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二人旗头上的珠钗也格外华丽,尤其是站在右边那个看着稍微年轻一些的妇人,头上那红宝石步摇,灵动又好看,十分引人注目。
  金玉阁的掌柜带着好几位管事,将店中最好的珠钗都送到了这二位贵人面前,任由她们挑选。
  “二位格格请随小人来这边瞧瞧,这边的珠钗也极为好看。”一位女管事迎了过来,将年惜月和年如月引到了左边,免得她们冲撞了那二位贵人。
  她还不忘低声提醒一番:“二位格格,等那两位贵人挑选完后,格格们也可去瞧瞧那边的头面,那些都是镇店之宝。”
  言外之意,让她们现在别过去。
  “四妹妹,你可知她们二人的身份?”年如月问完后,突然轻轻拍了拍自已的额头,低声道:“瞧我这记性,今日是你回京之后第一次出门,连我都不认识她们,你就更不认识了。”
  她上辈子嫁给杨晏之后,和婆婆闹得有些不痛快,杨晏对她言听计从,很快就自请外放,带着她离京赴任了。
  从那以后,他们便很少回京城了。
  杨晏最风光的时候,也做了正五品同知,后来因为家道中落又不会逢迎,反而被贬官了,成了七品小知县,还是那种捞不到油水的穷乡僻壤。
  以她的身份,也接触不到那些达官贵胄家的夫人们,更何况是眼前这二位,说不定就是哪家王府的女眷。
  年惜月看了白芷一眼,白芷连忙给女管事塞了银子。
  “那是雍亲王福晋和他们府上的耿格格。”女管事压低声音说道。
  年如月听了她的话后神色一僵,下意识转过头望着她们,没有吭声。
  “三姐姐,这套头面特别适合你,快试试。”年惜月轻轻拽了拽年如月的衣袖。
  她知道年如月此刻肯定心情复杂,正胡思乱想呢。
  可现在不是她发呆的时候。
  她这么呆呆的看着人家四福晋,可是很失礼的。
  四福晋身边那位老嬷嬷已经注意到她们了。
  果然,才过了片刻,那位老嬷嬷便过来了。
  “不知二位格格是哪家的?我们福晋请二位格格过去说话。”
  第14章 年家这个女儿,着实一般!
  年如月闻言十分惊喜,连忙福了福身:“回嬷嬷的话,我们是年家的女儿,家父年遐龄,家兄年羹尧。”
  老嬷嬷看了她们一眼,脸上露出了笑容:“原来是年家的格格们,快随奴婢去吧,不能让我们福晋久等。”
  “多谢嬷嬷!”年如月应了一声,连忙拉着年惜月去了。
  年惜月见她这般殷勤,一时不知该说什么才好。
  三姐姐可是重生的,对历史走向了解的比她还清楚,明明手里握着一张王牌,可别到时候将一手好牌打得稀巴烂。
  重活一世的确是天大的机缘,可真要觉得自已与众不同,对身边的人和事没有敬畏之心,别说上位了,连安稳度日都难。
  其实,年如月虽是个庶女,但前世并没有受到嫡母的刁难,她是在自已的生母陈姨娘身边长大的,陈姨娘对她极为宠爱。
  而年遐龄呢?她虽然最宠年惜月这个嫡出的幼女,但对三女儿年如月,也是不错的,不然她一个庶出的女儿,也不会嫁给两广总督家嫡出的公子了。
  年如月上辈子嫁给杨晏后,没多久就跟着杨晏去任上了,没有婆婆磋磨她。
  作为当家主母,年如月说一不二,杨晏又宠着她,事事都依着她,后宅内院根本没有争斗。
  杨晏唯一的妾,也是年如月给的,那个妾室,原本是她身边的小丫鬟,性子唯唯诺诺的,从来不敢兴风作浪。
  杨晏那三个孩子,也是年如月一个人生的。
  他们后来虽过了多年的清贫日子,但也还算安稳。
  正因为如此,哪怕年如月重活一世,有前世的记忆,其实……依旧是过去那样的性子。
  虽然有点小聪明,但大多数时候没有聪明到点子上,但凡遇到厉害点的人,一眼就能把她看穿。
  “年家女儿!”四福晋的视线落在了年如月身上,然后又看向年惜月:“你怎么戴着面纱?”
  还不等年惜月回话,年如月便道:“回福晋的话,臣女的四妹妹自幼体弱,身患心疾,出门在外吹不得冷风,所以要佩戴面纱。”
  四福晋闻言但笑不语。
  作为皇家儿媳,她向来注重自已的言行,当然也特别重规矩。
  对于年如月这般迫不及待插话的人,自然让她不喜。
  而且,这姑娘刚刚直勾勾盯着她看了许久,着实无礼。
  哪怕她不是亲王福晋,只是个普通人,被人这般盯着,也是失礼的。
  王爷前几日和她说,年家有意送个女儿入他们王府,王爷已经答应了。
  年家所在的佐领,现在属于王爷旗下,送女儿进府,便意味着向王爷这个旗主效忠,加之年羹尧如今圣眷正隆,被皇上外派到了四川做巡抚,蜀地富庶,那可是个好地方,王爷断然没有拒绝的道理。
  只是年家这个女儿,着实一般。
  等她进了王府,自已可得派嬷嬷好好教教她规矩。
  “福晋,茶已泡好,请福晋和耿格格移步厢房。”桂嬷嬷上前躬身说道。
  金玉阁后头有个小院子,里面有好几间厢房,供贵客歇息、品茶。
  “嗯!”四福晋点了点头,由丫鬟扶着,往后头去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