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但作为旁观者的你,其实一直清楚她为什么学习好。你和她认真聊了聊,陪她一起发现她身上值得大家学习的优点,完成了演讲稿。
  所以,秦今阳有没有可能也是这种情况……
  学习好,但他不清楚自己为什么学习好?
  要不,你去他旁边观察一天他是怎么上课和学习的?
  哇哦,你眼前一亮……
  你心怀大计,盼到晚自习结束。
  你飞奔出学校,挤上公车,路上将你的计划在心中一点点完善。
  从后门下车,你一眼对上夜色里在公交站牌旁张望过来的爸爸。
  你背着书包,飞奔过去:“爸!我有事要你帮忙!”
  爸爸熟练伸手接过你肩上的书包:“什么忙?”
  回家的路上,你给爸爸讲了自己的想法,爸爸答应你晚饭后陪你一起润色明天要用的“拍马屁”稿件。
  爸爸平时在单位里就负责写文书的工作,文字上深谙含而不露捧人的功夫。
  晚饭后,你和爸爸在你的房间里一起完成了文字稿,爸爸提出陪你实战演练一下。
  你和爸爸实在太熟了,你对着他,实在“拍”不出来。
  爸爸看出你的为难,让你在房间里记记稿,准备一下,准备好了再去书房找他。
  房间的门从外面被带上。
  稿子的内容大半都是你写的,爸爸只负责润色,所以,你很快背了下来。但一想到要对熟人说这些话,你就开始尴尬起来。
  但你知道,为了明天进到教师办公室,你能自然地说出这些话,演练确实是有必要的。
  你想了想,给自己发布了个「和爸爸顺利完成一次完美对戏」的游戏任务。
  你在心中设定,任务一旦失败,你就直接走出爸爸的书房;
  再推开书房的门,游戏关卡重置,一切重新开始,你可以毫无负担地进行下一回合挑战。
  做好心理建设,你走出卧房,推开了书房的门。
  你反复推开进去、关门出来,十几次下来,人都麻了。
  什么无意义的内心纠结都没了。
  台词和表情仿佛刻进了你的肌肉记忆里,你进门走到爸爸面前,张口就来……
  *****
  第二天中午午休。
  紧闭的办公室门内传出一声:“进——”
  你望着头顶上方蓝底白字的「语文办公室」门牌,压下手中的门把手,在心里对自己说:
  “游戏开始——”
  和你此前脑中模拟的场景差不多,几个老师抬头朝门口的方向看来,只是面孔不尽相同。
  你冲他们礼貌点头问好,表示是来找班主任林老师的。
  老师们又低头各忙各的去了。
  你朝班主任的办公桌方向走去。
  林老师抬头看你:“夏佑,你找我?”
  你点点头:“林老师,前两天的高考动员大会会末,咱们年级优秀学生分享学习经验,您会后不是让我们回去比照自己,认真反思一下?”
  “我回去按照您说的,认真反思了自己在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上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思考了演讲中的哪些经验分享是可以借鉴利用的。”
  林老师欣慰点点头:“不错不错,我看咱班就你把我的话放在心上了。”
  你开始和老师逐条汇报你发现的自己学习上的问题,高考动员大会上哪位分享者的哪点经验具体给了你怎样的启发。
  动员大会那天一共有三个分享者,你迟迟没提到秦今阳,隔壁在批卷子的张老师批阅的速度肉眼可见慢了下来。
  你收回视线,专心看着班主任:“老师,那天三位同学的分享,给我启发最大的就是高三一班秦今阳同学的方法分享。”
  “相比另两位同学细致到点的方法,秦同学学习方向上高屋建瓴的分享给了我全新的视角,让我深刻认识到了一位优秀的高三学生除了着眼于当下的细节,更要对高三的复习全程有足够的掌控力。”
  “但可能是分享的时间有限,秦同学没法逐条细节展开,我认真思考后,还有一些没想明白的地方……”
  “老师,您也知道我的性格,不太认识别班的同学,您看您能不能帮我把这张问题列表转交给一班的秦同学,让他抽空帮我解解惑?”
  “这事儿啊,好说。”班主任指了指隔壁的张老师,“张老师就是一班的班主任,你拜托她转交就行。”
  张老师闻言放下红色水性笔,朝你们看来,眼神示意你过去:“我帮你看看。”
  你走过去,把手上的纸恭敬递给了张老师。
  其实,这是一张夹带了不少“私货”的提问纸。
  纸上不仅罗列了问题,针对每个问题,你还写了你对相应演讲内容的认真分析和思考,并附赠了含蓄又真挚的赞美。
  张老师肉眼可见越看越满意。
  张老师看完,和你的班主任感叹:“老林啊,还是你说话有力度啊。我回去也叫他们反思了,可我看他们一个个仗着成绩还不错,全把我的话当耳旁风。”
  班主任象征性谦虚了下。
  张老师和你班班主任寒暄完,抬头看向你的目光简直堪称慈爱,伸手推了把凳子到你腿前:“来,坐这儿,这些问题老师恰巧都知道答案,老师给你讲讲。”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