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三姐姐放心,我一定谨记姐姐之言,好好孝顺阿玛,姐姐去了王府,也要万事小心。”年惜月声音轻柔。
“如此甚好。”年如月脸上带着一丝歉意:“我知道,之前因为嫁妆的事儿,咱们姐妹起了一些争执,是姐姐错了,不该想着去抢你的东西,这几日我好好反省了,妹妹千万不要往心里去,我这一去,咱们再难见面,四妹妹你身子弱,定要好好保重。”
“王府不比咱们家里,姐姐也要保重,万事小心!”年惜月颔首。
毕竟是从小一起长大的,如今要分别了,还真有一点伤感。
“我去了。”年如月眼中含着泪水,由春桃扶着,上了小轿。
她并没有单独向陈姨娘辞行。
她们母女二人,之前已经在屋里把该说的话都说了,大庭广众之下,就没必要多言了。
陈姨娘看着轿子远去,忍不住捂嘴哭了起来,而且越哭越伤心。
“快别哭了,三格格去的是王府,她是去享福的,今日也算她大喜的日子,你应该高兴才是。”王姨娘在一旁说道。
“你懂什么?女子嫁人之后,想回一趟娘家都要得到夫家的允许,更别说给人做妾了,怕是一辈子也回不来了,她日后若是有了身孕,四福晋开恩,或许我还能去陪她几日,若四福晋不提,我也去不了……”陈姨娘越说越伤心。
“好了好了,快进府去吧,别在大门口说这些,免得让人笑话。”王姨娘说完之后,连忙推着陈姨娘进去了。
“格格,外头天凉,咱们也回府吧。”白芷说道。
年惜月点了点头,带着她和白薇回去了。
……
三月初十这一日,杨夫人带着儿子杨晏,携厚礼上门拜访。
年府没有当家夫人,年惜月的两位嫂嫂又不在京城,如今管着府里后院的,是她。
她每日处理的事不多,除了最要紧的,其他都交给了身边的四个丫鬟,但有客人来,作为管理后宅之人,年惜月当然要待客。
她阿玛虽然在府里,却不方便招待女宾客。
凡是有头有脸的人家,也绝没有让妾待客的道理。
年惜月亲自去了二门处,迎接杨夫人。
这位总督夫人虽然年近五旬,但保养的不错,看起来也就四十出头,虽然稍稍有点发福,但五官长得极好,可以看出来,年轻时必定是个美人。
她个头高挑,穿着一身绛紫色的旗装,不怒自威,很有大家夫人的气势。
杨晏长得像她。
年惜月将杨夫人迎到了花厅。
“夫人请坐!”年惜月微微欠身,和杨夫人一前一后落座了。
她虽然是晚辈,今日也是主人家。
客随主便。
她自然要陪着人家一起坐。
第22章 看不上她
“一晃过去多年,惜月都长这么大了,我当初在武昌见到你时,你还是个不到两岁的小丫头,坐在你额娘怀里,乖的不得了。”杨夫人看着年惜月,似乎在追忆往昔。
“我和你额娘私交甚好,哪怕当初一个在南,一个在北,也时常书信往来,你额娘生下你以后,我们本想结娃娃亲,只可惜后来……我家那个不成器的小子心有所属,可到头来,也是落花有意流水无情,为了这个,他前些日子不吃不喝,瘦了许多。”
杨夫人此话一出,年惜月就知道她是何意了。
他们年家和杨家联姻,是长辈们早年间就定好的。
最开始时,和杨晏结亲的人,其实是年惜月这个嫡女。
只不过后来,杨晏和年如月情投意合,长辈们也就默许了。
可谁能料到,年如月竟然反悔了,还一心要入雍亲王府。
杨夫人说这么多,无非是在告诉年惜月,杨晏对年如月情根深种,哪怕娶不到年如月,也不会娶年惜月。
只不过年惜月是晚辈,杨夫人当然不可能在她面前直接说这些,只能委婉一些。
“宫里有位张太医,医术高超,尤其擅长给身子瘦弱的人调理,夫人不妨请他过府,给杨三公子瞧瞧。”年惜月笑道。
“你这姑娘倒是个心善的,我回去就让人请张太医。”杨夫人见年惜月明白了自已的意思,脸上顿时露出了笑容。
年家这个幼女,不愧是嫡出,年纪虽不大,人倒是聪明。
而且她瞧着,这小姑娘把年府后院管的很不错,她一路走来,府里的下人们不仅恪守礼数,且各司其职,整个内院井井有条。
关键是,自已方才故意绕弯子,小姑娘还能明白她的意思,没有让她把话说的那么直白,倒是省了她不少力气。
也就前年吧。
年家为了给这小丫头养病,还住在承德。
想着两家以后是要结亲的,加之儿子又想见年如月,她就带着儿子上门去拜访了。
她之所以不满意年如月,并不是因为年如月是庶出,是因为那个小姑娘行事有些鲁莽,说话也不中听,不算聪慧。
可偏偏儿子心仪她,自已这个做额娘的,也不好棒打鸳鸯。
倘若晏儿是长子,她说什么也不会答应,可那小子是老三,不需要顶门立户,想娶自已喜欢的人,她也愿意成全。
没想到年如月那个死丫头竟然变卦了,宁愿去雍亲王府做妾,也不愿意嫁给他儿子做嫡妻。
若是依着她从前的脾气,今日上门非要闹一场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