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额娘都是上了年纪的人了,竟还言而无信。
  “那十四弟改日进宫请安时,可要好好劝劝额娘,要多歇着,保重身子。”胤禛说完后,视线落到了八哥他们身上:“八弟你们去用膳吧,我们早就订好了雅间,先进去了。”
  胤禛说着看向身边的年惜月。
  年惜月轻轻颔首,跟着他一起去了。
  “没想到今日会在这遇到他们。”胤禛坐在了椅子上,一边喝茶,一边说道。
  “十四爷从小就和八爷他们走得比较近吗?”年惜月问道。
  “嗯!”胤禛轻轻颔首:“十四弟天生神力,是个习武之才,从小骑射和武功便十分厉害,其他皇子,没一个及得上他,皇阿玛说他有太祖皇帝的风范,对他格外宠爱。”
  “除了十四弟以外,十弟也很擅长骑射,他们年纪相差不大,从小在箭亭一起接受师傅教导,感情极好,十弟又和九弟走的最近,九弟又最听八弟的话,时间一长,他们四人便凑到了一块,在宫里时便形影不离,各自出宫自立门户后,也时常聚在一起。”胤禛娓娓道来,给年惜月解惑。
  “原来是这样!”年惜月点了点头。
  她就说嘛,胤禵明明是胤禛一母同胞的亲兄弟,按理说感情应该最好,结果胤禵却和八阿哥他们走的最近,让人有些费解。
  “胤禵比我小十岁,他幼年又调皮,我这个做兄长的对他便严厉了些,他那时有些怕我,和我不太亲近,长大后虽然好一些,但他还是最喜欢和八弟他们在一起。”
  说起这些,胤禛便想起了多年前的事。
  皇额娘在世的时候,把他当亲儿子一般教养,既疼爱他,也有严厉的时候,他从小勤学好问,皇阿玛也爱屋及乌,待他极好。
  总之……那时候的他,在诸位皇子中,也就比太子地位低一点。
  可后来,皇额娘病故了。
  皇阿玛忙着朝政,又有太子这个嫡子在他身边,当然顾不上他。
  至于额娘德妃?
  那时候十四弟才虚岁两岁,额娘忙着照顾十四弟,也顾不上他。
  他之前一直被人宠着、捧着,突然就无人问津了。
  爹不疼娘不爱!
  那两年,他都不知道自已是怎么熬过来的,等熬的差不多了,皇阿玛一道圣旨让他和乌拉那拉氏成婚,搬出宫自立门户去了。
  那年,他才虚岁十四,福晋乌拉那拉氏比他还小两岁,两人就这么懵懵懂懂的,在宫外过起了日子。
  一开始真的有些艰难,毕竟他们年纪都不大,那些奴才们表面上恭恭敬敬,背地里中饱私囊。
  “王爷,用午膳了。”年惜月见胤禛端着茶杯发愣,一开始也没打扰他,等满桌子饭菜都上来了,才轻轻扯了扯他的衣袖。
  也不知这人在想什么,竟那般出神。
  “嗯!”胤禛点头。
  “等皇阿玛的万寿盛典过了后,我想自请离京一段日子,去那些名山大川走走,拜拜神佛,你可愿与我同往?”
  年惜月正在吃碗里的炙鹿肉,耳边突然传来了胤禛的声音。
  “想!”年惜月脸上露出了笑容。
  她年幼时身子不好,跟着阿玛在武昌住了多年,阿玛致仕后,带着她在承德住着养病,后来才回到了京城。
  除了这三个地方,她也没去过别处。
  之前身子不好,年惜月很少出门。
  现如今身子养的差不多了,人家要带着她去“公费旅游”,年惜月当然没有拒绝的道理。
  “等万寿盛典一过,我就去请旨,你有没有特别想去的地方?到时候咱们一块儿拟定行程。”胤禛对此十分期待,一来,他早就打算出京走走了。
  去那些名山大川拜拜神佛,是真。
  了解大清各地的风土人情和百姓们如今的现状,也是真。
  他既然想争夺那个位置,那就得做好万全的准备。
  与其留在这个暗潮涌动的京城里看他们争来夺去,还不如出去走走。
  书上都说了,见多识广,没准他出去走一趟,心境都不一样了,对未来要走的路,也能更清晰一些。
  第128章 怕是另有隐情
  “如果不考虑其他,妾身当然想去蜀地走走,听我四哥说,蜀地有峨眉、青城等圣地,峨眉山大佛寺极其有名,寺内的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铜像高四丈,雄伟壮观,至于那青城山,可是四大道教名山之一,不去见识一番,着实可惜。”
  “我四嫂说,嘉定府还有一座大佛,名为“嘉州凌云寺大弥勒石像”,该佛像是唐开元年间开凿,大佛头与山齐,头高五丈、宽三丈有余,头有发髻,耳长两丈有余,依山凿成临江危坐,神势肃穆,大气磅礴……”
  年惜月滔滔不绝讲了许多。
  这大佛,也就是后世所称的乐山大佛。
  这几个地方,年惜月前世都去过。
  她成亲前,哥哥嫂嫂们回京,四嫂在她面前多次提起蜀地各处的人文风景,对蜀地十分喜欢。
  年惜月那时候还在心里感叹,她这辈子怕是没机会去了。
  结果胤禛现在让她选地方,她当然想选蜀地了。
  “王爷,妾身的四哥毕竟是封疆大吏,又坐镇四川,咱们去那边,或许会导致王爷您被人猜忌,妾身去何处都行,王爷决定就好。”年惜月想了想后说道。
  她方才有些太激动了,这会儿冷静下来,倒觉得有些不妥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