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夫君和孩子们都劝了,她也没当回事儿,今日四妹妹叫人给她把了脉,说她气血虚,该进补了,她才醒悟过来。
  “听二姐姐这么说,罪魁祸首就是那两千两银子了,看来……阿玛不能再给二姐姐银子了。”年惜月故意打趣道。
  “那可不成,四妹妹你以前说过的,见者有份。”年锦月知道年惜月在逗她,连忙说道。
  年家的生意都是四妹妹一手做起来的,如果没有四妹妹,他们年家根本没有今日这样的富贵,出嫁的女儿也不可能得到娘家这么多贴补。
  说起来,四妹妹真是聪慧能干。
  她出嫁的时候,嫡母还没有生下四妹妹,后来听说四妹妹有心疾,体弱多病,她还曾去武昌探望,当时这丫头真的瘦弱极了,跟小猴子似的。
  那些年,年锦月每年给阿玛送年节礼,也送一份补品给年惜月。
  日子虽然过得有点拮据,但该有的礼数,她倒是从来没有少。
  “二姐姐,你们打算在这住几日?”年惜月问道。
  “我们是来祈福问平安的,定了半个月的厢房。”年锦月笑道:“四妹妹你们呢?大概在这住几日?”
  “五日吧,王爷是奉旨出京的,要去的地方颇多,不能在这耽误太长的时间。”年惜月回道。
  其实,在路途上耽误的时间最长,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儿。
  古代出行成本太高,很多人一辈子都没出过远门,尤其是女子。
  “这几日,我们陪四妹妹你一起烧香拜佛。”年景月说道。
  年惜月闻言点了点头:“求之不得。”
  她看向靳如怡和靳如琳:“大半年不见,你们姐妹二人又长高了些,婚事定了吗?”
  去年年惜月出嫁,这姐妹二人也跟着他们的阿玛和额娘,一起回京送嫁了。
  这姐妹二人,一个今年虚岁十五,一个虚岁十三。
  靳如怡闻言红了脸,下意识看了自家额娘一眼。
  “如怡的婚事已经定下来了,是巡抚大人家的三公子。”年锦月说道。
  “山西巡抚吗?”年惜月连忙问道。
  “是。”年锦月点了点头,她怕四妹妹觉得他们高攀了人家,解释道:“我夫君的官职是有些低,比起巡抚,那可差远了,可无论是靳家还是年家,都很有底蕴,我们如怡和那位三公子定亲,其实算不得高攀。”
  她家公公靳辅,当初也是做过从一品河道总督的人。
  年家就更不用说了,如今正炙手可热呢。
  年惜月闻言皱了皱眉。
  她在来时的路上,已经听胤禛说起过这位山西巡抚苏克济了。
  他们毕竟要来人家的地盘,胤禛当然提前了解过山西的几位大员。
  苏克济是四年前成为山西巡抚的,当今圣上夸他是个好官,所以他这巡抚之位坐得很稳,但胤禛却说,要小心应对。
  年惜月对历史的走向了解的肯定不如重生的年如月多,她之前可没听年如月说,二姐姐的女儿会嫁给苏克济的儿子。
  第159章 此人不能嫁
  要知道,苏克济可是有名的贪官,胤禛上位之后大力整治贪腐,这位大人,便是重点打击对象之一。
  年惜月对此事还有些印象,此人好像贪污了好几百万两呢。
  这种事儿,三姐姐不可能记不住。
  如果二姐姐的女儿真的嫁给了苏克济的儿子,以三姐姐的脾气性子,早就忍不住劝说了。
  或许,有些事因为自已的出现,已经发生了变化。
  她得想办法阻止他们结亲。
  “王爷和四妹妹到了五台山,那几位大人会来拜见吗?”年锦月问道。
  “不会。”年惜月摇了摇头:“皇上已经派人告知过各地官员,不必刻意前来拜见,我们路过之地的官员接待一二即可,山西的府城在太原,那儿离五台山还远着呢,总督和巡抚们都不会过来。”
  “二姐姐怎么问起这个了?”年惜月有些诧异道。
  “如怡的婚事,是夫君定下来的,那位三公子也只有他见过,我们都没见过呢。”年锦月的意思再明显不过了。
  如果苏克济来这边,或许会把儿子们带上。
  “婚期定了吗?”年惜月问道。
  “尚未定下。”年锦月摇了摇头:“我打算秋日里去一趟太原,和他们家的夫人一道把婚期定下,到时候免不得要请得道高人帮忙算算吉日。”
  年惜月听了她的话后松了口气,只要婚期还没有定下,那就没有正式去衙门过订婚的庚帖,也就是说……这门亲事还做不得数。
  退婚也就比较容易了。
  她可不想让自已的外甥女嫁给一个大贪官的儿子,以后被胤禛清算。
  苏克济贪污那么多,以胤禛的雷霆手段,他和他的儿子们,谁也别想活。
  “这女儿家定亲,要慎之又慎,那位三公子叫什么名字?”年惜月问道。
  “叫图礼,他们府上是满洲正白旗人。”
  年惜月听了姐姐的话后点了点头:“出身倒是挺好的,就是不知他人品如何,这门亲事是怎么定下来的?”
  “你姐夫二月初去太原述职时,苏克济大人主动留下他说话,说他和你姐夫的兄长有些交情,后面……就谈到了儿女亲事,你姐夫说那位三公子文武双全,又彬彬有礼,不是那种满洲贵胄家的纨绔子弟,也就答应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