责众。
这满殿大臣们,不欠国库银子的,恐怕只有两三人。
作为帝王的他,也不好来唱这个红脸。
只能将此事交给自已信任之人来办。
“胤祯。”皇帝看向十四阿哥:“你可愿替朕分忧,收缴官员们欠国库的银两?”
皇帝倒也没有直接把这个差事交给十四阿哥,而是征询了他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