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穿越重生>度韶华> 第911章

第911章

  冯尚书可不管这个倒霉鬼是怎么想的。转头回签押房,开始看户部最新一年的田赋账册。
  汤有银站在一旁,应对冯尚书的问询。冯尚书心算能力极强,目光一扫,不用拨算盘,便能窥出一些问题来。
  汤有银被问得额上直冒汗。
  冯尚书越看越怒,摔了账本,怒斥汤有银:“你在户部也有几年了,差事就当成这样?这些账册里的问题,你就不知道?”
  汤有银也不辩解,低声认错:“都是下官无能。”
  冯尚书发了一回脾气,很快冷静下来:“也不能怪你。你就是一个五品员外郎,能做的有限。这么大的衙门,官职比你高的官员一大把。你能当皇上的耳目,能威慑他们一些,也就不错了。”
  汤有银听得眼泪都快下来了。
  可不是么?
  这几日的日子,他都是怎么熬过来的?
  好在冯长史终于来了,来做大梁户部尚书了。户部所有官员们,你们的好日子来了。
  第810章 番外之户部(二)
  冯尚书走马上任的第一日,户部数十名官员被轮番叫进签押房问询了一通。冯尚书是精于账目的大行家,一张口,问的全是让人后背冒冷汗的疏漏之处。
  户部官员们抬头挺胸地进去,或被诘问得哑口无言,或神色慌张支支吾吾,还有几个脸厚胆大的,试图左顾言它蒙混过关,结果被喷得最惨。当日傍晚,在落衙之前,冯尚书召集所有人开会。
  冯尚书黑着一张脸,说话毫不客气:“本尚书看了一天的账册,对你们往日的当差做事风格也算了解了。以前的事,本尚书不去追究。不过,从今天起,你们都给本尚书仔细当差。再有疏漏,本尚书决不轻饶。”
  众官员唯唯诺诺,不敢抬头,唯恐被冯尚书那双厉目扫中。
  冯尚书走马上任的第五天,户部官员们早早就进了衙门,落衙也是最迟的。
  第十天。
  “……这么一桩简单的差事,最多三日就该做好。你怎么忙了十天?办差效率太低。”
  “户部事务繁杂,人人都像你这样磨洋工,差事谁来办?耽搁了大事,谁来负责?”
  “你能担起这个责任吗?”
  “再有下一次,你直接就离开户部,寻个清闲的地方养老去。”
  伴随着怒斥声,一个户部官员灰溜溜地出来了。其余官员同情地看他一眼,却没人敢上前去说情,更没人敢去安慰这个倒霉鬼。
  冯尚书这暴烈的坏脾气,实在无人敢招惹。短短十日,户部衙门里办差的效率比以前高了一倍不止。
  当然了,冯尚书除了让人敬畏的坏脾气之外,还有让人不得不心服口服的能耐。
  过目不忘,过手的账目看一遍就记得清清楚楚,骂人的时候有理有据,总能精准地踩中人的弱点和痛处。要求你办妥差事的日期,也不是随口乱说的。只要你拼力做事,确实能完成。就是没空闲喝茶闲话摸鱼而已。
  此外,冯尚书不爱开大会,有什么问题都是单独叫人进签押房。这也就导致他们没办法联合起来,站在那儿挨骂的时候也没个帮腔说情的。
  一个月过去了。
  往日送进户部的文书,大多被累积在一处,没个十天半月休想有回音。冯尚书来了之后,特意规定,不管是哪个衙门送来的文书,必须在当日有回复。
  什么?忙不过来?
  那肯定是你办事效率低。总之,今日事今日毕。什么时候把事情忙完了,什么时候才能离开衙门。
  户部衙门里灯火通明,时常亮至半夜。
  冯尚书自己也不走,盯着所有人完成差事,忙起来索性就住在户部衙门里。
  他和纪尚书不同。纪尚书在任的时候,遇到紧急差事就会大张旗鼓地住衙门。摆出人尽皆知的“户部尽心尽力当差有家都不回”的架势。
  冯尚书是一声不吭地就住下了。而且,留在衙门里一直忙碌至深夜。户部吃请的风气,悄然就没了。毕竟,人人都忙得像陀螺,大家没时间也没心思去喝酒。便是偶尔喝酒吐槽上司,也不敢喝得太过。以免第二天身上有酒气。
  有和汤有银关系不错的,私底下苦着脸去央求:“汤老弟,我们这日子可实在太难熬了。你是尚书大人一手教出来的弟子,能不能和我们说句准话。尚书大人新官上任的三把火,到底要烧到什么时候?”
  汤有银为人实在,说的都是大实话:“赵兄说笑了。尚书大人不是在烧什么三把火。他就是这个脾气。以前我在南阳王府户房当差的时候,尚书大人每日都这样。”
  赵兄:“……”
  赵兄惊住了,一把抓住汤有银的手,声音颤抖:“你、你的意思是,以后会一直都这样?”
  汤有银笑着安慰道:“其实习惯了也就还好。尚书大人对事不对人,只要我等用心当差做事,就不会挨骂了。”
  赵兄欲哭无泪。
  一众户部官员听闻这番对话后,也各自在心中哀嚎不已。
  这样的上司,实在太可怕!
  ……
  有这样的臣子,实在是天子的福气。
  姜韶华闲来听陆真说起户部轶事,轻笑连连:“他们以前是好日子过多了。现在冯尚书一来,户部风气顿时为之一新。”
  陆真低声笑道:“可不是么?现在户部办差效率比纪尚书在的时候高得多。以前要半个月才能办完的差事,现在三五天就有结果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